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陆路边境口岸文化功能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丽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8,共5页
陆路边境口岸作为我国与毗邻国家密切联系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发挥着政治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诸多功能。学界以往对口岸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与经济功能方面,对口岸文化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非常... 陆路边境口岸作为我国与毗邻国家密切联系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发挥着政治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诸多功能。学界以往对口岸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与经济功能方面,对口岸文化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对口岸功能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结合口岸发展实际,重新审视口岸功能特别是文化功能对富边、固边、民族融合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从几个方面提出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体系的构建框架及口岸功能发挥的相关创新性政策,同时探索口岸文化试验区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以期从口岸文化功能建设方面为国家沿边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陆路边境地区 口岸功能 口岸文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印象:广州外销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4
2
作者 殷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
18世纪中叶,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外销画作为一种采用西方画技展现中国社会各场域的纪实性绘画形式应时而生,这种全景式的图像资料成为西人理解中国的视觉蓝本。尽管外销画本身存在程式化创作、对西式画技的过度效仿以及西人订制的问题... 18世纪中叶,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外销画作为一种采用西方画技展现中国社会各场域的纪实性绘画形式应时而生,这种全景式的图像资料成为西人理解中国的视觉蓝本。尽管外销画本身存在程式化创作、对西式画技的过度效仿以及西人订制的问题,然而有限的偏差不足以影响外销画的整体写实性。开放包容的广州口岸文化更赋予外销画创作者运用直白通俗的视觉图像实现跨文化语境的交流,建构起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深入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画 口岸文化 中国形象 他者一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