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实验
1
作者 汪鋆植 叶红 +1 位作者 沈映君 李寅超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2期249-249,共1页
目的 :研究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以了解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方法 :琼脂稀释法。结果 :根炎痛时致龋菌的MIC和MBC为≥ 5 0mg/ml,对牙周病原菌的MIC为 3 .1~ 2 5mg/ml,MBC为 6.2~ 5 0mg/~ml。结论 :... 目的 :研究根炎痛对口腔致龋菌和牙周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以了解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方法 :琼脂稀释法。结果 :根炎痛时致龋菌的MIC和MBC为≥ 5 0mg/ml,对牙周病原菌的MIC为 3 .1~ 2 5mg/ml,MBC为 6.2~ 5 0mg/~ml。结论 :根炎痛对牙周病龋齿具有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炎痛 口腔龋菌 牙周病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三种致龋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秀娟 钟滨 +2 位作者 徐华兴 易敏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菌培养计数观察咀嚼口香糖前后3种致龋菌(变链、乳杆、黏放)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咀嚼前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C 3组变链、乳杆、黏放致龋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P<0.001);与C组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 2组更能显著降低变链数量(P<0.05);3组间乳杆菌数量和黏放数量的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芽糖醇口香糖抑制牙菌斑内变链菌数量较为明显,对乳杆菌、黏放菌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梦雨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时间-致死曲线,评估嵌合肽的抗菌效果;分析嵌合肽对生物膜的预防、消除作用。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嵌合肽对细菌的作用位点,测定菌体DNA迁移率,对嵌合肽的抗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32、64μmo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28、128、256μmol/L;细菌在1×MIC嵌合肽浓度处理30 min后完全致死;当嵌合肽浓度为128μmol/L时预防生物膜生成约80%,512μmol/L时消除生物膜约50%;4×MIC嵌合肽浓度处理细菌后发现其细胞膜均出现裂解,DNA未发生迁移。该研究认为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3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嵌合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作用于DNA,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 口腔 效果 生物膜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涂欢芯 章可可 +3 位作者 任佩琪 胡翔宇 孙妍 潘乙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抗菌肽在龋病的药物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变异链球 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水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5
作者 王声远 姜瑞 +3 位作者 施华肃 刘跃芳 罗佳露 徐燕 《口腔医学研究》 2025年第9期761-766,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臭氧水浓度和作用时间对龋病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确其临床应用潜力。方法:测定臭氧水对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最佳抑菌浓度;用同一浓度臭氧水作用不同时间,确定最佳作用时间;以酸碱度变化和生物被膜形成... 目的:探究不同臭氧水浓度和作用时间对龋病主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确其临床应用潜力。方法:测定臭氧水对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最佳抑菌浓度;用同一浓度臭氧水作用不同时间,确定最佳作用时间;以酸碱度变化和生物被膜形成量为结局指标判定臭氧水对致龋菌的繁殖影响;收集正常成人唾液,模拟口腔环境,测定唾液对臭氧水抑菌的影响。结果:3种致龋菌的最佳臭氧水抑菌浓度在3.2 ppm,抑制变形链球菌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0 s,乳酸杆菌为120 s,粘性放线菌为60 s;3种致龋菌在臭氧水作用下产酸能力降低15.1%,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也有所下降,但臭氧水混合唾液后抑菌率下降至65.2%。结论:臭氧水在安全浓度下具有高效抑菌作用,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水 变形链球 口腔 作用 粘性放线 唾液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