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南朝“谢灵运体”之本义
1
作者
郭晨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8,共10页
谢灵运在诗歌体式变创及创作技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开创意义,后人效仿不绝乃至形成“谢灵运体”诗歌。与文学史研究将“谢灵运体”视为其山水诗的代名词不同,南朝所论“谢灵运体”包括赠答诗、侍宴应制诗和山水诗三类,其中山水诗在刘宋...
谢灵运在诗歌体式变创及创作技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开创意义,后人效仿不绝乃至形成“谢灵运体”诗歌。与文学史研究将“谢灵运体”视为其山水诗的代名词不同,南朝所论“谢灵运体”包括赠答诗、侍宴应制诗和山水诗三类,其中山水诗在刘宋至梁陈又分流为古今两体。谢灵运在章法结构上的精通以及在创作技法上的可贵尝试,既是“谢灵运体”诗歌的总体特征,也成为后世对这一诗体的共同追求。“谢灵运体”赠答诗和侍宴应制诗在后世诗歌评价中逐渐式微,被“谢惠连体”“颜延之体”所取代,其山水诗客观上被凸显出来,变成了“谢灵运体”的固定符号,遮蔽了其曾经存在的多元丰富的文学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体
”
“谢惠连
体
”
“颜延之
体
”
古今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
被引量:
16
2
作者
钱志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魏、晋宋之体为古体。在绮艳体中也存在着古体与近体的问题,其中"古意"一类为古体的核心,其创作的基本宗旨在于拟古,可以说是唐代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人创作古风体的前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陈隋诗坛
古
体
今
体
古今体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朝“谢灵运体”之本义
1
作者
郭晨光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8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魏晋南北朝文人乐府诗经典化研究”(24CZW026)
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中青年领军人才项目(1253200029)。
文摘
谢灵运在诗歌体式变创及创作技法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开创意义,后人效仿不绝乃至形成“谢灵运体”诗歌。与文学史研究将“谢灵运体”视为其山水诗的代名词不同,南朝所论“谢灵运体”包括赠答诗、侍宴应制诗和山水诗三类,其中山水诗在刘宋至梁陈又分流为古今两体。谢灵运在章法结构上的精通以及在创作技法上的可贵尝试,既是“谢灵运体”诗歌的总体特征,也成为后世对这一诗体的共同追求。“谢灵运体”赠答诗和侍宴应制诗在后世诗歌评价中逐渐式微,被“谢惠连体”“颜延之体”所取代,其山水诗客观上被凸显出来,变成了“谢灵运体”的固定符号,遮蔽了其曾经存在的多元丰富的文学样貌。
关键词
“谢灵运
体
”
“谢惠连
体
”
“颜延之
体
”
古今体
Keywords
“Xie Lingyun Style”
“Xie Huilian Style”
“Yan Yanzhi Style”
ancient and modern style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3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
被引量:
16
2
作者
钱志熙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文摘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魏、晋宋之体为古体。在绮艳体中也存在着古体与近体的问题,其中"古意"一类为古体的核心,其创作的基本宗旨在于拟古,可以说是唐代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人创作古风体的前驱。
关键词
齐梁陈隋诗坛
古
体
今
体
古今体
分流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南朝“谢灵运体”之本义
郭晨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齐梁陈隋时期诗坛的古今分流现象
钱志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