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碱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1
作者 刘寻 周婷婷 +2 位作者 朱紫冰 谭劲 李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5-875,共11页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槟榔碱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5、10、15 mg/mL)...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关键因子探讨槟榔碱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5、10、15 mg/mL),对其口腔颊黏膜注射相应浓度的槟榔碱(ANE)溶液诱导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模型,每组8只,另取8只未造模大鼠作为空白组,分组给药干预8周后检测大鼠张口度变化;HE、Masson染色观察口腔颊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测量上皮钉突长度及计算胶原容积分数;Western blot法、qRT-PCR法检测大鼠口腔颊黏膜组织上皮及纤维化相关蛋白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I)、上皮型钙粘素(E-cadher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 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水平。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系)体外培养后,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浓度的槟榔主要药效提取成分槟榔碱、PI3K激活剂、PI3K抑制剂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依据CCK-8结果选择75μg/mL的槟榔碱浓度、10μmol/L的PI3K激活剂浓度、2μmol/L的PI3K抑制剂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将细胞设为空白组、槟榔碱组、PI3K激活剂组、PI3K抑制剂组、槟榔碱+PI3K抑制剂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OL-I、E-cadherin、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TNF-α、IL-1β、TGF-β1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槟榔碱低剂量组、槟榔碱中剂量组、槟榔碱高剂量组大鼠张口度显著降低,上皮钉突长度显著缩短,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增高,炎性细胞浸润,病理损伤严重,COL-I、FN、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下调,COL-I、FN、PI3K、Akt、m TOR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降低,TNF-α、IL-1β、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组相比,槟榔碱组、PI3K激活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 TO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与空白组相比,PI3K抑制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E-cadherin的m RNA表达水平上调;与PI3K抑制剂组相比,槟榔碱+PI3K抑制剂组细胞中COL-I、FN、PI3K、Akt、mTOR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TNF-α、IL-1β、TGF-β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槟榔碱能够显著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其促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槟榔碱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芯片挖掘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芒果苷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子毅 杨超 +4 位作者 张云龙 张柱江 任天娇 张欣悦 李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芯片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芒果苷(MF)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的核心作用靶标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芯片挖掘OSF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数据库预测MF潜在作用靶标和收集OSF疾病靶标...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芯片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芒果苷(MF)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的核心作用靶标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基于GEO芯片挖掘OSF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数据库预测MF潜在作用靶标和收集OSF疾病靶标,使用EVenn平台绘制维恩图,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互作(PPI)网络,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 3.10.1软件绘制药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图,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及可视化。结果从多种数据库挖掘得到MF潜在靶标356个,OSF疾病靶标360个,选取PPI网络中排名前15个关键靶蛋白,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F治疗OSF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MF与丝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核心靶点有较佳结合活性。结论MF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对OSF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芒果苷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激活Nrf2/GCLC信号通路抑制槟榔碱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应激而缓解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邹红 祁硕 +5 位作者 邓芳萍 张馨月 符舒欣 郭梦琪 肖雨锋 唐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8-916,共9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在槟榔碱(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抗纤维化作用,并分析PNS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评估不同浓度的PNS和ANE对人永生化角质...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在槟榔碱(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抗纤维化作用,并分析PNS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评估不同浓度的PNS和ANE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活力的影响,根据CCK-8结果选择75 mg/L的ANE及25、50和100 mg/L的PNS作为后续实验浓度;细胞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PNS低、中、高剂量(25、50和100 mg/L)组,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型胶原(COL-I)、上皮钙黏素(E-cadherin)、Nrf2、GCLC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入核情况;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谷胱甘肽(GS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COL-I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E-cadherin、Nrf2、GCLC、核Nrf2和GR的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细胞中NADPH、MDA和ROS含量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减弱;与模型组相比,PNS 50和100 mg/L组细胞中COL-I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E-cadherin、Nrf2、GCLC、核Nrf2和GR的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细胞中NADPH、MDA和ROS含量下降,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P<0.01)。结论:PNS具有抗HaCaT细胞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GCLC信号通路,进而抗氧化应激改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Nrf2/GCLC信号通路 应激 三七总皂苷 槟榔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疗效 被引量:31
4
