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1
作者
伍新和
林良彪
张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识别模式。通过不同地震属性的对比分析及钻井验证,反映高阶统计量分析技术对地震反射波形变化更具有敏感性,能够对砂体性质进行刻画。其中扭度属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变化,进而可以对新场地区T3x4-9砂组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砾岩叠置河道进行刻画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形分析
地震沉积学
沉积微相
叠置水下分流河道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9
1
作者
伍新和
林良彪
张玺华
机构
中国地调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02-004)
文摘
地震沉积学研究中仍缺乏对地质体性质及非均质性刻画的有效技术手段。针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以地震沉积学为主体思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及井-震标定,建立了T3x4-9砂组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识别模式。通过不同地震属性的对比分析及钻井验证,反映高阶统计量分析技术对地震反射波形变化更具有敏感性,能够对砂体性质进行刻画。其中扭度属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沉积微相的地震波形变化,进而可以对新场地区T3x4-9砂组有利于储层发育的砂砾岩叠置河道进行刻画和预测。
关键词
地震波形分析
地震沉积学
沉积微相
叠置水下分流河道
川西
Keywords
seismic waveform analysis
seismic sedimentology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distributary channel
West Sichuan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波形分析技术在川西新场地区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伍新和
林良彪
张玺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