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交矿区煤岩煤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峰 刘跃丽 《江苏煤炭》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通过对古交矿区各煤层煤岩的分析,总结了该矿区的煤岩特征,有利于该矿区的煤层分析与对比。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煤岩成分 煤岩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古交矿区煤层气组成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鹏 曾凡桂 +3 位作者 宋晓夏 孙蓓蕾 孟艳军 闫涛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24-2832,共9页
山西古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煤层气重点开发区块之一。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地质研究起步晚,尤其是对煤层气组成特征及成因方面的讨论还较匮乏,制约了煤层气开发进程。煤层气组成特征及成因与煤层气母质性质、生成机理、运移... 山西古交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是我国煤层气重点开发区块之一。区内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地质研究起步晚,尤其是对煤层气组成特征及成因方面的讨论还较匮乏,制约了煤层气开发进程。煤层气组成特征及成因与煤层气母质性质、生成机理、运移和逸散规律等密切相关,对于煤层气保存条件和分布规律的认识和煤层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古交矿区煤层气化学组成特征及气体成因,采集矿区内10口煤层气井口排采气样品,开展了气体化学组分和碳、氮同位素检测,分析了煤层气中甲烷及氮气的成因;结合构造演化背景、构造形态、水文地质条件和煤芯解吸气化学组成,讨论了煤层气富氮气机理及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古交矿区内煤层气中氮气含量偏高,为0.86%~14.13%,平均6.10%,甲烷含量在83.79%~97.57%,平均91.33%,乙烷含量在0~0.46%,平均0.09%,不含2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二氧化碳含量在1.47%~4.71%,平均2.48%;煤层气属于极干气体,干燥系数(C1/C1~5)为0.9949~1,甲烷δ13C值在-47.13‰^-39.26‰,平均值为-44.03‰,为有机质热解成因;氮气δ15N值在-1.16‰^-0.51‰,平均值为-0.80‰,为大气与有机质热降解混合成因,且以大气来源为主,有机成因氮气含量很少;地表水下渗与煤层发生相互作用,地表水携带的大气与煤层气发生组分交换,导致煤层气解吸、逸散,煤层含气量降低、甲烷δ13C值降低、氮气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煤层气 气体组分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炼焦煤资源的合理整合
3
作者 张学军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56,i002-i003,共3页
实施单煤层原煤分别入选、精煤混配可提高古交矿区高硫下组煤入选比例,解决其滞销的 问题,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对炼焦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矿井 服务年限 下组煤 精煤 煤层 原煤 炼焦煤 资源 滞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煤质特征及其利用途径
4
作者 张引刚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6,24,共3页
介绍了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古交矿区煤系、煤质及矿区生产建设情况, 根据矿区煤质特征,分析了古交矿区煤的合理利用途径。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煤质特征 煤系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 用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藏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朱亚茹 孙蓓蕾 +3 位作者 曾凡桂 夏鹏 张鹏 游永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9-769,共11页
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运移、散失、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矿化度和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并讨论不同单... 煤层气藏的水文地质条件是控制煤层气运移、散失、分布和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出水离子浓度、水质水型、矿化度和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结合地下水动力场分布特征,划分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并讨论不同单元内含气量分布特征及地质控制机理。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离子以Na^+,HCO_3^-为主,水型主要为NaHCO_3型,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矿化度介于632~2 512 mg/L,属于淡水-微咸水;(2)根据折算水位和矿化度分布特征将矿区划分为补给径流区、滞留区以及过渡地带的弱径流区3种水文地质单元,滞留区含气量最高,弱径流区次之;(3)古交矿区煤层气的富集成藏受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双重控制,在屯兰中部形成单斜-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全区煤层气最为富集区,东曲断层比较发育,形成地垒-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为煤层气较为富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 古交矿区 煤层气 水文地质特征 控气作用 含气量 产出水矿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煤层气分布模式及开发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夏鹏 曾凡桂 宋晓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5-254,共10页
