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中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价值的评定原则与保护的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联合国提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措施,并通过申报施行跨国的项目管理,提醒了各个国家对口头非物质遗产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对什么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已经日渐明确。但是,为了这一工作可持续地健... 联合国提出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措施,并通过申报施行跨国的项目管理,提醒了各个国家对口头非物质遗产的重视,激发了人们对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对什么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已经日渐明确。但是,为了这一工作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我们还应当进一步论证保护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意义,以及非物质遗产的价值论定和保护方法。这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评定原则 保护方法 文化保护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 被引量:8
2
作者 蔡琴 《中国博物馆》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遗产界扩大了文化遗产的概念,从有形遗产延伸到无形遗产(非物质遗产),使文化遗产的概念更加完整。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体制,并于2000年评选出包括我国昆曲在内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全面的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使无形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的工作视野。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之一的博物馆,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收藏品本身,而且包括了或通过有形的(物质的)方式或通过无形的(非物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整个文化遗产的信息体系和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物质遗产 人类口头遗产 无形文化遗产 保护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音高系统”:传统音乐风格的重要构成元素及其保护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7-54,161,共8页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 论文论述的"特定音高系统"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个乐种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特有音高,即每个律之间音程的具体音高;二是某个乐种的旋律进行中,围绕骨干音而生的装饰性、规律性音高群,这些在乐谱中一般没有记录或记明。作者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是判断某个乐种特点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某个乐种音乐风格的重要元素。另外,以此为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也应该通过测音等方式研究,使这些风格构成的重要元素以一定的形式明确体现出来,给予重点保护,以保持传统音乐的"原汁原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音高系统 律位 音乐风格 测音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动画电影中非遗元素表达的叙事与视觉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高幸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共7页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手工技艺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手工技艺等等。这些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背景,因此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记录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而以视听为主要形式的影视艺术,通过其天然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信息技术 物质文化遗产 影视艺术 非遗保护与传承 手工技艺 有效载体 视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朝戈金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共2页
1986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学刊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正式创刊,创刊人和主编是史诗理论大家弗里,口头传统研究从此有了一个国际性学术阵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 1986年,《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学刊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正式创刊,创刊人和主编是史诗理论大家弗里,口头传统研究从此有了一个国际性学术阵地。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五大领域中,“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是第一项,而且是统摄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和仪式等其他四大领域的首要领域。国际社会对口头传统重要性的认识,又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苏里大学 民俗学研究 口头传统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术阵地 五大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