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合同法上的口头证据规则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志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34-41,共8页
口头证据规则仅适用于整合合同确认之后,表明在整合合同之前或与之同时的口头证据不得与合同相抵触,也不得补充完全整合合同。口头证据规则排除了对事实的证明,是合同实体法规则,而不是证据法规则。口头证据规则的目的在于确定整合合同... 口头证据规则仅适用于整合合同确认之后,表明在整合合同之前或与之同时的口头证据不得与合同相抵触,也不得补充完全整合合同。口头证据规则排除了对事实的证明,是合同实体法规则,而不是证据法规则。口头证据规则的目的在于确定整合合同中当事人意思的法律效力,它的适用限制是因为超出了它的目的范围。口头证据规则有利于激励当事人协商整合合同,有助于减少诉讼成本,我国民法典应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证据规则 整合合同 实体法 合同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合同解释的历史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崔建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审视缔约过程,甄别、筛选出形成合同条款的意思表示,乃历史解释以及有关解释的原则亦为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借鉴口头证据规则,确定哪些意思表示属于合同内容,历史解释方法可以发挥作用。对于"简"的合同,历史解释方法发挥的... 审视缔约过程,甄别、筛选出形成合同条款的意思表示,乃历史解释以及有关解释的原则亦为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借鉴口头证据规则,确定哪些意思表示属于合同内容,历史解释方法可以发挥作用。对于"简"的合同,历史解释方法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没有运用的空间;对于"繁"的合同,历史解释方法则大有作为,可以参考留存的文件来解释正式合同文本中的合同条款。如果采取主观目的论,备忘录、意向书、初步协议以及其他口头的、书面的意思表示在解释合同时就必然受到重视,并将之纳入缔约人所示意思的范畴,而非解释者的意思。换言之,历史解释方法处于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与此有别,如果采取客观目的论,这些文件都被摄入解释者的脑海之中,经过酝酿、思虑,形成解释者被置于缔约人的地位时所表示的意思,再以缔约人赋予合同条款所含意思的面貌出现,于此场合,历史解释方法已经"变味"了,或者说作用已被弱化了。单独运用历史解释的方法存有风险,有必要联系文义解释、交易所处的环境、合同目的等因素,对合同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法律解释 合同解释 历史解释 周围情事 口头证据规则 意思表示 法律漏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