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咽肌切迹与年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涂丽莉 王琴 徐胜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 研究器质性环咽肌压迹与老龄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和耻骨联合面形态学改变推算年龄的技术。结果  4 1例标本中 39例咽下部环咽后壁粘膜光滑 ,有两例环咽肌轻度的增厚 ,年龄均大于 6 0岁 ,但界限不清。结论 器质... 目的 研究器质性环咽肌压迹与老龄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和耻骨联合面形态学改变推算年龄的技术。结果  4 1例标本中 39例咽下部环咽后壁粘膜光滑 ,有两例环咽肌轻度的增厚 ,年龄均大于 6 0岁 ,但界限不清。结论 器质性环咽肌切迹可能是老龄化形态学改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失弛症/病理学 衰老 耻骨联合/解剖学和组织学 尸体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前庭导水管外口的解剖学测量
2
作者 庞刚 韩卉 +2 位作者 孟庆玲 胡玉婷 张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为耳外科、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内淋巴囊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肉眼和手术显微镜 (×16 )下观测 31例 (6 2侧 )正常国人干颅骨标本的前庭导水管(VA)外口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①VA外口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的中份 ,外... 目的 为耳外科、颅底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内淋巴囊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肉眼和手术显微镜 (×16 )下观测 31例 (6 2侧 )正常国人干颅骨标本的前庭导水管(VA)外口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①VA外口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的中份 ,外形多呈弧形 (5 9 6 8% ) ,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8 4 7± 3 4 2 )mm、(0 86± 0 36 )mm ;②VA外口与内耳门的平均间距为 (9 71± 1 38)mm ;③弓形下窝的出现率为5 4 84 %。结论 VA外口与毗邻结构有着稳定的解剖关系 ,可以作为手术时特定的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导水管 解剖学 测量 组织学 颅骨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
3
作者 仰鹏志 程宏伟 +4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王毅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结果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下斜坡的显露面积分别为(51.9±3.4)mm、(36.7±3.3)°、(490.1±227.2)mm2和(60.7±3.6)mm、(54.1±1.0)°、(745.7±315.8)m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腭入路较常规经口咽入路能够增加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神经导航辅助下使手术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口咽/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消化道形态学及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云 姜国良 郑家声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8-554,共7页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 采用大体解剖及光镜技术研究了牙鲆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牙鲆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幽门垂和直肠构成。牙鲆口咽腔较大 ,牙锥形 ,为颌齿 ,舌三角形 ,粘膜表面为复层扁平上皮 ;食道粘膜也衬着复层扁平上皮 ,在食道起始处存在少量味蕾和较多的杯状细胞。由食道到胃 ,杯状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肌肉也由横纹肌变成平滑肌。胃稍膨大 ,弯曲呈 J型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胃体和幽门部均有胃腺分布 ,尤以胃体处最多。小肠短 ,为体长的 1/ 2左右。小肠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 ,幽门垂 4个 ,无括约肌 ,组织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粘膜上皮中散布着较多的杯状细胞 ,环肌比较发达。牙鲆的消化道组织特点表明 ,其消化过程的特性就是食物停留胃内的时间较短 ,因而牙鲆的进食间隙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食道 小肠 幽门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上括约肌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涂丽莉 徐胜春 +1 位作者 刘业海 张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态,且内腔宽度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咽食管段内腔形态和宽度变化可能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解剖学和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