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方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文顺 曲超 +2 位作者 佟奕霖 张笑蕊 王文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47,I0042-I0044,共8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早期糖尿病肾病现代文献的有效验案,经数据筛选、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处理...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早期糖尿病肾病现代文献的有效验案,经数据筛选、数据清洗、数据标准化处理等处理,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利用Gephi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可视化展示,分析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12篇文献,包含150首方剂,包含271味中药,其中核心用药为六味地黄丸加减包含黄芪、茯苓、山药、泽泻、山萸肉等,药物多为甘平、甘温、苦寒之品,药物多入肝经、肾经、脾经。聚类结果包含7类,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包括黄芪—茯苓、黄芪—山药、山药—茯苓、山萸肉—黄芪、牡丹皮—茯苓等。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出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多用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之药补虚,同时兼顾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治标,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 糖尿病肾病 中药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伟斌 李敬华 +4 位作者 王映辉 李宗友 田野 王俊文 于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62-2268,共7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其现代中医医案库中所整理的来自于期刊文献、书籍、名医工作室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经过数据...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现代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尿路感染提供用药参考。方法: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检索其现代中医医案库中所整理的来自于期刊文献、书籍、名医工作室的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验案,经过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501首,涉及药物245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甘草、茯苓、瞿麦、生地等,性味以寒性、平性、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归肺经及肝经为主,核心处方以八正散和知柏地黄丸为基础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尿路感染多用清热、燥湿、利尿通淋之药,同时滋阴补肾、疏肝解郁,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 尿路感染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名医秦伯未膏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维 李志红 +5 位作者 姜尚上 于琦 丁霞 常炳龙 康雷 赵晓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6期2494-2498,共5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分析名医秦伯未膏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研究秦老膏方用药规律及传承其学术思想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秦伯未医案》《膏方大全》《谦斋膏方案》及《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中所载秦老膏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分析名医秦伯未膏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研究秦老膏方用药规律及传承其学术思想提供指导。方法:收集《秦伯未医案》《膏方大全》《谦斋膏方案》及《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中所载秦老膏方,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1),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其膏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书中所载238首方剂进行分析,筛选得到的369味药物中用药频数在90次以上的共17味,药物关联分析显示置信度较高的药物组合包括“砂仁—熟地黄”“党参,枸杞子—熟地黄”“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熟地黄”等。药物属性、功效统计显示药物性味以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为主,归经以归肾、肝、肺经为主,功效以补肝肾为主,聚类分析显示高频药物具体可分为4种不同功用的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核心处方为归肾丸合归脾丸加减。结论:通过对《秦伯未医案》《膏方大全》《谦斋膏方案》及《秦伯未先生膏方选集》中所载秦老膏方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指导临床运用膏方及传承秦老膏方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伯未 膏方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古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4
作者 舒福 袁一林 +2 位作者 邱凯玲 田雨 石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2-829,共8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生成标准化组方用药数据库,最后运用本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分析模块,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61篇,共获取161个中药组方,涉及187味中药,累计频次共1763次。证型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肺寒饮犯证;中药组方药物特征分析表明: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防风,平均用药剂量最大的中药为黄芪;中药性味以辛甘、温平为主;中药归经以入肺脾两经药物居多。根据中药功效类别分析显示:发散风寒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关联规则中药配伍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中药药对为黄芪-防风;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治疗AR的核心中药为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及玉屏风散加减。结论本研究较为综合地分析了中医药治疗AR的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散寒邪、通鼻窍、补脾肺为诊治该疾的主要指导思想,脏窍并治与合方治病是当代医者遣方用药的主要特点,这一研究发现可为AR的临床诊疗与新药开发提供相应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 过敏性鼻炎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用药规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花 郝乐乐 +1 位作者 李伟莉 金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挖掘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87年7月—2019年2月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处方进行收... 目的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挖掘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87年7月—2019年2月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处方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建立规范化数据库。运用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运用数据挖掘模块功能对中药处方中的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77首,涉及药物111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白术、当归等,性味以甘、苦、平、温为主,归经以归肝经、脾经、肾经为主,核心处方为寿胎丸合八珍汤基础上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多用补肝肾、强筋骨、补益气血、安胎之药,同时兼用活血化瘀、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虚实兼顾,以安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古松 龚秋菊 +2 位作者 李娟 唐东昕 杨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80-3187,共8页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软件分析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前发表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已证明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疗效确切、或中药外敷联合用药组优于非联用组的相关文献... 