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口供补强规则
被引量:
4
1
作者
毛建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1,共4页
口供补强规则是现代证据法的基石。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刑事诉讼发现真实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证据立法的讨论和试点,证据规则亟待构建,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完善证据立法的关键。
关键词
口供补强规则
刑事诉讼法
人权保障
证据
被告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假供述的第二道防线:口供实质补强规则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昌盛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05-121,共17页
虚假供述一旦被采信,极有可能导致错案。近年来,我国先后通过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和修改刑诉法,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口供的证据规则。由于虚假供述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虚假供述的多样性,它们在整体上防范能力有限。以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防止虚...
虚假供述一旦被采信,极有可能导致错案。近年来,我国先后通过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和修改刑诉法,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口供的证据规则。由于虚假供述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虚假供述的多样性,它们在整体上防范能力有限。以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防止虚假供述在我国存在着现实困难和内在困境。同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相比,以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作为突破口不仅具有理论根据、比较优势,也具有现实根据。为切实防止虚假供述,必须要结合虚假供述的形成机制和真假供述的识别原理,参考其他国家的口供补强规则,分别从补强证据要求、待补强口供要求、补强对象和程度等方面使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经过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过滤后的任何口供,只有在特殊情节排除了诱供指供和案情泄露的前提下获得的,并得到了具有证据能力、证明力的被告人供述以外的独立证据或者新证据的印证,且供述中的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细节与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吻合一致,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供述
排除
规则
口供
实质
补强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采信口供的证据规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力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制约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其核心是确认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即该证据材料是否具备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历史上曾被奉为证据之王,至今仍受到司...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制约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其核心是确认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即该证据材料是否具备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历史上曾被奉为证据之王,至今仍受到司法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能力
补强
证据
口供补强规则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刑讯逼供
证据
规则
自由判断证据原则
真实性
基本人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证据裁判原则若干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
21
4
作者
陈光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共6页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诉讼证明方式的演进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和证据裁判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口供裁判、证据裁判精神体...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诉讼证明方式的演进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和证据裁判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口供裁判、证据裁判精神体现到证据裁判原则确立的漫长发展之路。在我国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要做到正确理解案件事实的内涵,有效解决证人出庭问题,进一步完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并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中国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裁判原则
证人出庭作证
口供补强规则
证明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口供补强规则
被引量:
4
1
作者
毛建平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1,共4页
文摘
口供补强规则是现代证据法的基石。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刑事诉讼发现真实和保障人权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证据立法的讨论和试点,证据规则亟待构建,确立口供补强规则是完善证据立法的关键。
关键词
口供补强规则
刑事诉讼法
人权保障
证据
被告人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假供述的第二道防线:口供实质补强规则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昌盛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05-121,共17页
基金
作者主持的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错案风险分配研究>(项目编号:12BFX059)
中国法学会2013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公诉案件无罪判决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LS2013C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虚假供述一旦被采信,极有可能导致错案。近年来,我国先后通过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和修改刑诉法,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口供的证据规则。由于虚假供述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和虚假供述的多样性,它们在整体上防范能力有限。以非法口供排除规则防止虚假供述在我国存在着现实困难和内在困境。同非法口供排除规则相比,以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作为突破口不仅具有理论根据、比较优势,也具有现实根据。为切实防止虚假供述,必须要结合虚假供述的形成机制和真假供述的识别原理,参考其他国家的口供补强规则,分别从补强证据要求、待补强口供要求、补强对象和程度等方面使口供补强规则实质化。经过非法口供排除规则过滤后的任何口供,只有在特殊情节排除了诱供指供和案情泄露的前提下获得的,并得到了具有证据能力、证明力的被告人供述以外的独立证据或者新证据的印证,且供述中的犯罪客观方面的特殊细节与证据所证明的事实基本吻合一致,才能作为证据使用。
关键词
虚假供述
排除
规则
口供
实质
补强
规则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采信口供的证据规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力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9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证据规则是指在诉讼证明过程中制约证据取舍和运用的法律规则,其核心是确认某一证据材料是否具备证据能力,即该证据材料是否具备作为诉讼证据的资格。口供,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在历史上曾被奉为证据之王,至今仍受到司法实际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1979...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证据能力
补强
证据
口供补强规则
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刑讯逼供
证据
规则
自由判断证据原则
真实性
基本人权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证据裁判原则若干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
21
4
作者
陈光中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共6页
文摘
证据裁判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诉讼证明方式的演进历经神明裁判、口供裁判和证据裁判三个阶段。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裁判原则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口供裁判、证据裁判精神体现到证据裁判原则确立的漫长发展之路。在我国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要做到正确理解案件事实的内涵,有效解决证人出庭问题,进一步完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并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作中国化解读。
关键词
证据裁判原则
证人出庭作证
口供补强规则
证明标准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口供补强规则
毛建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虚假供述的第二道防线:口供实质补强规则
李昌盛
《东方法学》
CSSCI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采信口供的证据规则
张力
《政法论丛》
CSSCI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证据裁判原则若干问题之探讨
陈光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