作者 吴颖芳 彭解英 +2 位作者 阙国鹰 许春姣 尹晓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8-364,共7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丹参与泼尼松龙两者合用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初诊患者中、晚期各60例,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丹参联合泼尼松龙(第1组)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第2组)治疗3个月,... 目的:观察并比较丹参与泼尼松龙两者合用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初诊患者中、晚期各60例,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丹参联合泼尼松龙(第1组)及单独使用泼尼松龙(第2组)治疗3个月,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病损面积、张口度和疼痛指数的变化,比较两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第1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期和晚期患者的灰白色病损面积分别由(10.37±3.40)cm2和(19.60±3.27)cm2减少为(5.90±4.10)cm2和(16.33±4.02)cm2,中晚各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口度分别由(3.41±0.77)cm和(1.98±0.39)cm增加为(3.87±0.67)cm和(2.26±0.46)cm,中晚各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治疗后中期患者的灰白色病损面积由(10.87±3.18)cm2减少为(6.70±3.75)cm2,张口度由(3.57±0.75)cm增加为(3.97±0.69)c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治疗前后比较,其灰白色病损面积和张口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治疗中期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73.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方法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晚期的有效率分别为70%和16.67%,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参与泼尼松龙联合用药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还可减少泼尼松龙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治疗 丹参 泼尼松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元聪 谭劲 +2 位作者 文倩 罗茫 唐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0,共3页
目的:介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中医诊疗方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OSF诊断和治疗可分为:气滞血瘀证,治疗原则是理气活血,化瘀软坚;痰毒蕴结证,治疗原则是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气血亏虚证,治疗原则... 目的:介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的中医诊疗方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OSF诊断和治疗可分为:气滞血瘀证,治疗原则是理气活血,化瘀软坚;痰毒蕴结证,治疗原则是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气血亏虚证,治疗原则是补益气血,调和营卫。提供3个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个典型病例分别诊断为气滞血瘀证、痰毒蕴结证和气血亏虚证,经辨施治1~2月,2~3阶段,随访4~8年,1例痊愈,无复发,2例症状缓解。结论:中医药辨证施治对OSF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osf)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VEGF和TSP表达及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静 朱娟芳 +2 位作者 彭解英 邢泉 曹琴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在OS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OSF患者...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在OS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OSF患者,其中早、中、晚期各10例,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取每例研究对象口腔颊黏膜,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和TSP的蛋白表达。结果:VEGF在OSF早期较正常口腔黏膜中表达增高,中、晚期逐渐下降,其中早期组与正常组、中期组、晚期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SP在OSF早、中期表达持续增高,晚期稍下降,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变组织黏膜下层中VEGF与TSP呈负相关(r=-0.620,P<0.05)。结论:VEGF和TSP的异常表达可能是OSF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牙周状况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春姣 赵晶 +6 位作者 李全 李芬莲 李娟 张雷 郭峰 高清平 吴颖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14-918,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的临床牙周状况,为OSF患者及嚼食槟榔者的口腔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OSF组选择临床和病理确诊为OSF的患者50名,对照组选择与OSF组年龄匹配、吸烟情况及生活环境相...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的临床牙周状况,为OSF患者及嚼食槟榔者的口腔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OSF组选择临床和病理确诊为OSF的患者50名,对照组选择与OSF组年龄匹配、吸烟情况及生活环境相当且不嚼食槟榔的健康志愿者50名。采集并分析其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龈指数、探诊出血牙数5个临床牙周指标。结果:OSF组和对照组菌斑指数分别为2.14±0.64和1.7±0.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F组和对照组牙周探诊深度分别为(5.57±2.39)mm和(1.98±0.70)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附着丧失、牙龈指数、探诊出血牙数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F患者牙齿易于菌斑堆积,加重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嚼食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兜甲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 3A5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宁 翦新春 许春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兜甲蛋白(LOR)和细胞色素P450 3A5(CYP 3A5)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颊黏膜(OSF)和正常颊黏膜中的表达以及在上皮防御作用中的意义。方法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OSF颊黏膜和14例正常颊黏膜中LOR和CYP 3A5这2种蛋白的表达和定位... 目的探讨兜甲蛋白(LOR)和细胞色素P450 3A5(CYP 3A5)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颊黏膜(OSF)和正常颊黏膜中的表达以及在上皮防御作用中的意义。方法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6例OSF颊黏膜和14例正常颊黏膜中LOR和CYP 3A5这2种蛋白的表达和定位,然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在OSF患者颊黏膜和正常人颊黏膜中检测LOR和CYP 3A5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42例(63.6%)OSF呈LOR阳性表达,其在早、中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晚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颊黏膜中CYP 3A5均呈阳性表达,5例(7.6%)OSF出现棘细胞弱阳性表达,33例(50%)出现内皮细胞弱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RT-PCR显示LOR和CYP3A5mRNA在OSF与正常黏膜中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只有CYP 3A5蛋白表达在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R和CYP 3A5的异常表达是OSF黏膜上皮防御能力改变的表现,它们在OSF发生发展和癌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兜甲蛋白 细胞色素P450 3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蔡晖 宋力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7月期间就诊于本科的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对...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5年7月期间就诊于本科的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对照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总体疗效、口腔张口度、病变黏膜面积、疼痛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69.2%,对照组53.