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1例
1
作者 李志军 卢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各类因素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的人群。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断问世,由药物导致的医源性口腔念珠菌病逐年增多...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各类因素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的人群。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断问世,由药物导致的医源性口腔念珠菌病逐年增多。在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中,控制诱发因素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此明确该病的诱发因素对于规范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因治疗银屑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认识口腔念珠菌病新的诱发因素及制定相应诊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司库奇尤单抗 真菌D-葡聚糖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人群吸入激素相关口腔念珠菌病防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程挺 程齐俭 +1 位作者 屠瑾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07-1612,共6页
目的 系统总结基于中国人群的吸入激素相关口腔念珠菌病防治的临床研究。方法 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基于中国人群的吸入激素相关口腔念珠菌病防... 目的 系统总结基于中国人群的吸入激素相关口腔念珠菌病防治的临床研究。方法 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建库以来,基于中国人群的吸入激素相关口腔念珠菌病防治的临床研究。对同类研究结果,以meta分析进行合并。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与不积极预防相比,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吸入激素者出现口腔念珠菌病的风险,危险比(RR)为0.221(P〈0.001)。与生理盐水或白开水相比,用各种药物或碳酸氢钠进行漱口或口腔护理可显著降低吸入激素时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率及口咽部念珠菌检出率,发病率RR为0.180(P〈0.001),检出率RR为0.157(P〈0.001)。在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中,用碳酸氢钠或酮康唑复方制剂漱口和口腔护理,喷洒复方维生素B12溶液均有效。结论 为减少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每次吸入激素后,应立即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2~3次或行口腔护理。酌情加用制霉菌素溶液涂布。条件允许时,医务人员应督导患者完成漱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激素 口腔念珠菌病 不良反应 漱口 口腔护理 碳酸氢钠 制霉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付茜 肖江 +1 位作者 赵红心 刘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12-09-2013-03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1例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口腔表现、CD4细胞计数、机会性感染状况、抗真菌...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转归。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12-09-2013-03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1例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口腔表现、CD4细胞计数、机会性感染状况、抗真菌治疗转归等。结果:31例患者中30例CD4细胞计数小于200个/μl,有29例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30例为假膜型,1例为红斑型,2例假膜型合并口角炎型。抗真菌治疗后,8例病损缩小,23例病损完全消失,3例停药后复发。结论: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临床上多见于CD4细胞〈200个/μl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假膜型为主,常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多种机会性感染。这类患者抗真菌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菌株的检出和药敏性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方淳 林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1...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和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口内假丝酵母菌(即念珠菌)株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及药敏性,并结合制霉菌素局部疗效的观察,初步探讨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1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为试验组,43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含漱法收集口腔假丝酵母菌标本,采用CHROMagar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对其进行分离鉴定,然后采用NCCLSM27-A微量稀释法测定假丝酵母菌分离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和氟康唑的MIC值。试验组中选择31例进行制霉菌素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与患者的MIC值作比较。结果①试验组和对照组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分别为78.69%和30.23%,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占80.70%和92.31%。②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酮康唑的MIC值均数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唑类药物的MIC值小于制霉菌素。③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5.65%、80.43%和89.13%,少数菌株存在耐药现象。④制霉菌素局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有效率为87.10%,存在少数MIC值与临床疗效结果不一的病例。结论目前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口内菌株的耐药现象并不突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酮康唑和氟康唑MIC值较小,提示临床上用制霉菌素治疗疗效欠佳时可换用唑类药物。MIC值与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相关性,但MIC值高低与临床疗效并非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真菌药敏试验 口腔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沈漪 罗冬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按中医辨证分两型施治,同时口服氟康唑;对照组(50例)仅口服氟康唑,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临床有效率,停药后2周复诊,比较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按中医辨证分两型施治,同时口服氟康唑;对照组(50例)仅口服氟康唑,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临床有效率,停药后2周复诊,比较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治疗后口干,口黏,黏膜烧灼感,心烦,纳差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口干,口黏和心烦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4.8%和7.3%,对照组为78.0%和2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病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氟康唑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比萘芬治愈近平滑念珠菌所致口腔念珠菌病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雪辉 廖列辉 陈茶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8-228,共1页
患者男性,65岁。患寻常天疱疮5年,曾反复用地塞米松、泼尼松治疗。舌部、口腔内颊部粘膜奶黄色厚膜半年,厚膜真菌学检查鉴定为近平滑念珠菌。给予特比萘芬250mg/d,连用80天治愈。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 特比萘芬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宗娟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治疗 氟康唑 制霉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与口腔念珠菌病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国瑶 许国祺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4-78,共5页
随着念珠菌感染等真菌病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最近,抗真菌药物的研制与应用异常活跃。本文就与口腔念珠菌病治疗有关的抗真菌药物的剂型选择、抗真菌药物分类、研究中的新型抗真菌药物等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抗真菌药 口腔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实验室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国瑶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6-209,共4页
近年来,口腔念球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因而对念珠菌的检测逐渐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文从微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免疫学、血清代谢产物分析、简易诊检系统与DNA探针等6方面,对目前口腔念珠菌病实验室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的获得性与先天性免疫
10
