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者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文敬 李卿姬 +3 位作者 李素香 金贞淳 张锦珊 郑月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观察145例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OG IRT)受试者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分析145例受试者OG IRT结果,比较正常糖耐量组(NGT组)、葡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受试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胰岛素分... 目的观察145例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OG IRT)受试者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分析145例受试者OG IRT结果,比较正常糖耐量组(NGT组)、葡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2型糖尿病组(T2DM组)受试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和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评价〕及胰岛素敏感性〔采用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评价〕。结果 NGT组、IGR组、T2DM组FPG水平依次升高,ΔI30/ΔG30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FINS显著高于NGT组(P<0.05)。NGT组、IGR组的HOMA-β显著高于T2DM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R组、T2DM组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IAI显著低于NGT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从NGT到IGR,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从IGR到T2DM,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糖尿病 2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文伟 魏丽琴 +3 位作者 孙丽娟 侯杰 任磊 周雪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38例,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T2DMA类(空腹胰岛素值低于正常,餐后释放反应低、峰时延... 目的:探讨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T2DM患者138例,依据空腹胰岛素水平分为T2DMA类(空腹胰岛素值低于正常,餐后释放反应低、峰时延迟)59例,T2DM B类(空腹胰岛素值正常或高于正常值,餐后释放反应高、峰时延迟)79例,另选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服药(口服25%葡萄糖溶液300 mL)后不同时间血糖、胰岛素及空腹IGF-Ⅰ水平。结果:T2DM A类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低,服药后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胰岛素水平降低(P<0.05),服药后胰岛素峰值也较低(P<0.05),高峰值后延30~60 min,180 min仍保持较高值(P<0.05),其IGF-Ⅰ低于对照组和T2DM B类患者(P<0.05);T2DM B类患者空腹胰岛素值高于正常对照组,服药后高峰出现较晚,后延60~120 min,峰值与对照组接近(P>0.05),180 min时仍保持较高值,其IGF-Ⅰ高于对照组和T2DM A类患者(P<0.05)。结论:IRT及IGF-Ⅰ能较好地反映人体内降糖途径的功能状况,两者结合分析对于T2DM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腰高比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钱蕾行 付真真 +2 位作者 蒋琬姿 周红文 王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验证腰高比在评估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154例受试者,检测空腹血脂谱及其他重要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并计算葡萄糖代谢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 目的: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验证腰高比在评估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154例受试者,检测空腹血脂谱及其他重要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并计算葡萄糖代谢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及HOMA指数。比较各指数预测评估受试者胰岛素抵抗的能力。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高比(r=-0.730,P<0.001)、腰臀比(r=-0.651,P<0.001)、BMI指数(r=-0.717,P<0.001)、腰围(r=-0.716,P<0.001)均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得葡萄糖代谢率显著相关。以葡萄糖代谢率为标准绘制ROC曲线,不同指数曲线下面积为HOMA-IR(0.860)>腰高比(0.850)>BMI(0.846)>腰围(0.837)>腰臀比(0.749)。腰高比诊断胰岛素抵抗的最佳值为0.56,此值在ROC曲线中对应了最高的灵敏度(93.9%)和特异度(66.7%)。结论:腰高比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得的葡萄糖代谢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相较于BMI、腰围、腰臀比等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是较好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简易指数,可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大型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试验 胰岛素抵抗 腰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廖世波 吴敏 +7 位作者 黄淑玉 邹毅 晏益民 朱钊 黄高 李玲 向成 祝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2-829,共8页
背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T2DM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t_(max))的影响因素... 背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其可能是T2DM患者餐后高血糖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T2DM患者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t_(max))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490例,根据t_(max)将患者分为3组:短t_(max)组(t_(max)≤90 min,n=159)、中t_(max)组(90 min<t_(max)≤135 min,n=169)及长t_(max)组(135 min<t_(max)≤_(180min),n=162)。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酮体、血常规及生化全套,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测量空腹血糖(FPG,G0 min)、空腹胰岛素(FINS,I_(0min))及试验后30、60、120、_(180min)血糖(G_(30min)、G_(60min)、G_(120min)、G_(180min))及胰岛素(G_(30min)、G_(60min)、G_(120min)、G_(180min))水平。记录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峰值(I_(max))及t_(max)。