为揭示古交矿区煤层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综合野外地质勘查、煤矿采掘地质、煤层气井相关资料及煤心测试数据等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构造形态、断裂分布、埋深、煤体结构、煤层厚度、直接顶板性质等因素对煤层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 为揭示古交矿区煤层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综合野外地质勘查、煤矿采掘地质、煤层气井相关资料及煤心测试数据等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构造形态、断裂分布、埋深、煤体结构、煤层厚度、直接顶板性质等因素对煤层气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构造条件和埋深是控制矿区内煤层气分布规律的主因,并据此将矿区划分为平缓单斜浅埋、平缓单斜深埋、陡峭单斜和复杂褶皱4种煤层气分布模式,平缓单斜浅埋区和平缓单斜深埋区为煤层气富集有利区。平缓单斜浅埋模式下,埋深小、渗透性好是煤层气井高产的有利条件;平缓单斜深埋模式下,埋深小、含气量高有利于煤层气井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 古交矿区 煤层气 构造形态 富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建成 徐会军 +2 位作者 李俊杰 崔祥琨 郭盛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5,共3页
文章以古交矿区屯兰矿为例,通过补充钻探、抽水试验、井下物探、岩矿测试等手段,运用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分析了屯兰矿奥陶系顶部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溶发育特征,研究了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厚度。研究表明,古交矿区屯兰矿峰峰组... 文章以古交矿区屯兰矿为例,通过补充钻探、抽水试验、井下物探、岩矿测试等手段,运用有关的理论、技术、方法,分析了屯兰矿奥陶系顶部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溶发育特征,研究了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厚度。研究表明,古交矿区屯兰矿峰峰组上段上部近30m厚的古风化裂隙充填带和峰峰组下段约70m厚的第一泥灰岩石膏层可分别作为防峰峰组局部中等富水区和上马家沟组中—上部第二、三含水层组突水的隔水关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奥陶系 隔水关键层 峰峰组 上马家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在古交矿区汾河支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姣艳 李洪建 +1 位作者 严俊霞 杨永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96-100,共5页
汾河古交段是太原市地下水源地的主要补给区,污染比较严重,而其支流是污染源之一。本研究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该段主要支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段汾河9条支流地表水质的级别特征值均在1-2之... 汾河古交段是太原市地下水源地的主要补给区,污染比较严重,而其支流是污染源之一。本研究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该段主要支流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段汾河9条支流地表水质的级别特征值均在1-2之间,水质较好。大川河、狮子河、天池川3条支流的水质类别近似为Ⅰ类,其它6条支流的水质类别近似为Ⅱ类。该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和客观,为汾河古交段水资源的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模糊识别模型 古交矿区 汾河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8号煤层煤中锂的赋存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孙富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6-201,共6页
为了研究西山煤田古交矿区8号煤层煤中锂的赋存规律,从古交矿区镇城底、屯兰、马兰、西曲、东曲、嘉乐泉等6座煤矿8号煤层采取37个刻槽煤样,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 为了研究西山煤田古交矿区8号煤层煤中锂的赋存规律,从古交矿区镇城底、屯兰、马兰、西曲、东曲、嘉乐泉等6座煤矿8号煤层采取37个刻槽煤样,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号煤层锂含量在7.5~282.0×10^(-6),平均79.5×10^(-6),其中马兰煤矿8号煤中锂的平均含量为151.7×10^(-6),达到了煤中锂的综合利用品位(120×10^(-6));煤中锂含量与灰分高度正相关,垂向分布上,在煤层夹矸或靠近夹矸、顶底板的样品中含量相对较高;煤中锂元素主要赋存在无机组分中,且与镓、钍元素高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煤中锂 赋存规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选煤界的绚丽奇葩,古交矿区的耀眼明珠 写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曲选煤厂厂庆20年之际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永胜 吴良栋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选煤厂 股份公司 古交矿区 煤电 西山 焦煤 山西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5-77,共3页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使古交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问题,对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奥灰各层段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富水性较弱,将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逐渐被... 针对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使古交矿区下组煤带压开采的问题,对西山古交矿区下组煤充水条件进行分析,探讨了奥灰各层段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和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小,富水性较弱,将随着开采面积的扩大逐渐被疏干,个别富水性中等的地段可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8#煤层距奥灰大于200m,在无集中导水通道时,不会发生底板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带压开采 充水条件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8号煤层含气性及其控气因素研究
