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种口服降糖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郭继芬 陈笑艳 钟大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为鉴定中药制剂里非法掺入的口服降糖药,建立了6种口服降糖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总结了该类药物分子的质谱裂解规律。经色谱分离后,以多级质谱方式,对中药制剂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检测。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 为鉴定中药制剂里非法掺入的口服降糖药,建立了6种口服降糖药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总结了该类药物分子的质谱裂解规律。经色谱分离后,以多级质谱方式,对中药制剂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检测。通过相对分子质量、二级质谱碎片信息和液相色谱保留时间3方面信息,与对照品相比较,证明某“纯中药制剂”里非法掺有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另外,通过质谱行为推测提取物中含有另一口服降糖药氯磺丙脲。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分析检测非法中药制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剂 液相色谱-质谱法 口服降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许恒忠 李金英 韩恩祥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分类介绍口服降糖药的合理选择与临床应用进展概况,并评价其疗效,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口服降糖药。提出进行正确应用及合理的个体化选择是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 口服降糖 2型糖尿病 合理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降糖口服液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运曼 王秋娟 +1 位作者 董德利 唐明月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1-43,共3页
复方降糖口服液7.2,14.4,28.8g/kg给小鼠连续ig10d,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对由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并可对抗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该口眼液小鼠ig最大耐受剂量为200... 复方降糖口服液7.2,14.4,28.8g/kg给小鼠连续ig10d,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对由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并可对抗由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该口眼液小鼠ig最大耐受剂量为200g/kg,长期毒性试验表明,口服液连续ig60d(9,15,30g/kg·d)对小鼠的饮食,行为活动,生长发育,血象,肝、肾功能及主要脏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降糖口服 降血糖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大龙 胡云 +3 位作者 顾经宇 沈山梅 林凌 黄洪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661,共6页
 为研究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胰岛β细胞功能及病程、肥胖、血脂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以98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1mg胰高血糖素,刺激前和刺激后6min的ΔCP值表示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根据体...  为研究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内源性胰岛β细胞功能及病程、肥胖、血脂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以98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1mg胰高血糖素,刺激前和刺激后6min的ΔCP值表示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根据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病程和口服降糖药(oralhypoglycemicagents,OHA)有效和继发失效(secondaryfailure,SF)分组,比较各组ΔCP值,分析BMI、病程等对ΔCP值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空腹C肽(F CP)随BMI增加而增加,BMI<23、23≤BMI<25、BMI≥2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ΔCP三组间无明显差异.②ΔCP随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下降(P<0.05),病程小于5年、5~10年和大于10年各组中发生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分别为58%、76%、89%.③非肥胖(BMI<23和23≤BMI<25)组:SF发生率分别为79%、68%,SF组ΔCP均比OHA组显著降低(P<0.001).肥胖(BMI≥25)组:SF发生率为69%,SF组ΔCP比OHA组低,无显著性差异.SF组病程比OHA组病程长(P<0.05).④ΔCP与BMI、TG呈正相关(r=0.33,P=0.001;r=0.33,P=0.001),与病程呈负相关(r=-0.31,P=0.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病程对ΔCP影响较大.表明肥胖的2型糖尿病在疾病的早几年比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存在明显高胰岛素血症.内源性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主要与病程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影响因素 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刺激试验 内源性胰岛β细胞 分泌功能 口服降糖继发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枝优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7期611-612,共2页
口服降糖药按化学结构及作用机制分为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药、胰岛素增敏药、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药、醛糖还原酶抑制药等。通过对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评述,旨在为临床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口服降糖 磺脲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曾龙驿 穆攀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1333-1335,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口服降糖 的治疗 根治 暂时 患病率 改变 生活水平 增加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及其合理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口服降糖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内分泌疾病 体内 降糖 合理选择 个体差异 不同类型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曲格列酮的核磁共振谱学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建元 王恩思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5,共3页
利用NMR,IR,UV及MS等实验技术研究了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的波谱学特征.结合DEPT谱及1H-1HCOSY,13C-1HHETCOSY,13C-1HLC-HETCOSY对曲格列酮的氢谱和碳谱进行完全归属.