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OGTT和IRT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t_(max)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病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G0 min、G_(120min)、G_(180min)、I_(60min)、I_(120min)、I_(180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t_(max)组、长t_(max)组男性与女性之比小于短t_(max)组(P<0.016 7);长t_(max)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短t_(max)组,中t_(max)组病程短于短t_(max)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短t_(max)组(P<0.05)。长t_(max)组患者G_(120min)、G_(180min)水平高于短t_(max)组,G0 min、G_(120min)、G_(180min)水平高于中t_(max)组(P<0.05);长t_(max)组I_(60min)水平低于短t_(max)组和中t_(max)组,I_(120min)、I_(180min)水平高于短t_(max)组(P<0.05);中t_(max)组I_(120min)、I_(180min)水平高于短t_(max)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_(120min)水平高是T2DM患者t_(max)延迟的危险因素,G0 min水平高和病程长是T2DM患者t_(max)延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G_(120min)水平高是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斯华 金文胜 林延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血糖水平对由血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124例2型糖尿病在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24h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血糖水平对由血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124例2型糖尿病在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24h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空腹和餐后血糖的高低、峰值血糖的时相、血糖峰基比等对基础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空腹血糖与IRT 5个时间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峰值水平(Imax)和峰基比(M/Bi)都有明显负相关;OGTT负荷后血糖与IRT的刺激后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所有5点血糖及峰值血糖与1、2 h、峰值胰岛素水平和M/Bi呈负相关.但血糖峰基比(M/Bg)和5点胰岛素和Imax呈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1/L者,其IRT的最高胰岛素浓度及峰基比仅为小于11.1 mmo1/L的1/3(P<0.01);峰值血糖大于16.7 mmol/L者的Imax和M/Bi不足小于16.7 mmo1/L者的1/2(P<0.01~0.05);血糖峰基比大于两者Imax和M/Bi明显高于较小者(P<0.01);峰值血糖时相越延迟,Imax和M/Bi就越低.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糖(基础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对由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空腹血糖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早期糖尿病筛查及转归的预测研究
6
作者 蔡金梅 顾刘宝 +2 位作者 赖滨 丁国宪 刘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并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糖尿病(DM)组(52.0±10.9vs65.1±14.3,P<0.05);与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IGT组患者及DM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I0,120)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NGT vs IFG:92.0±22.3vs69.1±22.0;NGT vs IGT:92.0±22.3vs64.7±13.1;NGT vs DM92.0±22.3vs28.5±8.2,P<0.05);IGT组患者较IFG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更明显(IFG vs IGT69.1±22.0vs64.7±13.1,P<0.05);胰岛素生成指数(IGI)IGT组明显高于IFG组(IFG vs IGT:1.69±0.80vs1.90±1.20,P<0.05);与NGT组相比,IFG组及DM组胰岛素早期相分泌(EPIR)明显降低(NGT vs IFG1stPH:243.9±173.5vs124.2±110.2,2ndPH:99.2±33.5vs62.6±37.4;NGT vs DM1stPH:243.9±173.5vs136.7±123.2,2ndPH:99.2±33.5vs38.8±33.3,P<0.05);且IGT组高于IFG组(IFG vs IGT1stPH:124.2±110.2vs200.4±186.3,P<0.05)。结论:IFG患者与IGT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部分患者在正常葡萄糖耐量(NGT)时已经存在β细胞功能受损,OGTT检查对于揭示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早期筛查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敏感性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正常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金京姬 许玉子 孙明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101-4103,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β细胞功能,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A组和B组各6例葡萄糖利用率(M)。结果 B组空腹血糖(FP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g)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FINS)、AUCins增多(P<0.01)。B组ΔI30/ΔG30及HOMA-β较A组增加(P<0.01),HOMA-IR亦增加(P<0.01),IA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6例M(7.3±0.4)mg.kg-1.min-1较A组6例M(9.5±0.5)mg.kg-1.min-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T人群中部分已经存在明显的IR和β细胞功能代偿性分泌增加,2型糖尿病(T2DM)的预防工作应从NGT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糖耐量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胰岛素抵抗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5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廖世波 黄淑玉 +8 位作者 邹毅 吴敏 晏益民 朱钊 曾荣 胡佳 李玲 黄高 向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3200-3206,共7页