目的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软件分析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前发表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已证明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疗效确切、或中药外敷联合用药组优于非联用组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建立外敷中药治疗癌性腹水的数据库,并将相关数据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83篇,录入方剂83首,共131味中药。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黄芪、桂枝、甘遂,药物四气以温、寒、平性为主,性味以苦、辛、甘味为多,归经主要归于脾、肺、肝经,并根据癌性腹水中医的不同症状,新发现了四组处方,核心用药处方乃决流汤、五苓散加减而成,其缓解癌性腹水可能涉及抑制肿瘤的生长、降低血管内皮因子水平、下调水通道蛋白1的表达等多种机制。结论本研究发现,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多用利水消肿、泻水逐饮、温中化饮类药物,治疗以利水为核心,兼顾温阳、益气、行气、淡渗、峻下。研究新发现的四组外敷处方,亦可为今后外敷中药的配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腹水 古今平台 中药外敷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探析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症状-证候-用药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秋霞 张影 +3 位作者 张雅文 郭肖瑶 程宏发 王含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常见证候及用药规律,形成理法方药融合统一的辨证论治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hongqing V... 目的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常见证候及用药规律,形成理法方药融合统一的辨证论治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hongqing VIP Information Company Limited,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建库至2022年6月1日相关期刊文献中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与证型及治疗处方,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5)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包括舌象、脉象、常见证候、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收集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医案207例,经过规范化处理后,高频出现的前五种症状依次为嗳气、口苦、纳差、口干、乏力;病性证素主要为湿和热;病位证素主要在于脾和胃;常见的中医证型为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肝胃不和证、胃阴虚证4个类型,占所有证型的50%以上。通过证型与用药社团分析,脾胃湿热证用黄芩、黄连、半边莲等;脾胃气虚证用党参、白术、木香等;肝胃不和证用陈皮、郁金、枳实;胃阴虚证用天花粉、白芍、玉竹等。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以脾胃湿热为主要病机,病性以实证为主;清化湿热,调理气机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应根据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根据分型结果进行处方用药,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糜烂性胃炎 古今平台 社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2
8
作者 裘越 喻嵘 +1 位作者 熊韬 武文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 目的研究近20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和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位、处方进行筛选、整理后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1.5.4软件,对病位经行频次分析,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266篇,统计后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位以肾为常见,得出频数大于35的中药共20种,系统聚类分析归为6类,关联规律分析得到12组核心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组核心药物组合。结论骨质疏松病位主要在肝、肾、脾,辨证多属于肝肾亏损,脾虚血瘀为主。因此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以温补肝肾为主,辅以健脾活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古今平台:骨质疏松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挖掘古代治疗偏头痛的用药和时代规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瑶 付兴 +6 位作者 侯鉴宸 周冉冉 杨凤 李芊芊 葛飞 罗亚敏 陶晓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81,共6页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古代方剂,挖掘其用药和时代规律,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不同时代药物种类、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古代方剂,挖掘其用药和时代规律,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统计不同时代药物种类、四气、五味、归经和功效频率,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和关联分析挖掘治疗偏头痛的核心中药和药物关联情况。结果:共筛选出266首方剂,涉及337种中药,各年代方药不全相同,但均喜用温性、苦味或辛味,归肺、肝或脾的中药。其中,最核心的中药为川芎、防风和当归,并常用甘草、细辛、防风和川芎相配伍。结论:各年代医家辨治偏头痛用药不尽相同,但其用药思想包括性味归经等基本相同,从汉唐至清代整体一脉相承,总不离祛风、活血、止痛和从肝论治,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数据挖掘 方剂大辞典 古今平台 用药规律 时代规律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处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冯梅 王颖 +1 位作者 柏冬 王俊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411-3416,共6页
应用已有的方法技术对处方进行挖掘分析,以探寻处方配伍用药的潜在规律,其目的在于将挖掘分析所得到的有价值的数据再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临床诊疗、中医药的传承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常用的处方分析方法有关... 应用已有的方法技术对处方进行挖掘分析,以探寻处方配伍用药的潜在规律,其目的在于将挖掘分析所得到的有价值的数据再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临床诊疗、中医药的传承以及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目前常用的处方分析方法有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复杂网络、人工神经网络、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古今医案云平台等,每种处方分析方法各有其特点并应用在中医药探究的不同领域。