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200例护理体会
1
作者 李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β在极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中的预警价值及机制初探
2
作者 朱晗懿 石欢 +1 位作者 俞创奇 郑凌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1-672,共12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 目的·探究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预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严重程度的作用,并探索影响IL-1β释放的关键机制、关键细胞亚群及OMSI患者免疫细胞间通信网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的OMSI患者共62例,包括中度感染20例、重度感染21例和极重度感染2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极重度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上述指标预测极重度感染的能力。分别选取2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结合2名健康对照(GSE224198)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分析,明确促炎关键细胞亚群及关键基因随着感染程度加重的变化趋势,通过CellChat分析细胞间通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blotting验证PBMC中炎性小体激活水平。结果·与中度和重度感染患者相比,极重度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P<0.05)和IL-1β(P<0.05)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显示IL-1β是极重度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4,95%CI 1.256~2.621,P=0.002)。联合IL-1β和PCT预测极重度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43。scRNA-seq显示,感染加重过程中单核细胞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基因、IL1B基因表达持续上调,中间型单核细胞是表达IL1B基因的主要细胞亚群。IL-1Β-IL-1R信号通信、趋化因子配体(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CCL)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信号通信在单核细胞中显著增强;T细胞与单核细胞间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信号通信亦显著增强。随着感染的加重,外周血NLRP3和IL1B的mRNA水平逐渐升高,NLRP3、caspase-1 p20、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IL-1β蛋白表达水平持续升高。结论·联合入院IL-1β和PCT水平可有效预测OMSI极重度感染。感染患者PBMC中NLRP3炎性小体激活。IL-1β的升高与中间型单核细胞密切相关,同时单核细胞介导的IL-1Β-IL-1R、CCL、ICAM信号通信及T细胞介导的MIF信号通信共同促进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白介素-1Β 中间型单核细胞 单细胞RNA测序 细胞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王涛 李建虎 +3 位作者 许志鹏 张鹏 焦惠民 徐红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9-812,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03~2016-10我科治疗的1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资料,收集、分析其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53例患者中,眶下间隙、咬肌间隙和颌...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3-03~2016-10我科治疗的153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资料,收集、分析其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153例患者中,眶下间隙、咬肌间隙和颌下间隙感染分别为29. 41%、24. 84%和15. 03%;病因中牙源性、腺源性感染分别为62. 74%和20. 92%;共检出病原体401株,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占44. 89%为主;需氧菌感染38. 1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占14. 96%,肺炎链球菌感染8. 98%;厌氧菌感染占16. 96%,以普氏菌多见(7. 9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头孢硫脒、环丙沙星敏感;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普氏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眶下及咬肌间隙感染多见;牙源性是感染的主要因素;以需氧菌-厌氧菌混合感染为主,其次为需氧菌感染;临床治疗中应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临床特点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小东 安金刚 +2 位作者 张益 贺洋 巩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住院治疗的糖尿病(43例,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与非糖尿病(8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卡...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住院治疗的糖尿病(43例,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与非糖尿病(8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结果。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方差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P=0.000),易发生多间隙感染(P=0.035),入院血糖较高(P=0.000)。2组间在抗生素的变更、切开引流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天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明显差异,由于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且感染间隙较多,应予以特殊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冰 刘宁宁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 目的:回顾性分析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探究合适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8年4月在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咽旁间隙感染和纵隔感染患者共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6~75岁,中位数年龄为54岁,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持续治疗。结果: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2例,极重度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例,17例患者共有62个并发症,8例患者伴有系统性疾病,脓肿在入院后中位数6.125 h切开,植入封闭负压引流,多学科联合治疗,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对症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严重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须准确诊断,早期切开,多学科支持联合治疗,封闭负压引流植入后脓液引流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负压封闭引流 颈深部感染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士参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曹丽君 范慧芳 郭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302-230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参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参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平均住院日、对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满意度与血糖管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病人对胰岛素注射与血糖监测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护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提高疾病人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专科护士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糖尿病 血糖水平 血糖监测 胰岛素注射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