关键词 降糖 核磁共振谱学 抗糖尿病 曲格列酮 结构表征 胰岛素增敏剂 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被引量:32
9
作者 章孟星 周英凤 +2 位作者 钟婕 李丽 丁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51,共13页
目的对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 目的对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或格列苯脲治疗GDM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间限定为从建库至2018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采用AMSTAR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资料并采用RevMan5软件定量合并分析其效应值,结局指标采用GRADE评价系统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3篇系统评价(包括31项RCT研究)。AMSTAR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的系统评价总体质量有待提高。主要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餐后血糖控制效果优于胰岛素,且二甲双胍组妊娠诱发性高血压发生倾向更低,孕妇入组后体重增加及妊娠时限均低于胰岛素组;同时,二甲双胍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更低,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入住ICU率均显著低于胰岛素组。格列苯脲血糖控制效果与胰岛素相当,但可能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也升高。GRADE评价结果显示:38个结局指标中,2项为高质量,13项为中等质量,14项为低质量,9项为极低质量,主要降级因素是研究的局限性和不精确性。结论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和格列苯脲具有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二甲双胍的餐后血糖控制效果甚至优于胰岛素治疗效果。尚无数据说明口服降糖药格列苯脲或二甲双胍对孕妇及胎儿的远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oha) 妊娠期糖尿病(GDM)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工具 GR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物应用分析
10
作者 娄月芬 董雅芬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119-121,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2—2014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及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3年中...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12—2014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及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3年中用药频度位居前列的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结论该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口服 分析 限定日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的微机管理
11
作者 郑惠芳 金霞明 程娟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8期501-50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口服降糖 微机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相生法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梓瑜 季黎明 +4 位作者 孟琼 张毅 汪海东 李华 李斯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66-2370,共5页
目的探讨金水相生法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在口服降糖药(除DDP-4抑制剂外)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组加用金水相生法,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 目的探讨金水相生法联合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在口服降糖药(除DDP-4抑制剂外)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组加用金水相生法,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HbA1C、FPG、2 hPG、lg HOM-IR)、FINS、TNF-α、IL-6、体质量、TC、TG、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血糖指标(HbA1C<7%时的lg HOM-IR)、TNF-α降低(P<0.05)。2组临床总有效率、FINS、IL-6、体质量、TC、TG、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水相生法联合口服降糖药可安全有效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指标及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相生法 口服降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罗齐对临床几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淡海丽 易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16-120,共5页
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药代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吉非罗齐是一个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而在临床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情况较多,所以吉非罗齐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后是否有相互作用也应该是临床医生的关注点。本文综述吉非罗齐对临... 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药代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热点。吉非罗齐是一个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而在临床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情况较多,所以吉非罗齐与口服降糖药合用后是否有相互作用也应该是临床医生的关注点。本文综述吉非罗齐对临床几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的药代学和药效学的影响,及从其机制上予以分析。吉非罗齐通过对CYP2C的抑制作用而明显影响口服降糖药的药代学及药效学,所以在临床上合用时需及时监测血糖的浓度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罗齐 口服降糖 CYP2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口服降糖药分类及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守奎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79-81,共3页
目前市面上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的地方。该文通过分类及临床应用评价归纳,以期指导临床合理规范使用口服降糖药。