由于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得处方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不同处方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展开分析,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临床现代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分析方法 数据挖掘技术 聚类分析 复杂网络 关联规则 因子分析 传承辅助系统 古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现代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克立 张琼琼 +1 位作者 王晓晗 刘源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4-1429,共6页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1)”,对近30年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中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挖掘现代中医治疗AD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4.1)”,对近30年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中药处方进行整理分析,挖掘现代中医治疗AD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1988年1月1日-2018年10月1日收录的所有用于治疗AD中药处方,并构建方剂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1)”系统中的频次分析、药对分析、关联分析、功效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现代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对筛选出的214首方剂进行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中药分别为石菖蒲、黄芪、熟地、丹参、茯苓,使用频次位列前三位的中药对分别为“石菖蒲、远志”“石菖蒲、黄芪”“石菖蒲、丹参”,且常用药对皆由高频药物组成。润肠通便为现代临床治疗AD最常用的功效,其次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对使用频次大于20的中药聚类得出3组常用药物组方。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AD以补气活血为主要原则,并辅以补肾、化痰开窍、活血化瘀、安神益智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V1.4.1) 阿尔茨海默病 现代中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谭红雁 赵晨 郝平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6.3软件,挖掘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89年1月—2019年6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对文... 目的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1.6.3软件,挖掘现代文献探讨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检索1989年1月—2019年6月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对文献中涉及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处方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建立规范化数据库。运用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运用数据挖掘模块功能对中药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四气五味分析、归经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96首,涉及药物149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甘草、紫草、水牛角等,性味以寒、微寒、平为主,归经以归肝经、心经、胃经为主,核心处方为犀角地黄汤基础上加减。结论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多用清热滋阴、凉血解毒之药,同时兼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痒之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平台 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现代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用药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宝锋 署文杰 孙西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15-4021,共7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6”分析近30年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中药处方规律,为未来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中所有治疗PD的中药处方,时间范围为1991年01月01日-2021年02月01...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6”分析近30年中医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中药处方规律,为未来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中所有治疗PD的中药处方,时间范围为1991年01月01日-2021年02月01日。用Excel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6)”。应用系统中的统计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挖掘现代中医治疗PD的中药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后共纳入方剂202首,包含中药239味,频次≥30次的药物24种,前五位是白芍、甘草、天麻、当归、熟地黄;四气多以平性、温性为主,五味多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主要以肝、脾、肾为主;使用频次前三位的药对是“白芍、甘草”“白芍、天麻”“白芍、熟地黄”;现代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最常用的是具有平抑肝阳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润肠通便、息风止痉等作用的药物;对使用频次≥30的中药聚类得出5组常用药物组方。结论现代中医治疗PD,以平抑肝阳、息风止痉为主要治法;润肠通便、顾护阳气应贯穿于治疗的始末,尤为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古今平台 现代中 润肠通便 顾护阳气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新玉 葛鑫 刘源香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620-1624,共5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病 方剂大辞典 数据挖掘 方剂用药规律 古今平台(V1.6.3)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消渴病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甜 高思华 +4 位作者 张诗扬 赵丹丹 徐冰蕊 赵智宇 郭凤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433-3443,共11页
目的:探讨中医古籍中消渴病的证候分布、治法特点和用药规律等。方法:以《中华医典》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治疗消渴病的文献为数据源,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利用多种方法挖掘消渴病的证治思路及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993条文献,药物49... 目的:探讨中医古籍中消渴病的证候分布、治法特点和用药规律等。方法:以《中华医典》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治疗消渴病的文献为数据源,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利用多种方法挖掘消渴病的证治思路及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993条文献,药物497味。得到7个核心证候社团和5个治法社团,前3位分别为热盛阴虚(26.21%)、气阴两虚证(11.70%)和肾阴虚证(9.57%),最常用的治法为清热养阴(15.3%)、益气养阴(11.1%)、滋补肾阴(5.2%)。得到高频药物20味,依次是麦冬、甘草、人参、茯苓等;药物以寒、平、甘为主,归经以肺、肾、胃、脾为主;配伍频次较高的依次为人参-麦冬、天花粉-麦冬、人参-甘草等。得到中药聚类3组;中药社团3个;配伍规律50条。结论:热盛阴虚、气阴两虚、肾阴虚证为消渴病的常见证型,清热养阴、滋阴补肾、健脾益气法及相应中药在治疗消渴病中较为常用。另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和分析古代文献,为现代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典》 古今平台 消渴病 证候 用药规律 证治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中兽药治疗动物淋证的用药规律
16