背景血糖的急剧变化会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血糖变化速率的关注度仍待加强。研究血糖变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糖尿病合并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 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 背景血糖的急剧变化会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血糖变化速率的关注度仍待加强。研究血糖变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对糖尿病合并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75 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4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337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血常规、生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IRT)结果,记录OGTT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峰值(Gmax)、达峰时间(Tmax),计算糖负荷后血糖升高平均速率(Vmean)。记录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Vmean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低Vmean组(n=112)、中Vmean组(n=112)和高Vmean组(n=113),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初诊T2DM患者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Vmean不同水平组患者年龄、HbA1c、G120、I120、△I30/△G30、HOMA-β、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及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mean与HbA1c、G120呈正相关,与年龄、I120、△I30/△G30、HOMA-β呈负相关(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I30/△G30[OR=0.758,95%CI(0.662,0.867)]和增龄[OR=0.966,95%CI(0.949,0.984)]是Vmean延缓的保护因素;高HbA1c[OR=1.138,95%CI(1.011,1.280)]是Vmean延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I30/△G30、增龄及高HbA1c是初诊T2DM患者75 g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速率的影响因素,应当将改善胰岛β细胞早相分泌功能、控制HbA1c达标作为延缓初诊T2DM患者糖负荷后血糖急剧升高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急性高血糖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葡萄糖代谢率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建红 黎锋 +2 位作者 刘天 麦伟华 郎江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浓度及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M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口服,3次/d,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重复检测M、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与leptin浓度等。结果①MS组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FINS及甘油三酯(TG)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稳态时(120~150 min),MS组的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浆resis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MS组的血浆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dipon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治疗12周后,MS组的BMI、WC、FINS、FPG及2h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胆固醇(TC)、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显著性变化。③治疗前后M分别为(4.01±1.29)和(6.53±1.15)mg·kg-1·min-1,治疗12周后,MS组M明显升高(P〈0.05)。④治疗前后MS组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轻MS患者的IR,其机制可能与体重减轻及leptin抵抗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 葡萄糖代谢率 二甲双胍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而不是骨骼肌的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水青 洪真真 +3 位作者 陈红梅 林锦信 邝建 李延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61-1466,共6页
目的在不同糖耐量状态的肥胖人群中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肪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探讨异位脂肪沉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6例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非肥胖组(10例)、NGT-肥胖... 目的在不同糖耐量状态的肥胖人群中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肪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探讨异位脂肪沉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6例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非肥胖组(10例)、NGT-肥胖组(9例)和糖耐量异常(IGT)-肥胖组(7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磁共振质谱法(1HMRS)定量测定肝脏和骨骼肌脂肪含量,并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等检测。采用线性相关及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胰岛素抵抗与异位脂肪沉积的相关性及主要相关因素。结果 IGT-肥胖组、NGT-肥胖组和NGT-非肥胖组葡萄糖输注率(GIR,M值)分别为3.95±1.66、6.14±1.90、8.78±2.46 mg/(kg·min),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T-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最低。3组间肝脏脂肪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5.23±3.09)%、(6.25±0.38)%、(1.89±0.90)%,P<0.05,IGT-肥胖组肝脏脂肪含量最高。3组胫骨前肌肌细胞内脂肪含量分别为1.54±0.66、2.69±0.95、2.61±1.45 mmol/kg,IGT-肥胖组和NGT-肥胖组较NGT-非肥胖组显著增高(P<0.05)。全研究组相关分析提示肝脏脂肪含量与M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5,P<0.01)而与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存在正相关(r=0.708,P<0.01)。但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IMCL/肌细胞外脂肪含量与M值、HOMAβ均无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脏脂肪含量是胰岛素敏感性(M值)独立危险因素(Y=-30.562X+9.007,R^2=0.717,P<0.01)。结论肝脏脂肪含量而不是骨骼肌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脂肪沉积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 磁共振质子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涛 田浩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Banting和Best成功提取出胰岛素,并首次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开创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先河,使20世纪初的绝症之一———糖尿病,变成了可治之病。Banting等为此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关键词 胰岛素 治疗观念 胰岛β细胞功能 口服药物 DCCT 分泌指数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中效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空腹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尿酸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帅 付真真 +5 位作者 郭雯 叶静雅 叶绚 耿小媚 赵晨曦 周红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纳入患者108例,根据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糖调节组(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NGR... 