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人口控制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段塔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人口控制思想是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中最具闪光处之一。作为一种人口思想 ,它肇始于春秋战国 ,发展于两宋 ,完善于明清 ;就其内容性质而言 ,它是对传统人口思想中以追求人口众多为目的的“... 人口控制思想是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中最具闪光处之一。作为一种人口思想 ,它肇始于春秋战国 ,发展于两宋 ,完善于明清 ;就其内容性质而言 ,它是对传统人口思想中以追求人口众多为目的的“求庶论”的一个大胆否定。尽管它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未受重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特别是到了人类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现代社会 ,这一思想正日益显示出不朽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人口 控制思想 现代意义 "求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古代人口发展概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树林 《河北学刊》 1985年第3期68-72,共5页
今日河北人口是由千百年历史人口不断发展变化而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研究当今河北人口问题必须首先探讨历史上的人口发展变化状况;同时,河北地处北京周围,是全国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而研究河北人口的历史发... 今日河北人口是由千百年历史人口不断发展变化而来,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因而研究当今河北人口问题必须首先探讨历史上的人口发展变化状况;同时,河北地处北京周围,是全国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因而研究河北人口的历史发展变化,不但可以揭示河北人民对全国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而且对全国人口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人口的第一次大发展 河北属华北大平原,地处北温带,气候温和,物产丰盈。尤其远古时期,自然条件更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在考古发掘中早已得到证实。猿人时期,河北北部就有了人类存在,除世界闻名的北京猿人外,西北部涿鹿县西的泥河湾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龙山、细石器和其他文化遗址,在河北境内均有大量发现。说明河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远古祖先劳动生息的地方,并在此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中国奴隶社会历经夏商周各代,今河北南部即处商周中心地带。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称雄、相互吞并。春秋时期河北有大诸侯国燕,小国有鲜虞、代、孤竹、邢等。战国时期有燕、赵、中山等国。各国争霸战争连绵不断,必定使众多人口死于非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人 古代人口发展 金朝 河北地区 公元 户口数 地理志 战争 社会经济 田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口压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作者 陈友兴 《地理教学》 2002年第10期7-8,共2页
人口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口的数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庞大的人口数量,始终对于中国环境的生态容量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关键词 中国 古代人口 生态环境 人地关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叶适人口思想之比较
4
作者 董淮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2-87,94,共7页
苏轼和叶适都生活在处于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第二个高峰的宋代,作者认为,由于两人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观察角度,他们的人口思想不尽完全相同。苏轼不把人口多寡作为衡量国家贫富的标准;叶适则继承了传统的人口愈多国家愈强的观点。文章中... 苏轼和叶适都生活在处于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第二个高峰的宋代,作者认为,由于两人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观察角度,他们的人口思想不尽完全相同。苏轼不把人口多寡作为衡量国家贫富的标准;叶适则继承了传统的人口愈多国家愈强的观点。文章中进一步指出:苏轼的“民本”和叶适的“功利”倾向是导致他们在人口思想上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思想 苏轼 叶适 人口多寡 价值判断 人口分布 人口过密 古代人口发展 北宋 观察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