-
题名中国古代史家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常智敏
-
机构
宜宾学院社会科学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79-182,共4页
-
文摘
中国古代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方面有着丰富的积淀 ,其基本方法是知人论世 ,具体方法是因乎时、顺乎势 ,论定功过时则用略小存大的方法 ,涉及道德评价时 ,往往同历史评价并举且加以区别对待 ,或以前者服从后者 ,力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
关键词
古代史家
评价
历史人物
方法
-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appraisement
Historical Characters
Methods
-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弘扬古代史家自觉追求信史的崇高精神
- 2
-
-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1-251,共1页
-
文摘
陈其泰撰文《论古代史家的信史追求》指出,中国史学的一个突出优良传统是秉笔直书,撰成信史留传后世。追求信史的传统可谓渊源深远,影响历久不衰。所谓“信史”,就是以内容确实可信,作为著史的根本标准,以求取信于当代,流传于后世。这一传统深深地植根于华夏先民发达的历史意识之中,又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加以提升和实践,因而成为正直史家自觉的追求。孔子“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主张和实践影响深远,被历代学者奉为圭臬。先秦史官董狐、南史不惜付出性命也要据实直书的精神一直激励后人。
-
关键词
古代史家
崇高精神
陈其泰
中国
-
分类号
B50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G236
[文化科学]
-
-
题名史德的演进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舒习龙
陈舒玉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系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3,共6页
-
基金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历史编纂的演变路径
主要成就与当代价值>(10YJA770043)
2014年度韩山师范学院教授启动项目<私人文献所涉之近代官修史书纂修研究>(QD20140324)
-
文摘
中国古代史家的"史德"观由最初的"素心"、"公心"与"直笔"、"求真"等,到章学诚"强调慎辨主观与客观,尊重客观,不以主观强加于客观"以及"史德在于心术,心术在于明天人,明天人在于原道,道又折衷于孔子",完成了中国古代史德观念的建构。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史德"观不仅受到传统史学的影响,还深受西方历史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来重新界定和诠释"史德"的新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当数梁启超、刘掞藜、柳诒徵、李泽刚等。历史编纂学追求的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善性,都有赖于史学家"史德"、"素心"的涵泳,而历史编纂的语言和技巧表面上看反映的是史学家的"史才",但实质上观照的是史学家的"史德",可以说史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史书编纂之优劣,也更深层次的影响到对历史编纂的理解和全局掌控。
-
关键词
史德
古代史家
近代史家
历史编纂
-
Keywords
'Historiography-valu'view
Ancient historians
Modern historians
Historiography
-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