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联大的精神遗泽——《箫声剑影——刘绪贻口述自传》(上卷)读后感
1
作者 赵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口述自传 刘绪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南联大 读后感 2010年 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自传写作简论
2
作者 卞兆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55-58,共4页
胡适从 2 0岁赴美读书开始写《留学日记》 ,到 4 0岁在上海开笔写《四十自述》 ,最后到了晚年在纽约作《口述自传》 ,为世人提供了形式各异、写法不同的多种自传样本。把它们综合起来看 ,胡适讲起家庭身世 ,便会娓娓而谈、如诗似画 ;谈... 胡适从 2 0岁赴美读书开始写《留学日记》 ,到 4 0岁在上海开笔写《四十自述》 ,最后到了晚年在纽约作《口述自传》 ,为世人提供了形式各异、写法不同的多种自传样本。把它们综合起来看 ,胡适讲起家庭身世 ,便会娓娓而谈、如诗似画 ;谈到幼年和少年时代 ,也愿直述事实 ;而一谈到学成归来 ,入世做事 ,他的考据癖、学究气便发作起来 ,人事、情感、经历都湮没下去 ,单剩了干巴巴的几条筋。但由于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 ,他的自传自然便也有了特殊价值 ,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留学日记 四十自述 口述自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亦凡亦圣胡适之——唐德刚《胡适杂忆》漫评
3
作者 魏斌宏 《电影评介》 2014年第9期98-100,共3页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1962年2月24日,“我的朋友胡适之”遽归道山之际,蒋介石以这样的挽联为其辉煌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且撇开撰联者本人的是非功过不论,至少这两句话大体还可以算作切中肯綮的持平之论,它将...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1962年2月24日,“我的朋友胡适之”遽归道山之际,蒋介石以这样的挽联为其辉煌的一生做了一个总结.且撇开撰联者本人的是非功过不论,至少这两句话大体还可以算作切中肯綮的持平之论,它将身处新旧夹缝中的胡适所发挥的作用表露无遗. 至迟从1917年起,不管是在海内还是海外,生前还是死后,也无论是作为早年叱咤风云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还是作为“反动思想权威”的缺席被告,抑或是滋兰树蕙、奖掖后学的青年导师,胡适几乎不曾淡出过人们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杂忆 唐德刚 胡适之 口述自传 新文化运动 鲁迅 大我 乐观主义 人生观 小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志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86-92,共7页
文学革命实际上是一场精英气十足的上层革命,故其效应正在精英分子和想上升到精英的人中间。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在向着“与一般人生出交涉”这个取向发展的同时,已伏下与许多“一般人”疏离的趋向。
关键词 文学革命 周作人 胡适 社会功能 留学生 国语文学 白话文运动 陈独秀 口述自传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萨尔》伏藏文本中的“智态化”叙事模式——丹增扎巴文本解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诺布旺丹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24,共12页
口头传统理论先驱洛德生在《故事的歌手》中把由艺人自己将自述的文本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文本确定为"自撰口述文本",《格萨尔》的伏藏文本即可以列入此类文本范畴。但是,丹增扎巴的《格萨尔》故事文本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伏藏文... 口头传统理论先驱洛德生在《故事的歌手》中把由艺人自己将自述的文本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文本确定为"自撰口述文本",《格萨尔》的伏藏文本即可以列入此类文本范畴。但是,丹增扎巴的《格萨尔》故事文本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伏藏文本不尽相同,他把佛教伏藏中的"智态化"(藏语称)伏藏传承方式纳入到其创作中,演绎成为史诗文本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成为神授、掘藏、圆光等传承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格萨尔》叙事类型和传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自传口述文本 伏藏传统 智态化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率性”与“作圣”:少年胡适受学经历与胡适其人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59-68,共10页
“率性”与“作圣”:少年胡适受学经历与胡适其人罗志田胡适一生,从他自己所说的“做人的训练”到终生职业道路的选择,都有父母亲的深远影响。胡适一进学堂,读的就是父亲胡传自编的《学为人诗》,也就是胡传希望他的儿女学习的“做... “率性”与“作圣”:少年胡适受学经历与胡适其人罗志田胡适一生,从他自己所说的“做人的训练”到终生职业道路的选择,都有父母亲的深远影响。胡适一进学堂,读的就是父亲胡传自编的《学为人诗》,也就是胡传希望他的儿女学习的“做人的道理”。诗的第一句是“为人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身份认同 《胡适评传》 自我保护 学堂 少年 口述自传 《竞业旬报》 小传统 防卫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起义前恽代英与张发奎会面考证
7
作者 何梦茹 刘帆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1927年12月11日,震惊国内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根据相关档案的记载和亲历人员的回忆录,学术界对广州起义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但是笔者在阅读《张发奎口述自传》时,发现了一个在现有研究中从未被提及的事件———广州起义前恽代英曾... 1927年12月11日,震惊国内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根据相关档案的记载和亲历人员的回忆录,学术界对广州起义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但是笔者在阅读《张发奎口述自传》时,发现了一个在现有研究中从未被提及的事件———广州起义前恽代英曾到黄琪翔的家中面见张发奎。本文依据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等方面的相关档案和回忆录,对此事件进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起义 张发奎 恽代英 考证 会面 1927年 口述自传 共产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8
作者 苗振亚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5-96,共2页
何兆武先生以《上学记》为书名.书写他的口述自传。其中最让读者心向往之的一点是,那时的大学校园,和校门外的社会相比.真的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关键词 大学校园 《上学记》 口述自传 何兆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