关键词 口服降糖 物分类 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降糖药对心血管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口服降糖药对于心血管系统以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对于糖代谢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院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86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二甲双胍组患者的甘油... 目的研究并分析口服降糖药对于心血管系统以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对于糖代谢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院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86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二甲双胍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周醇、低密度脂蛋白、脑尿钠肽等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O,05);吡格列酮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脑尿钠肽指标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明显升高(P〈0.05);格列美脲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元明显变化(P〉0.05)。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双氢氯噻嗪组和美托洛尔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氨氯地平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明显降低(P〈0.05);氯沙坦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对于心血管系统以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对于糖代谢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临床医师应当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 心血管疾病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
16
作者 杨雨田 杨悦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5-207,共3页
观察中药治疗 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疗效。共观察 10 7例 ,对照组 30例 ,均口服达美康片 ,每次 16 0mg ,每日 2次 ;二甲双胍片每次 0 5 g ,每日 3次 ;拜糖平片每次 5 0mg ,每日 3次。治疗组 77例 ,在口服与对照组相... 观察中药治疗 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疗效。共观察 10 7例 ,对照组 30例 ,均口服达美康片 ,每次 16 0mg ,每日 2次 ;二甲双胍片每次 0 5 g ,每日 3次 ;拜糖平片每次 5 0mg ,每日 3次。治疗组 77例 ,在口服与对照组相同西药的同时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 ,分为 4型 :燥热型、阴虚型、气虚型及阳虚型 ,均服中药煎剂每日 1剂 ,疗程共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从平均 14 0mmol/L降至 8 4mmol/L ;胰岛素升高 ,从平均 3 7mu/L升至 10 0mu/L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 ,治疗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从临床症状看 ,治疗组主要症状好转率达 73% ;对照组不仅无好转 ,反而加重。结论 :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磺脲类降糖继发性失效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磺脲类口服降糖药Glipizide
17
作者 李岳林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4期31-31,共1页
Glipizidc系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化学结构为(N-[4-β-(5-甲基吡嗪-2-羧基酰胺-乙基-苯磺酰]-n-环已基脲)。由于环已基替代了脂族的一个侧链,并与甘氨酸结合,使其对胰岛β-细胞的亲和力增强100倍。该药于1971年在欧洲合成,适用于... Glipizidc系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化学结构为(N-[4-β-(5-甲基吡嗪-2-羧基酰胺-乙基-苯磺酰]-n-环已基脲)。由于环已基替代了脂族的一个侧链,并与甘氨酸结合,使其对胰岛β-细胞的亲和力增强100倍。该药于1971年在欧洲合成,适用于因饮食、锻炼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较氯磺苯脲、甲苯磺丁脲(D<sub>860</sub>)疗效更好,且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最近,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在美国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PIZIDE NIDDM 吡嗪 甲苯磺丁脲 心血管并发症 磺酰 口服降糖 化学结构 幼年型糖尿病 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18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67-4367,共1页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不仅推荐了心血管疾病(CV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用药原则和治疗目标,还对糖尿病合并CVD、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肾功能不...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强,不仅推荐了心血管疾病(CVD)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筛查流程、诊断标准、用药原则和治疗目标,还对糖尿病合并CVD、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提出了具体的治疗建议。糖尿病可显著增加CVD风险,荟萃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 A1c)〉5.0%的患者,Hb A1c每增加1.0%,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口服降糖 专家共识 肾功能不全 荟萃分析 双胍 治疗建议 大血管并发症 原则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07年口服降血糖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爱华 宗凯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的现状,为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宏观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7年口服降血糖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1:2服降血糖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α-葡萄... 目的了解临床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的现状,为药品研究、生产、流通和宏观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7年口服降血糖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1:2服降血糖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和磺酰脲类年销售金额连续3a处于前2位,双胍类药物用药频度最高。结论口服降血糖药应用较为合理,用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 口服 频度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美国医师协会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彦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9期52-57,共6页
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及安全性,提出了《2012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该指南)。该指南是通过对Medline、EMBASE检索到的及Cochrane Central进... 美国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依据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及安全性,提出了《2012口服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该指南)。该指南是通过对Medline、EMBASE检索到的及Cochrane Central进行过注册的,在1966~2010年进行的,以英文发表的控制研究进行分析制定的。在该指南中,对临床结局的评估包括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及致死率、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这一指南在证据选择及推荐方面遵循美国医师协会的指定系统进行。推荐1:口服降糖药应该在为控制高血糖所进行的生活方式调整已经到位的基础上给予。推荐2:对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单药二甲双胍进行血糖控制。推荐3:在生活方式调整及单药二甲双胍治疗失败的基础上,加用第二种口服降糖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治疗 降糖 型糖尿病 磺脲类 噻唑烷二酮 口服降糖 临床实践指南 口服物治疗 医师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