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口腔张口度、病变黏膜面积以及疼痛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泻心合四妙勇安汤加减联合醋酸泼尼松龙能够明显提高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总体疗效,改善口腔张口度、病变黏膜面积以及疼痛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泻心汤 四妙勇安汤 口腔黏膜下纤维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蔺琳 凌天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HIF-1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分布。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为阴性表... 目的:探讨HIF-1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分布。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为阴性表达,在OSF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P<0.05)。结论:OSF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HIF-1Α 免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与其他器官纤维化的比较分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珺 刘斌杰 +1 位作者 谢晓莉 李文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63-1672,共10页
目的:目前尚无成熟且经济的动物模型模拟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这是制约OSF的机制和药物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参考泛癌分析的底层逻辑,从分子、信号通路、生物学过程等方面对OSF及其他4种器官纤维化进... 目的:目前尚无成熟且经济的动物模型模拟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这是制约OSF的机制和药物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本研究参考泛癌分析的底层逻辑,从分子、信号通路、生物学过程等方面对OSF及其他4种器官纤维化进行系统比较,这有利于学者们发现不同器官纤维化基因组之间的异同,寻找到某些普遍规律,也为OSF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网站下载GSE64216、GSE76882、GSE171294、GSE92592和GSE90051数据集的芯片数据。用“Limma”软件包检测各类型纤维化的差异表达mRNAs(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s,DEmRNAs)。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鉴定各类型纤维化相关模块。通过功能富集和通路富集分析各纤维化相关模块基因的异同。结果:OSF、肾间质纤维化(kidney intestinal fibrosis,KIF)、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皮肤纤维化(skin fibrosis,SF)中分别检测到6057、10910、27990、10480和4801个DEmRNAs。通过WGCNA对各器官纤维化相关模块进行识别,分别构建各类型纤维化的共表达网络。除了KIF和LF有5个共同的hub基因外,其他纤维化疾病之间没有共同的hub基因。OSF、KIF、LF、IPF和SF的共同通路主要集中于免疫相关通路。结论:OSF和其他4种器官纤维化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组织和器官特异性,但它们有许多共同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主要是在炎症和免疫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纤维疾病 炎症 免疫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在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丽 李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姜黄素是姜黄(姜黄科)植物的根状茎中天然存在的姜黄色素,具有活性的多酚类成分,是中草药和食用香料姜黄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无毒,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消毒、抗纤维化、化疗、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血小板活性等多... 姜黄素是姜黄(姜黄科)植物的根状茎中天然存在的姜黄色素,具有活性的多酚类成分,是中草药和食用香料姜黄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无毒,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消毒、抗纤维化、化疗、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和抗血小板活性等多种特性,目前已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试验,如肿瘤、炎症、纤维化疾病等。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大量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其进展中发挥了作用,而姜黄素的抑制炎症、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等机制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口腔黏膜下纤维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姗姗 凌天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收集早、中、晚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组织各10例及正常的口腔颊黏膜组织5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各种组织中的HGF及c-met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的口腔颊黏膜组织中HGF和c-met呈阳性表达,早... 收集早、中、晚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组织各10例及正常的口腔颊黏膜组织5例,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各种组织中的HGF及c-met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正常的口腔颊黏膜组织中HGF和c-met呈阳性表达,早、中、晚期OSF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P<0.05)。说明HGF/c-met在OSF组织中表达受到抑制,促进了OSF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和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宁 翦新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9(CXCL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和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表达以及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OSF、17例OLP和10例正常颊黏膜中CXCL9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9(CXCL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和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表达以及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OSF、17例OLP和10例正常颊黏膜中CXCL9蛋白的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OSF颊黏膜、OLP颊黏膜和正常颊黏膜中CXCL9蛋白表达。结果:43例(65.2%)OSF和16例(94.1%)OLP淋巴细胞和内皮细胞胞质呈CXCL9强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组中CXCL9呈阴性表达。OSF和OLPCXCL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OLPCXCL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OSF(χ2=4.20,P<0.05)。CXCL9蛋白在OSF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期无关(χ2=3.84,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XCL9蛋白表达水平在正常颊黏膜、OSF和OLP中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CL9在淋巴细胞和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以及OLP和OSF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扁平苔藓 免疫组织 蛋白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易感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静 彭解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81-582,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易感性 流行病学调查 口腔黏膜 黏膜固有层 东南亚地区 癌变倾向 组织萎缩 病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内皮素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
16
