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供任意性法则的制度建构和运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余双彪 孙琴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9-144,共6页
确立口供任意性法则是防止刑讯逼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口供任意性法则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删除刑事诉讼法第118条关于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的内容。必须明确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界定... 确立口供任意性法则是防止刑讯逼供、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对口供任意性法则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删除刑事诉讼法第118条关于讯问时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的内容。必须明确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的界定,并对不具备任意性的口供自动排除和裁量排除的范围予以明确。强化口供任意性的权利保障,明确规定口供任意性的证明主体和证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 口供任意性 司法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宪法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范围考察——施梅伯案及其以后
2
作者 张薇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在美国,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状况始终与司法权的运作密切相关。通过1966年的施梅伯案,联邦最高法院历史性地将特权的适用范围限定在"证述或表达",从而明确认可一系列针对人身的强制取证行为。该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也在强制... 在美国,不自证己罪特权的适用状况始终与司法权的运作密切相关。通过1966年的施梅伯案,联邦最高法院历史性地将特权的适用范围限定在"证述或表达",从而明确认可一系列针对人身的强制取证行为。该标准一直沿用至今,但也在强制提交文件、强制取证过程中的附带陈述、强制精神病鉴定和制定法申报义务等案件中遭遇挑战,再起波澜。实践表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不自证己罪特权的司法适用有所保留,更多只是将其作为口供任意性的保障。关注不自证己罪特权在美国刑事司法的适用状况,会对我们理解《刑事诉讼法》关于"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自证己罪特权 适用范围 证述或表达 口供任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