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47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构成比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曾贺 颜雨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 1 847例口腔科住院肿瘤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部位、组织类型及不同病种间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47例中男女比例为 1.2:1.良性肿瘤患者938例,占50.8%;恶性肿... 目的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 1 847例口腔科住院肿瘤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部位、组织类型及不同病种间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47例中男女比例为 1.2:1.良性肿瘤患者938例,占50.8%;恶性肿瘤患者909例,占49.2%.腺源性肿瘤中,多性形腺瘤占87%.恶性肿瘤中,鳞状上皮细胞癌占60.8%;腺上皮癌中,腺样囊性癌占33.4%.结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多性形腺瘤居首位,且发病率较高,腮腺为高发部位.恶性肿瘤中,鳞癌占首位,舌为最好发部位,女性患者有增加趋势,口腔癌的好发部位顺序为:舌、颊、龈、腭、口底,50~70岁组为发病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病理学 肿瘤/病理学 面部肿瘤/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家才 阮敏 +1 位作者 王元银 陈乔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62例口腔鳞癌中的VEGF和CD34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MVD。结果VEGF在正...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62例口腔鳞癌中的VEGF和CD34的表达,用CD34单克隆抗体进行微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计算MVD。结果VEGF在正常口腔黏膜中未见表达,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较强,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病理分级无相关,但临床Ⅲ、Ⅳ期的VEGF表达明显较Ⅰ、Ⅱ期增强,且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口腔鳞癌组织中的MVD明显较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致密,MVD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无相关关系,但与其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相关分析显示口腔鳞癌中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结论VEGF的表达以及MVD的测定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潜能的重要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病理学 口腔肿瘤/病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新生血管化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bB4和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浩伟 张令达 +3 位作者 李莉 杨懿 潘树矿 潘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4)和核蛋白抗原(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8例口腔鳞癌中的ErbB4和Ki-67的表达。结果ErbB4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口腔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4)和核蛋白抗原(Ki-67)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8例口腔鳞癌中的ErbB4和Ki-67的表达。结果ErbB4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口腔鳞癌中表达较强,阳性率为58.6%,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Ki-67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未见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而与病理分级有关。相关分析显示口腔鳞癌中ErbB4的表达与Ki-67呈正相关。结论ErbB4和Ki-67的表达可作为评估和判断口腔鳞癌恶性潜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病理学 口腔肿瘤/病理学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