目的: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纳入患者108例,根据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正常糖调节组(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NGR)66例及糖调节受损组(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42例,分别检测2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所有患者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胰岛素敏感性以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表示。结果:IGR组体重指数(BMI)、腰围(W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SUA水平均高于NGR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GIR低于NGR组(P<0.05)。在相关性分析中,IGR组BMI、WC、SUA均与GIR呈负相关。将患者根据SUA水平三分位间距分为3组,GIR随着SU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水平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OR=1.008,95%CI:1.004~1.013,P<0.001]。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SUA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尿酸水平越高,胰岛素敏感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尿酸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探索生品黑豆、淡豆豉对二肽基肽酶-4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晶 黄文娟 +3 位作者 卢军 张彦 范芳芳 赵生俊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0-74,80,共6页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 目的:比较生品黑豆、淡豆豉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二肽基肽酶-4(DPP-4)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低剂量组、生品黑豆中剂量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低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给药期间监测动物血糖变化情况,采用酶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DPP-4活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水平。结果:药物干预期间,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血糖下降最为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淡豆豉中剂量组中仅HDL-C水平相对升高,淡豆豉高剂量组中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生品黑豆高剂量组、淡豆豉中剂量组、淡豆豉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DPP-Ⅳ活性抑制率均有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和淡豆豉高剂量组GLP-1、GIP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淡豆豉提取物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对2型糖尿病小鼠DPP-4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可以提高GLP-1、GI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生品黑豆 二肽基肽酶-4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2型糖尿病小鼠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胰岛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被引量:7
14
作者 鞠海兵 王力 +4 位作者 舒子正 胡灯明 朱姿英 沈菲菲 杨举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1-72,i00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胰导管逆行灌注Hanks液分离成年大鼠胰岛,Ⅴ型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 4 0 0纯化胰岛。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活性和纯度,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功... 目的 探讨大鼠胰岛细胞分离纯化和培养的方法。方法 采用胰导管逆行灌注Hanks液分离成年大鼠胰岛,Ⅴ型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Ficoll 4 0 0纯化胰岛。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活性和纯度,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功能。结果 胰岛细胞的收获量为5 4 0±15 0个胰岛 胰腺,活性>90 % ,纯度>90 % ,高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为低糖刺激的2倍多。结论 胰导管灌注Hanks液,Ⅴ型胶原酶消化和不连续密度梯度葡聚糖纯化胰岛,可以获取数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分离纯化 培养 胰岛素释放试验 Ⅴ型胶原 密度梯度 成年大鼠 逆行灌注 染色检测 胰岛功能 高糖刺激 导管灌注 酶消化 双硫腙 台盼蓝 葡萄糖 收获量 释放 葡聚糖 纯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家系中正常糖耐量一级亲属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明 胡耀敏 +3 位作者 滕香宇 陈雅文 黄融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T2DM一级亲属组,n=94)和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9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家系一级亲属中糖耐量正常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方法选择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T2DM一级亲属组,n=94)和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耐量正常者(正常对照组,n=9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血清胰岛素释放试验分别测算全身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Matsuda)]及餐后30min和总体胰岛素释放指数(IGI30和IGI);进一步推算得到葡萄糖处置指数(DI),包括DI30[ISI(Matsuda)×IGI30]和DI[ISI(Matsuda)×IGI],以评估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早期和总体状况。结果 T2DM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的ISI(Matsuda)分别为107.39±41.88和105.18±44.18,DI分别为631.04±179.25和665.66±230.71,两组间ISI(Matsuda)和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一级亲属组DI3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248.44±894.41和1558.35±1015.66(P<0.05)。结论对于T2DM家系中正常糖耐量的一级亲属个体,在胰岛素敏感性并未降低的情况下,胰岛β细胞已存在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级亲属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新型降糖多肽ODA的设计及其口服降糖活性
16
