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钱路兵
张梦蝶
杨斌
李宗波
-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院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西南山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9-33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213,31760210)
云南省基础研究重点项目(202101AS070009)
+1 种基金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重点项目(2018FG001-010)
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NWR-QNBJ-2018-131)。
-
文摘
口器是昆虫近距离感知的重要器官,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对发生于云南地区的短毛切梢小蠹成虫口器上的感器进行观察,并作了详细描述。短毛切梢小蠹口器由1个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1个下唇和1个舌组成,共有6类12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亚型)、刺形感器(3亚型)、锥形感器(2亚型)、末梢锥形感器(3亚型)、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分布于上颚、内颚叶、外颚叶上部及上唇;刺形感器则位于茎节、内颚叶、下唇、下颚须与下唇须的节间处;锥形感器1仅分布于下唇内侧,而锥形感器2和末梢锥形感器则呈聚集分布于下颚须和下唇须的端部,且感器末端均有微孔;腔锥形感器和指形感器仅着生于下颚须第3节侧面,但没有感器分布于舌表面。口器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均没有性二型现象,但末梢锥形感器3和指形感器的数量存在种内变异,前者有9~13个,后者有4~6个。研究结果将为探讨短毛切梢小蠹的寄主选择、取食与求偶行为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短毛切梢小蠹
成虫
口器感器
超微形态
扫描电镜
-
Keywords
Tomicus brevipilosus
adult
mouthpart sensilla
ultramorpholog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