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书校读法略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子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2-99,共8页
读古书有法,古今论说者很多;至于“校读”一法,历代学者运用的很多,但研究者甚少。因此,校读成果,灿然于世,运者如郑玄注《周礼》、笺《毛诗》,近者如蒋礼鸿解释敦煌变文字义;小者如子夏校正“三豕涉河”,大者如王念孙所撰《读书杂志》... 读古书有法,古今论说者很多;至于“校读”一法,历代学者运用的很多,但研究者甚少。因此,校读成果,灿然于世,运者如郑玄注《周礼》、笺《毛诗》,近者如蒋礼鸿解释敦煌变文字义;小者如子夏校正“三豕涉河”,大者如王念孙所撰《读书杂志》。然前人有校读之举,但未归纳校读之法。后人但知其成果,不知其何以成其果,现代以来,虽然有几种关于校读法的论著问世,也有不少人推崇这种读书方法,但就其界说与内容而言,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含混的,也就是说,“古书校读”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至今还没有完全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校读 王念孙 书杂志》 书方法 勘学 注文 古籍整理 王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分析的交互证明
2
作者 刘兴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分析二者相辅相成。前人校读失误多由不明语法所致,语法的精当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校读古书。古书校读必须借助于文言语法分析,而语法分析是否准确又往往取决于校读是否精善。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必须也能够交相... 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分析二者相辅相成。前人校读失误多由不明语法所致,语法的精当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校读古书。古书校读必须借助于文言语法分析,而语法分析是否准确又往往取决于校读是否精善。古书校读与文言语法必须也能够交相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校读 文言语法 衍脱 讹文 虚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书与校读与名物考证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兴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1-94,共4页
试论古书与校读与名物考证的关系刘兴均一、何为“名物”“名物”一词在《周礼》一书中多次出现.有时是指名号物色:“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1]:有时是指名称和物产;“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2... 试论古书与校读与名物考证的关系刘兴均一、何为“名物”“名物”一词在《周礼》一书中多次出现.有时是指名号物色:“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1]:有时是指名称和物产;“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2].我们认为,名物的最初意义还是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古书校读 《尔雅》 古代文献 《说文解字》 主观唯心主义 声训 兰家女 社会因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一九九一年总目录
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总目录 社科版 四川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价值观 《汉语大字典》 研讨会纪要 建系30周年 《文心雕龙》 古书校读 《戈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