12
作者 刘君 牛永斌 《煤炭与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对古交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的研究,分析了古交矿区8号煤层的煤层气含气量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含气量的控气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古交矿区8号煤层分布总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通过对煤质、煤厚、煤层埋深、盖层... 基于对古交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的研究,分析了古交矿区8号煤层的煤层气含气量分布特征,并对影响其含气量的控气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古交矿区8号煤层分布总体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通过对煤质、煤厚、煤层埋深、盖层条件、构造等控气因素的研究,认为研究区煤层气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控制,使得煤层气含量在平面上表现出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含气性 控气因素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古交矿区8#煤中硫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冬 《煤》 2005年第4期17-19,共3页
详细叙述了古交矿区8#煤中黄铁矿硫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应用光电子能谱(XPS)对8#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带能谱和波谱的扫描电镜对8#煤中不同显微组分中的有机硫进行了测定,对煤中有机硫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该研究对进... 详细叙述了古交矿区8#煤中黄铁矿硫的形态特征及分布,应用光电子能谱(XPS)对8#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测试,并采用带能谱和波谱的扫描电镜对8#煤中不同显微组分中的有机硫进行了测定,对煤中有机硫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该研究对进一步开发中—高硫煤中新的脱硫方案,以及煤炭产品的加工转化和洁净煤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煤中硫 赋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中奥陶统断层突水机理研究
14
作者 李俊杰 王芳 +1 位作者 郭明纲 武威 《山西焦煤科技》 2012年第2期29-32,47,共5页
采用MTS电液伺服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利用特制的渗流实验装置,对断裂构造岩的样品,模拟不同应力场条件,测试样品的渗流速度,计算样品的渗透系数,得到不同矿山压力下,断层带的导水能力大小。在古交矿区的地层岩石组合条件下,断层带处在中... 采用MTS电液伺服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利用特制的渗流实验装置,对断裂构造岩的样品,模拟不同应力场条件,测试样品的渗流速度,计算样品的渗透系数,得到不同矿山压力下,断层带的导水能力大小。在古交矿区的地层岩石组合条件下,断层带处在中奥陶统顶板附近的破碎岩石,其导水性较差,断层导通中奥陶统地下水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中奥陶统 断层 突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下组煤奥灰突水涌水量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旭庆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第3期47-49,56,共4页
通过对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下组煤奥灰O2f与O2s富水性分析,结合矿区不同含水层充水通道与突水形式分析,认为在古交矿区奥灰O2f2和O2s2+3含水层段富水强度不同,且与下组煤距离不同,对下组煤带压开采所起的充水作用也不同,其中O2f2可能形成... 通过对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下组煤奥灰O2f与O2s富水性分析,结合矿区不同含水层充水通道与突水形式分析,认为在古交矿区奥灰O2f2和O2s2+3含水层段富水强度不同,且与下组煤距离不同,对下组煤带压开采所起的充水作用也不同,其中O2f2可能形成下组煤底鼓突水,O2s2+3形成底鼓突水可能性小,主要是集中通道导水。古交矿区开采8号煤O2f预测最大突水量为234 m3/h,O2s含水层则需重视断层、岩溶陷落柱导水性的探查,同时对可能导水的钻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奥灰突水 涌水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峰峰组与上马家沟组水力联系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全胜 《山西焦煤科技》 2017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交矿区带奥灰水压开采的水害水源与突水机理,对中奥陶统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两个主要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进行了研究。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石学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含水层与隔水层,通... 