作者 崔媛 陈婷婷 +2 位作者 骆宗江 朱子欣 郝智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本文旨在为兽医临床治疗淋证遣方用药和新方创立提供参考,搜集整理《中兽医名著与方剂》中治疗淋证的方剂,经过药名规范、数据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和SPSS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动物淋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包括高... 本文旨在为兽医临床治疗淋证遣方用药和新方创立提供参考,搜集整理《中兽医名著与方剂》中治疗淋证的方剂,经过药名规范、数据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和SPSS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动物淋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包括高频药物、高频药对和关联规则等。结果显示,筛选出78个治疗淋证的处方;使用频次在15次及以上的中药有9味,其中,滑石、甘草、泽泻和车前子使用频次达25次以上;所有中药中甘味和寒性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归于肺经的药物最多;常用高频药对(共现次数≥15次)共5对,其中,滑石-泽泻、车前子-甘草、甘草-滑石3个药对处于强联系。本文统计分析所得高频药物体现了中兽医药治疗淋证多采用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 《中兽名著与方剂》 淋证 古今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特色挖掘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范天田 王恒苍 +3 位作者 马凤岐 白钰 杨益萍 陈永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45-248,共4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5软件,整理总结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处方,采用频次、关联及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206首,中药232味,...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5软件,整理总结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处方,采用频次、关联及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处方206首,中药232味,性味以温平寒、甘苦辛为多,归经以脾胃肺肝为主;功效统计显示,常见治法为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疏肝和胃、补脾益气;高频药物有甘草、陈皮、大枣、白术、半夏、白芍、玫瑰花等;常用药物组合有"甘草-大枣""甘草-陈皮"等;关联规则显示有"黄连→吴茱萸"等;系统聚类提取共获得4个核心聚类群。结论陈永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仲景顾护脾胃为宗旨,以健脾气、理滞气、化痰湿、清郁热为主要治法,善用四君子汤、二陈汤、百合汤、左金丸、小陷胸汤、枳术丸、芍药甘草汤等简易名方灵活辨证,并独创经验方三花百草饮芳香悦神、理气化滞以截断病情、防止传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古今平台 陈永灿 用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求同存异”探讨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证治规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文杰 侯睿捷 +1 位作者 孙伟伟 赵瑞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9期2766-2771,共6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比较探讨现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规律。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3个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比较探讨现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规律。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3个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子宫腺肌病(AM)文献,对其证型、处方进行收集、筛选,建立并规范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医证型进行频次统计,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的挖掘。结果:1)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最常见证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以寒凝血瘀、肾虚血瘀型最常见。2)用药规律:治疗EM的高频药物是当归、川芎、赤芍等,治疗AM的高频药物是延胡索、茯苓、赤芍等;二者用药皆以温性、平性和微寒药常见,归经均主归肝、脾、肾、心经。EM以苦味药为主,AM以甘、苦、辛味为主。EM常见药对为当归配川芎等,AM是桂枝配茯苓等。核心处方都是以桂枝茯苓丸合三棱丸为基础加减:EM配伍当归、川芎等理气活血药,AM多加黄芪等补益之品。结论:当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立足于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各有侧重。治疗EM以理气化瘀为法,多用行气活血之品,重视情志。治疗AM在活血消癥的基础上,重视止血补虚,多配伍补肾益气,化瘀止血之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古今平台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证型 用药规律 现代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的选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福民 孙思涵 +5 位作者 银子涵 郭雨怡 刘雅兰 熊静 曾芳 何昭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93-3498,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的选穴规律,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提供适宜的针刺穴位处方建议。方法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对针刺治疗冠肺炎恢复期的选穴方案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的选穴规律,为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提供适宜的针刺穴位处方建议。方法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4)对针刺治疗冠肺炎恢复期的选穴方案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77首腧穴处方,涉及腧穴59个,其中高频腧穴包括足三里、肺俞、气海、关元、脾俞等;关联规则得到24组重要腧穴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为肺俞、足三里、气海、关元、脾俞、中脘、内关、天枢、三阴交、太渊、膻中。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出了新冠肺炎恢复期针刺治疗的核心腧穴组合,该穴位组合可作为新冠肺炎恢复期针刺干预的基本穴位处方建议,为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恢复期 取穴规律 古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丁麟 毕晓云 +4 位作者 王兴鑫 郑晓军 余巧如 盛亚文 杨继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2140,共9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Database,CNKI)、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近20年(2000年1月1日-2...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挖掘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搜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hina Knowledge Resource Database,CNKI)、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近20年(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录的苍龟探穴临床相关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采用系统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如统计分析、关联分析、社团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对纳入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苍龟探穴针法所治疗的疾病、腧穴选取、操作过程及主治疾病等方面的应用特点及规律,并运用新颖多彩的图表对数据进行直观展示。结果筛选后,纳入文献150篇,涉及疾病个数65个,腧穴总数103个,总取穴频次435次,针刺手法4种,留针时间总数12种,治疗方式总个数6个,辅助治疗方式总个数37个,总辅助治疗方式频次108次。其中治疗疾病频次前10位为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中风后偏瘫、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偏头痛、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及肱骨外上髁炎。取穴频次最高的穴位为阿是穴,针刺手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未提及、平补平泻、开阖泻法及提插泻法。留针时间频次前3位的为留针30分钟、不留针及留针20分钟,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毫针、穴位注射、针刀、粗针、刃针及皮试针头。辅助治疗方式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5位的是中药汤剂、电针、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主治疾病见于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结论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1)分析数据总结苍龟探穴针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及特点,并佐以图表进行直观展示,可对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临床应用仍应结合具体情况,随症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龟探穴 数据挖掘 临床应用 古今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