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时间·仪式:传播形态与先秦口传文学体式的早期生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海霞 耿战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在中国早期口传文学的传播形态中,对于空间、时间因素的重视,是为了保证历史文化记忆传播的有效性与长久性,这也决定了文学体式的内在结构与叙事形态的生成。而之后的诗乐舞一体的多维艺术形态,以及仪式活动举行的典型场景,在为历史文... 在中国早期口传文学的传播形态中,对于空间、时间因素的重视,是为了保证历史文化记忆传播的有效性与长久性,这也决定了文学体式的内在结构与叙事形态的生成。而之后的诗乐舞一体的多维艺术形态,以及仪式活动举行的典型场景,在为历史文化记忆传播提供更为优越保证的同时,也使得文学作品形成了特定的表述方式与审美趣味。先秦文学发展过程中,正是传播机制与形态的变换,对文学体式产生着变革的要求,并最终决定了文学作品呈现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口传形态 文学体式 先秦 诗乐舞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