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古代哲学 被引量:51
1
作者 张再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31,共4页
在中西哲学之间 ,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 ,即 :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 ,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 ,那么与之迥异 ,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 ,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不是“意识”... 在中西哲学之间 ,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似乎被忽视了 ,即 :如果说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意识为其根本的哲学 ,是一种意识本体论的哲学的话 ,那么与之迥异 ,中国古代哲学则为一种以身体为其根本的哲学 ,是一种身体本体论的哲学。不是“意识”而是“身体”始终被置于中国哲人关注的中心 ,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安身方可立命”应被视为中国哲学的堪称纲领性的结论。该哲学不仅以身体构建世界图式 ,从身体推出社会伦理 ,由身体企求精神超越 ,而且该哲学的历史亦是循着身体运行的模式而非意识运行的模式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身体 本体论 我思 中西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意识 结论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研究”笔谈——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传统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卫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的大国。先秦时期诸子学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与兴起。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春秋到战国,中国大体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各自特征的文化区域,先秦诸子的形成与这些地域性的文化传统...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统一的大国。先秦时期诸子学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与兴起。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从春秋到战国,中国大体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各自特征的文化区域,先秦诸子的形成与这些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地域性传统贯穿在其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全部历程之中,两汉至隋唐如此,宋元明清表现更为突出,就是中国近代哲学也还是摆脱不了地域传统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传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而当下学界对此挖掘不够,为了深化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组织了这次笔谈,现推荐给读者,希望引起学界的关注。今后,我们还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继续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地域性研究 湘学 齐鲁文化 湖北心学 巴蜀哲学 燕赵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江兆民与中国古代哲学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水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8年第4期25-29,共5页
历史表明:日本文化的近代化,并非全盘西化,而是东西思想的融合和再创造。日本近代的哲学家中江兆民以当时的社会实践和所掌握的西方文化为基础,扬弃和改造了老子的辩证法、庄子的生死观、孟子的民本论、荀子的无神论。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自由民权论 生死观 民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基本问题新探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可济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天人关系,“天道”与“人道”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中国哲学发展的不同时期的不断演变中,又有其特殊的呈现。儒、道、佛三家对此问题回答的视角,也各具差异。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和简要的梳理。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基本问题 天道 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义系统与中国古代哲学之互证——以“毒”字义项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勤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5-280,共6页
中西医都要谈及毒药,并且"毒"概念的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但在不同语言中记录这个概念的词的词义系统却不尽相同,这与中西医药学不同的哲学背景有密切的关联。基于此,暂且选取汉语中"毒"一词,从该词的本义入手,描述... 中西医都要谈及毒药,并且"毒"概念的形成过程具有相似性,但在不同语言中记录这个概念的词的词义系统却不尽相同,这与中西医药学不同的哲学背景有密切的关联。基于此,暂且选取汉语中"毒"一词,从该词的本义入手,描述了该词的词义演变状况及其与药物有关的词义系统,分析了"毒"词义演变的因素,重点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医对其不同的认知对词义的作用,以期展示不同语言文化中词义系统与哲学思想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系统 中国古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与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被引量:2
6
作者 沈顺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庄子》对万物、现实及利、用等的怀疑与否定表明它对经验与现象的确定性的怀疑与否定。这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怀疑的依据是道。作为本体的道,是一、生、形、德、命、性。道说不得。语言与知识是相对的,是偏见。超越偏见的方式是忘... 《庄子》对万物、现实及利、用等的怀疑与否定表明它对经验与现象的确定性的怀疑与否定。这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怀疑的依据是道。作为本体的道,是一、生、形、德、命、性。道说不得。语言与知识是相对的,是偏见。超越偏见的方式是忘。是非价值也是相对的。价值是某种私意的表达,形成为某种成见,也是相对的。齐是非便是对价值的超越。《庄子》以现象论为核心,涵括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几个部分的形而上学体系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齐是非 中国古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在科学认识史上的价值——兼论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载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0-63,共4页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有机论的宇宙观。它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以元气论、阴阳论、五行论说明世界的构造、运动和属性。它的认识方法是整体综合的朴素系统方法。这种整体方法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模拟系统功能的方法、以及...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是有机论的宇宙观。它把宇宙自然看作一个有机系统,以元气论、阴阳论、五行论说明世界的构造、运动和属性。它的认识方法是整体综合的朴素系统方法。这种整体方法形成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模拟系统功能的方法、以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都在科学认识史上有长久存在的价值和启迪作用:可以弥补机械宇宙论孤立地观察事物的缺陷,可以克服机械论造成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它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在自然哲学和科学思想方面,是传统有机论自然哲学经过近代机械论的洗礼,继而进入现代科学有机论与机械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 有机宇宙论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管理思想中的类中国古代哲学功夫——以彼得·圣吉和松下幸之助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罗仕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1Z期43-46,共4页
本文以当代管理思想家彼得·圣吉和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为考察对象,发现在这些管理哲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智慧不谋而合。儒家管理哲学智慧中的为政以德、修己安人的德行修炼思想、道家和易... 本文以当代管理思想家彼得·圣吉和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学为考察对象,发现在这些管理哲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智慧不谋而合。儒家管理哲学智慧中的为政以德、修己安人的德行修炼思想、道家和易经中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系统思考方式和阴阳对立和谐、生生不息的宇宙生成论精髓,均成为当代管理哲学思想的核心。由此引发我们对中国古代管理哲学的重新估价和采取新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功夫 彼得·圣吉 松下幸之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自有其独特的本体论——读方光华近著《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国保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思想史 本体论 特殊本质 终极价值 内在关联 事物 抽象 智慧 指向 普遍 人生 必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古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比较——兼谈如何认识先进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天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本文作者肖天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最近在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时撰写了此文。