作者 安东贤 姚文兵 +1 位作者 高向东 田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1-518,共8页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能通过血糖依赖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其特异性结合受体GLP-1R和GIP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良好靶点。以本实验室前期设计的口服降糖多肽OHP2为基础,设计了可口...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GIP)能通过血糖依赖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其特异性结合受体GLP-1R和GIP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良好靶点。以本实验室前期设计的口服降糖多肽OHP2为基础,设计了可口服的新型降糖多肽——ODA。ODA较OHP2的亲脂性提高,在Caco-2细胞中的胞吞能力及跨细胞转运能力更强。ODA保留了OHP2对GLP-1R的激活能力,增强了与GIPR的结合能力。口服低剂量ODA(0.53 mg/kg)即可达到与口服OHP2(1.06 mg/kg)相当的降糖水平。研究结果显示,ODA是治疗2型糖尿病极具潜力的口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促胰岛素分泌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多肽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鱼腥草合剂对db/db小鼠糖尿病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房芸 王海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87-790,I0001,共5页
目的:比较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以及完整成分对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只db/m小鼠为正常组;4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挥发油组以及... 目的:比较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以及完整成分对db/db小鼠肾损伤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只db/m小鼠为正常组;48只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复方鱼腥草合剂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挥发油组以及完整成分组,每组8只,给药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以及血糖,8周后检测小鼠血糖、肾功能指标及肾脏指数,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TGF-β1、FN、GLP-1、GIP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醇提物、挥发油、完整成分组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BUN、Scr水平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GF-β1,FN,GIP水平降低(P<0.05),GLP-1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病理改善明显,且以完整成分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复方鱼腥草合剂对糖尿病所致肾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FN水平,减少ECM沉积,调节GLP-1、GIP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腥草合剂 肾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女性Botnia钳夹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庆丰 李启富 +3 位作者 白晓苏 冯静 黄健康 刘秀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糖钳夹术进行比较.结果:Botnia钳夹术与常规正糖钳夹术稳态期(150~180 min)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3.11±1.71)mg/(kg·min)和(13.34±1.41)mg/(kg·min),P>0.05;稳态期血糖浓度分别为(5.14±0.12)mmol/L和(5.15±0.14)mmol/L,P>0.05.结论:IVGTT并不影响随后正糖钳夹术中稳态葡萄糖代谢率.Botnia钳夹术可同时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术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49-350,共2页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3个生活小区的成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此次调查实际人数为2932人,其中有效资料份数为2891份,有...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3个生活小区的成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此次调查实际人数为2932人,其中有效资料份数为2891份,有效率98.60%。标化后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0.95%(男12.02%,女9.86%)。标化后的肥胖现患率为3.23%(男3.05%,女3.42%),超重现患率为19.55%(男24.42%,女16.50%)。不同B M I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χ2=113.36,P<0.01)。随着B M 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有651人做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B M I≥24葡萄糖耐量异常患病率为11.43%(32/280),高于B M I<24葡萄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犤6.74%(25/371)犦(χ2=4.39,P<0.05);有高血压者葡萄糖耐量异常患病率为16.38%(19/116),高于无高血压者葡萄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犤7.10%(38/535)犦(χ2=10.27,P<0.005)。结论:超重、肥胖组的葡萄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及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非肥胖组。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胰岛素抵抗,去除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因素,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抵抗 肥胖的关系 高血压者 成人 葡萄糖耐量异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心脑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促胰素与骨代谢 被引量:1
20
作者 鲍洁 金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521-524,共4页
机体内不断进行着骨代谢转换。凡是能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的因素均能使骨密度(BMD)下降,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OP)。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内分泌的肠促胰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对骨代谢转换过程也具有良好的调节... 机体内不断进行着骨代谢转换。凡是能增加骨吸收、减少骨生成的因素均能使骨密度(BMD)下降,进而发生骨质疏松症(OP)。最新研究发现,人体胃肠道内分泌的肠促胰素,不仅能促进胰岛素释放、调节血糖代谢,对骨代谢转换过程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这类肠促胰素包括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它们对骨代谢的作用主要通过相应的受体来完成,达到调节钙平衡、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凋亡、影响其他骨代谢生化指标等目的。其中,GIP、GLP-1均有减少骨吸收和增加骨生成的双相调节作用,而GLP-2仅能抑制骨的吸收,而不影响骨的生成。肠促胰素的这些特性,将为骨质疏松现有的治疗模式发展出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 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胰高血糖素样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