为了进一步了解古交矿区带奥灰水压开采的水害水源与突水机理,对中奥陶统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两个主要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进行了研究。依据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石学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含水层与隔水层,通过34个水文钻孔水位和1980年以来奥灰水位的动态变化,证明峰峰组含水层实际位于其上段,上马家沟组含水层位于其中、上段,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隔水层,即峰峰组下段,两者之间水力联系差,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含水层。距离煤层较近的峰峰组含水层是影响矿区带压开采的主要水源,但峰峰组在该区域富水性弱,由于其与上马家沟组水力联系差,对矿井安全影响较小,是古交矿区带压开采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带压开采 含水层 水力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管理是古交矿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17
作者 邹承健 《建井技术》 1993年第5期30-34,共5页
科学管理是古交矿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邹承健(山西古交市)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将古交矿区列为煤炭建设的重点项目。矿区的总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1650万t,以5对待大型矿井及5座相同能力的选煤厂为主干... 科学管理是古交矿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古交矿区建设指挥部邹承健(山西古交市)国家在“七五”、“八五”期间将古交矿区列为煤炭建设的重点项目。矿区的总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1650万t,以5对待大型矿井及5座相同能力的选煤厂为主干,以及相应的33项配套工程。矿区从1978年三季度进点,1979年三季度开工,到目前仅用了12年的时间,已经形成投产能力1310万t,选煤能力510万t.以平均每年递增100万t以上生产能力的速度向前发展,现今矿区所采的优质焦煤源源不断地运往宝钢等骨干企业,已经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古交矿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拟结合西曲矿井等六个单项工程包建及煤炭基建项目实行设计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就科学管理的基本经验谈一些体会和认识。1包建加快了古交矿区建设古交矿区的建设速度之所以能很快,得益于原煤炭部对煤炭基建项目实行包建。在1984~1986年间,原煤炭部基建司要求对已开工在建的几个项目进行包建,古交矿区这次包建的有西曲矿井、西曲选煤厂、镇城底矿井、镇城底选煤厂以及马兰、东曲两对矿井,共六个单项,总包建矿井能力1250万t/年,洗选能力450万t/年,包建总投资是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特大型矿井 选煤厂 煤炭建设 原煤 设计能力 科学管理 重点项目 国家 开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专用铁路沿线噪声的防治对策
18
作者 霍雪萍 《山西焦煤科技》 2009年第7期24-26,32,共4页
对古交矿区专用铁路沿线噪声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噪声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入手,提出了噪声防治对策。
关键词 古交矿区 铁路沿线 噪声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古交矿区瞬变电磁法解释参数研究
19
作者 郭盛彬 《山东煤炭科技》 2019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研究山西古交矿区地层电性参数,提高瞬变电磁探测异常区的解释精度,以古交矿区屯兰煤矿瞬变电磁探测结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采对比和统计学原理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低阻异常区的门槛值为5Ω·m,高阻异常区的门槛值... 为研究山西古交矿区地层电性参数,提高瞬变电磁探测异常区的解释精度,以古交矿区屯兰煤矿瞬变电磁探测结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采对比和统计学原理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低阻异常区的门槛值为5Ω·m,高阻异常区的门槛值为200Ω·m,高于200Ω·m应解释为陷落柱,当达到260Ω·m时应解释为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交矿区 瞬变电磁探测 异常区门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交矿区大中小並举的几点体会
20
《煤炭工程》 1959年第2期10-11,共2页
经过第三季度院内休整后,我们于10月28日再次来到现场,和现场同志一起对古交矿区进行了实地察看,访问,并作了反复讨论、研究,初步摸索到一些贯彻大中小并举的经验,重新修改了矿区总体设计,把西曲、铁磨沟两个年产500万吨和600万吨的大... 经过第三季度院内休整后,我们于10月28日再次来到现场,和现场同志一起对古交矿区进行了实地察看,访问,并作了反复讨论、研究,初步摸索到一些贯彻大中小并举的经验,重新修改了矿区总体设计,把西曲、铁磨沟两个年产500万吨和600万吨的大井改为18个矿井;其中大型井4个,中型井2个,小型井12个.这样,59年即可出煤238万吨,比原设计增加了300%;60年515万吨,增加了100%;61年887万吨,增加30%.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多出煤800万吨,矿区开发强度由110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满足了目前正在兴建的古交钢铁基地的用煤需要,并为61年铁路通车后大量调煤出境打下了基础.原来利用机械化施工的两个大井,在建设两年后才能正式出煤;贯彻大中小结合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利用“四化”(土专家,土采煤,土运输,土机器),就可以在一年内大量出煤,且坑木及成本均降低30%左右,建设投资可节省300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总体设计 钢铁基地 古交矿区 大中小并举 第二个五年计划 机械化施工 开发强度 汾西 技术水平 增加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