文章虽然未谈及体育文化问题,但该文对于我们比较、研究东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和优劣,认识先进体育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 本文作者肖天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最近在参加中央党校学习时撰写了此文。文章虽然未谈及体育文化问题,但该文对于我们比较、研究东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和优劣,认识先进体育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当前,研究和比较东西体育文化,特别应当从哲学和思想方法上有所突破,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深入。本刊发表此文的目的正是为了推动体育文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比较研究 “三个代表” 先进文化 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史质疑──兼论董仲舒不是形而上学哲学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宫哲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形而上学 中国辩证法 古代辩证法 董仲舒 朴素辩证法 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恩格斯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乌恩溥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2期18-27,共10页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全面地进行了批判继承和提高,创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清算原有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影响、改造和...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全面地进行了批判继承和提高,创造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清算原有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影响、改造和提高中国古代的优秀哲学遗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思想 朴素辩证法 唯心主义哲学 哲学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志自由思想
13
作者 荆世群 向知燕 《湖湘论坛》 2005年第2期73-74,共2页
中国古代哲学蕴涵着丰富的意志自由思想。这种思想既表现为知识形态的东西 ,又表现为主观能动的精神。作为知识形态 ,它是以独立明确的形式存在的 ;作为精神形态 ,它是与其他思想渗透结合而存在的。只因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志自由思想多... 中国古代哲学蕴涵着丰富的意志自由思想。这种思想既表现为知识形态的东西 ,又表现为主观能动的精神。作为知识形态 ,它是以独立明确的形式存在的 ;作为精神形态 ,它是与其他思想渗透结合而存在的。只因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意志自由思想多以渗透的形式存在而容易被人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哲学 意志自由思想 独立存在形式 渗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有无哲学之认识论辨析
14
作者 陈应琴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72,共4页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同是西方学者观点也大相径庭。国内学者在反驳中国古代无哲学之说时,往往致力于寻找中国古代思想学说中与西方哲学相类似的那种思辨特征。其实,判断某一民族的思想领域中是否有哲学的理论思维,应以是否有关... 关于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的问题,同是西方学者观点也大相径庭。国内学者在反驳中国古代无哲学之说时,往往致力于寻找中国古代思想学说中与西方哲学相类似的那种思辨特征。其实,判断某一民族的思想领域中是否有哲学的理论思维,应以是否有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理论回答为标准。中国古代思想家显然有着哲学思考的丰富阅历和解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中国古代哲学具有认知对象的混成性、认知范畴的意境性、认知方式的直觉性等特质,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所独有的认知特质,中国古代哲学正是以这种独有的认知特质丰富了世界哲学文化的多样化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有无哲学 认知特质 混成性 意境性 直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15
作者 胡发贵 《学海》 1998年第3期41-45,共5页
从思想史的意义上看,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新见纷陈,大儒辈出。按传统的学术眼光来看,王夫之以其深厚的小学功夫,广博的经学知识和上论天文、下穷地理、中究人伦的极为丰富的著述,堪称为其时的学问大... 从思想史的意义上看,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史上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此时新见纷陈,大儒辈出。按传统的学术眼光来看,王夫之以其深厚的小学功夫,广博的经学知识和上论天文、下穷地理、中究人伦的极为丰富的著述,堪称为其时的学问大家,喻指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 传统文化 形而下 “理” 古代文化 哲学形态 形而上学 物质不灭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
16
作者 杨德贵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S1期71-73,共3页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共同点初探杨德贵一般说来,哲学思想对社会生活有指导作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会引起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文学的表现形式、文学思想的变化。哲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与文学 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思想 《金瓶梅》 《三国演义》 儒家政治哲学 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道德观念 《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与中国古代哲学的优良传统
17
作者 周若辉 《湖湘论坛》 2003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同志 与时俱进 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 新局面 辩证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 智慧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再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82-86,共5页
本文从彻底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唯生主义这三个特征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作为当代西方人文科学哲学基石的现象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基木精神的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夫道,天下之公道也”这一闪烁着解释学思想光辉的人... 本文从彻底经验主义、人本主义、唯生主义这三个特征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作为当代西方人文科学哲学基石的现象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之间基木精神的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夫道,天下之公道也”这一闪烁着解释学思想光辉的人文理想,并从道的辩证性格出发预测了中西文化运动今后各自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中国古代哲学 本质的直观 天下之公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
19
作者 刘景山 孙万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7-108,共2页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刘景山著孙万智译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世界本原问题,具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一体二元”。所谓“一体”,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所谓“二元”,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两个要...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模式刘景山著孙万智译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世界本原问题,具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一体二元”。所谓“一体”,是指统一的世界本体;所谓“二元”,是指在统一的世界本体中,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两个要素、两个单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本体论 中国古代哲学 基本模式 西方哲学 孙中山 《老子》 王船山 《周易》 思想方法 康有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符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2
20
作者 葛荣晋 《社会科学(甘肃)》 1988年第1期24-31,共8页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 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是后汉著名思想家、著作家、布衣文士王符的故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于1987年6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发起召开了首届“王符学术思想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杨宪邦教授,分别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现同王符思想研究专栏一并予以发表.王符思想研究专栏,除周桂钿同志的文章系1984年的来稿外,其余四篇是从这次学术讨论会上首批筛选出来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专栏,使王符及其名著《潜夫论》的研究从广度、深度上有所开拓和提高;把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荒源和领域极待挖掘。我们相信,经过甘肃和全国各地学者的努力,王符思想的研究一定能够有所前进,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贡献 中国古代哲学 王符 历史活动 浪漫主义 哲学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