作者 胡雁 Camile S Farah Robert B Ashman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86-688,共3页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 免疫抑制治疗 条件致 白色念珠菌 血液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安全性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昭燕 占美 +1 位作者 田方圆 徐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6-10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伊曲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及特比萘芬)相比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伊曲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及特比萘芬)相比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7年6月。搜集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共计8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临床治愈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RR=0.82,95%CI(0.62,1.10),P=0.19]、克霉唑组[RR=1.05,95%CI(0.87,1.26),P=0.63]相比临床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伊曲康唑组临床治愈率(65.9%)显著高于特比萘芬组(33.3%)。(2)真菌学治愈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真菌学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95%CI(0.75,1.01),P=0.07]。(3)复发率:伊曲康唑组与氟康唑组相比,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51,1.40),P=0.52]。(4)不良反应发生率:伊曲康唑并不会增加主要胃肠道不良反应[RR=1.10,95%CI(0.59,2.05),P=0.77],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曲康唑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其他抗真菌药物无显著差异。然而,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偏低,提供的信息有限,尚需大规模和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系统评价 口腔念珠菌病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念珠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理念和椅旁镜检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淼 周红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8-591,共4页
口腔念珠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较复杂,目前多数医师仅依据临床印象对其进行诊疗,但有时证据不足难以鉴别,因此有必要结合微生物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诊断。椅旁直接镜检具有快捷有效、无创、易重复的优点,适用于繁... 口腔念珠菌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较复杂,目前多数医师仅依据临床印象对其进行诊疗,但有时证据不足难以鉴别,因此有必要结合微生物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诊断。椅旁直接镜检具有快捷有效、无创、易重复的优点,适用于繁忙的门诊工作,可为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病原学证据。本文将引入微生物学诊断理念并结合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对椅旁直接镜检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微生物学诊断 直接显微镜检查 椅旁辅助诊断技术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局部用药疗效观察(附14例报告)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峰 何德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8-739,共2页
关键词 HIV/AIDS患者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局部用药 疗效观察 高效抗逆转录毒治疗 HAART 白色念珠菌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氟康唑片局部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祖育 娜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55-1857,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氟康唑片局部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效经济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口腔念殊菌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 目的:观察国产氟康唑片局部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安全性及药效经济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口腔念殊菌病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给予国产氟康唑片碾碎患处局部应用,对照组给予进口氟康唑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疗程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9,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69,P〉0.05)。观察组的疗程平均为2.9d较对照组(5.2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246,P〈0.01)。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真菌药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98,P=0.000);观察组的成本一效果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国产氟康唑局部应用治疗慢阻肺合并口腔念珠菌病疗效及副作用与全身应用氟康唑无明显差异,但用药疗程缩短,且费用低,药效经济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慢阻肺 口腔念珠菌病 药效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帕依固龈液用于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念珠菌病 西帕依固龈液 治疗 制霉菌素片 临床工作 联合使用 多发 常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60例临床治疗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志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08-1009,共2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口腔念珠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即制酶菌素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制酶菌...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人口腔念珠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即制酶菌素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制酶菌素片和六味地黄丸配合进行治疗. 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其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对照组(73.33%)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口腔念珠菌病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幼龄黑熊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治
17
作者 毕靖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0-483,共4页
上海野生动物园人工育幼的2只幼龄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3周龄左右同时感染口腔念珠菌,通过敷涂碘甘油进行局部治疗,口服伊曲康唑后恢复正常。该病多见于幼龄动物,症状为口腔黏膜、咽、舌和牙龈等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白色假膜。白色念珠... 上海野生动物园人工育幼的2只幼龄黑熊(Ursus thibetanus)在3周龄左右同时感染口腔念珠菌,通过敷涂碘甘油进行局部治疗,口服伊曲康唑后恢复正常。该病多见于幼龄动物,症状为口腔黏膜、咽、舌和牙龈等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白色假膜。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致病原,常常引起机体全身反应,造成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在圈养环境中,白色念珠菌极易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通过诊断、用药和预防的经验,希望为黑熊的人工育幼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熊 幼龄期 口腔念珠菌病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分析
18
作者 张黎 翟性友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6期832-832,共1页
关键词 鹅口Ⅰ号 鹅口Ⅱ号 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 口腔念珠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和带状疱疹患者1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雅格 郎红娟 +2 位作者 张秋红 杨亚琴 韩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91-91,共1页
艾滋病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在中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我科于2004年6月收治了1例以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和带状疱疹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 带状疱疹 艾滋 患者 护理经验 并发 临床表现 世界范围 形式多样 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95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葵 胥红 刘蜀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8-249,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原因 ,提出初步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 95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进行分型 ,并采用氟康唑、多抗甲素等药物对各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观察其疗效 ;同时进行真菌学涂片镜检 ,了解所用药物... 目的 :探讨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的发病原因 ,提出初步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 95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患者进行分型 ,并采用氟康唑、多抗甲素等药物对各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观察其疗效 ;同时进行真菌学涂片镜检 ,了解所用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清除情况。结果 :综合治疗后 ,白色念珠菌病患者治愈率为 3 5 .79% ,好转率为 5 7.89% ;白色念珠菌清除率为 80 .5 9%。结论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 ,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 ,氟康唑等药物能有效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 临床分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