作者 彭解英 邢泉 +2 位作者 王静 张凯 张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A,ETA)和内皮素B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B,ETB)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mRNA的表达,探讨ETA、ETB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0... 目的:通过研究内皮素A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A,ETA)和内皮素B型受体(endothelin receptor B,ETB)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中mRNA的表达,探讨ETA、ETB与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OSF患者,其中早、中、晚期组各10例,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每例研究对象取其口腔颊黏膜,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研究ETA、ETB在OSF中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ETA mRNA和ETB mRNA在OSF各期中的表达均较正常口腔黏膜高(P<0.05);ETA mRNA在OSF早期的表达明显低于中、晚期(P<0.05),其中期的表达与晚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ETB mRNA在OSF各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咀嚼槟榔等理化因素导致的ETA、ETB在基因转录水平的高表达以及由此所介导的缩血管效应可能是OSF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内皮素-1 内皮素受体 MRNA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生物碱致癌性、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兴奋作用等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晶 代佳慧 +3 位作者 代文婷 王世萍 康效宁 吉建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56-364,共9页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实,是海南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生物碱是槟榔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嚼食槟榔引起的神经兴奋作用密切相关。槟榔中生物碱种类众多,各生物碱含量、结构、作用也不尽相同,生物碱的含量与槟榔产品的成瘾性和...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实,是海南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生物碱是槟榔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与嚼食槟榔引起的神经兴奋作用密切相关。槟榔中生物碱种类众多,各生物碱含量、结构、作用也不尽相同,生物碱的含量与槟榔产品的成瘾性和致癌性密切相关。槟榔生物碱同时具有促进胃肠道消化、驱虫、抑菌、抗抑郁等的正面及致癌性、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生殖系统毒性等的负面效应。该文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目前研究报道的槟榔生物碱的种类结构、生物碱形成亚硝胺衍生物的代谢途径及致癌性研究进展、生物碱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及兴奋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槟榔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槟榔生物碱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生物碱 生物活性 致癌性 口腔黏膜下纤维 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颊黏膜成纤维细胞活化能力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李熠洁 邵溢朵 +3 位作者 蔡芸舟 吴光栋 孙天翱 王月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2-628,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颊黏膜成纤维细胞(buccal mucosal fibroblasts, BMFs)活化能力影响的作用,为寻找新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治疗途径提...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颊黏膜成纤维细胞(buccal mucosal fibroblasts, BMFs)活化能力影响的作用,为寻找新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ous fibrosis, OSF)治疗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BMFs,采用不同浓度槟榔碱刺激BMFs,在细胞水平上构建OSF疾病模型。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法和胶原凝胶收缩法检测BMFs活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检测BMFs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lncRNA MALAT1的表达情况;siRNA-MALAT1瞬时转染到BMFs中,评估槟榔碱刺激下BMFs迁移和收缩能力的变化。结果:10μg/mL槟榔碱是体外构建OSF疾病模型的最佳浓度,此时细胞内α-SMA和lncRNA MALAT1表达升高。Transwell实验和胶原凝胶收缩实验提示敲低lncRNA MALAT能抑制槟榔碱诱导的BMFs收缩和迁移。结论:lncRNA MALAT1对槟榔碱诱导的BMFs激活,细胞收缩和迁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 口腔黏膜下纤维 槟榔碱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博 唐瞻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5-2169,共5页
目的对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1月)中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单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目的对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Knowledge、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8年1月)中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单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再通过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236例患者,其中男性189例,女性47例。与对照组(单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丹参联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张口度显著提高(P <0. 000 01),黏膜病损面积、VAS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 05),同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与单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联合丹参后可有效改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张口受限、疼痛症状,明显减小黏膜病损面积,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 口腔黏膜下纤维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槟榔碱诱导的HaCaT细胞铁死亡减轻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红 孙宇婕 +6 位作者 赵晨曦 张馨月 胡亮 谢璐 文礼湘 唐群 胡立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63-1569,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是否通过调控铁死亡减轻槟榔碱(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ANE作用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构建OSF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50 mg/L ANE),低、中、高剂量(12.5、25和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是否通过调控铁死亡减轻槟榔碱(ANE)诱导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ANE作用于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构建OSF模型,设置空白组,模型组(50 mg/L ANE),低、中、高剂量(12.5、25和50 mg/L)PNS组,以及liproxstatin-1(铁死亡抑制剂)组,共计6组。光镜观察HaCaT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Col-Ⅰ)、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学变化;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细胞Fe^(2+)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HaCaT细胞多数呈长梭形,纤维化样外观,贴壁不牢靠,形态学改变显著,电镜下线粒体双层膜密度增加,嵴显著减少,呈典型的铁死亡表现,Col-Ⅰ蛋白表达增加,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降低,Fe^(2+)和ROS水平升高,GSH含量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PNS组细胞多数恢复圆润,呈上皮细胞样,线粒体膜密度减小,嵴数目增加,形态趋于正常,Col-Ⅰ蛋白表达减少,ROS水平下降,GSH含量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PNS组GPX4和SLC7A1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Fe^(2+)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liproxstatin-1组细胞和线粒体形态及各指标水平与高剂量PNS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PNS可通过抑制ANE诱导的HaCaT细胞铁死亡减轻O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铁死亡 三七总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