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应用口服复方中药消除CBA联赛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东 李骁君 +3 位作者 郑鑫 魏爽 胡斌 孟先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8-49,共2页
CBA联赛中,运动员口服复方中药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联赛开始两个月后,血红蛋白含量基本不变,而对照组较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联赛中,大强度训练后次日,通过指标观察,实验组的血尿素含量基本恢复而对照组有较大幅度上升(... CBA联赛中,运动员口服复方中药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联赛开始两个月后,血红蛋白含量基本不变,而对照组较两个月前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联赛中,大强度训练后次日,通过指标观察,实验组的血尿素含量基本恢复而对照组有较大幅度上升(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次日晨,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和尿蛋白含量的恢复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复方中药 CBA联赛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 运动员 运动性疲劳 尿蛋白 血清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口服制剂肠吸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悦 马丽霞 +4 位作者 陈军 董洁 顾薇 潘金火 严国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26-2130,共5页
中药口服制剂的生物效应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外,体内吸收代谢等过程也是重要因素。口服制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中药复方的肠吸收研究方法较多,依据其特征总体可分为体内法、在体法、体外法,但中药肠吸收评价方法仍... 中药口服制剂的生物效应影响因素众多,除了具有复杂的化学成分外,体内吸收代谢等过程也是重要因素。口服制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中药复方的肠吸收研究方法较多,依据其特征总体可分为体内法、在体法、体外法,但中药肠吸收评价方法仍以单一或多种化学成分为指标进行评价。本文总结了目前用于中药复方制剂肠吸收评价的方法,展望了从整体观出发以生物效应为指标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体内外整体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口服制剂 肠吸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对小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炅然 严作廷 +4 位作者 尚若峰 崔颖 叶得河 薄永恒 王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337-14339,共3页
[目的]观察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复方中药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能显著抑制... [目的]观察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复方中药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中药口服液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38.56%和20.02%;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纸片肉芽肿的作用。[结论]提示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 抗炎作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口服液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月月 林树乾 +4 位作者 王林 张天莲 殷斌 杨世发 黄中利 《家禽科学》 2023年第10期6-11,共6页
为探究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依据清热燥湿止痢、清热泻火健脾止痢、清热燥湿凉血止痢和清热泻火凉血止痢的原则自拟4个组方,同时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白头翁汤作为阳性药物,煎煮法获得药液,分别进行了体外、体内抗菌效... 为探究复方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依据清热燥湿止痢、清热泻火健脾止痢、清热燥湿凉血止痢和清热泻火凉血止痢的原则自拟4个组方,同时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白头翁汤作为阳性药物,煎煮法获得药液,分别进行了体外、体内抗菌效果的试验。根据鸡群感染大肠杆菌后的死亡时间、肝周炎和心包炎率等指标评价其对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四个组方体内外对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清热泻火凉血止痢与清热燥湿凉血止痢组方的体外抑菌效果较好;清热泻火凉血止痢组方的预防效果最好,清热燥湿凉血止痢和清热泻火凉血止痢的治疗效果均较好。综合以上结果,以生石膏、千里光等为主要成分的清热泻火凉血止痢方剂具有较好的降低体温和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效果,可在临床生产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复方中药口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口服液防治鸭病毒性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步彩 周广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4-325,共2页
为了检测中药复方口服液抗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效果,将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制作疾病动物模型。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西药预防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于7日龄、中药... 为了检测中药复方口服液抗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效果,将无病毒性肝炎母源抗体的雏鸭于7日龄接种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制作疾病动物模型。试验动物随机分为中药预防组、中药治疗组、西药预防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于7日龄、中药治疗组于10日龄口服中药复方口服液;西药预防组于7日龄、西药治疗组于10日龄口服西药金刚烷胺。试验结果表明:与开始治疗时间相对应,中药预防组与中药治疗组存活率分别为93.33%、86.67%;西药预防组与西药治疗组存活率分别达76.67%、70%;中药预防组、治疗组与对应的西药预防组、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药预防组、治疗组2个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中药预防组优于中药治疗组,中药复方口服液对鸭病毒性肝炎预防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口服 预防 治疗 鸭病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腹泻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兰新财 叶志惠 +2 位作者 赵丽丽 姜正前 吴叶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55-56,共2页
目的:以仔猪为靶动物,考察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未吮初乳的新生仔猪用PEDV(小肠及内容物)灌胃攻毒,制造仔猪病理模型,出现典型腹泻症状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试验处理仔猪精神、呕吐、腹泻、... 目的:以仔猪为靶动物,考察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未吮初乳的新生仔猪用PEDV(小肠及内容物)灌胃攻毒,制造仔猪病理模型,出现典型腹泻症状后灌服复方中药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试验处理仔猪精神、呕吐、腹泻、死亡情况以及病理解剖特征。结果:仔猪用病料攻毒后18 h出现腹泻;复方中药口服液治疗48 h后,腹泻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复方中药口服液对仔猪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小肠以及肝、胆的保护作用,作用机理明确,临床疗效确切,可望为高死亡率吮乳仔猪腹泻的防控提供新的途经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口服 仔猪 腹泻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雏痢净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7
作者 杨莹莹 林伟欣 张璐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9期44-51,共8页
建立治疗雏鸡白痢的中药复方口服液加味雏痢净的制备工艺。以加水倍数、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连翘酯苷A的总含量和浸出物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该口服液的制备... 建立治疗雏鸡白痢的中药复方口服液加味雏痢净的制备工艺。以加水倍数、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连翘酯苷A的总含量和浸出物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该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加味雏痢净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加水倍数为12倍,煎煮次数2次,煎煮时间1 h,在此条件下三次验证试验表明黄芩苷和连翘酯苷A总含量可达5.53 mg·mL^(-1),浸出物为15.89%,综合评分93.76分。该方法优化的工艺稳定可靠,科学可行,可为加味雏痢净口服液的工艺研究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雏鸡白痢 中药复方口服 响应面试验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