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学信息复合叠置分析对煤层底板突水的预测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和生 薛光武 +2 位作者 石秀伟 刘鸿福 胡耀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0-1104,共5页
分析了影响矿井承压突水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置法原理,并建立了突水预测流程,以此为基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地质构造、含水层富水性及渗透性、水压、隔水层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科学的量化,利用多因素... 分析了影响矿井承压突水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置法原理,并建立了突水预测流程,以此为基础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地质构造、含水层富水性及渗透性、水压、隔水层厚度等因素进行了科学的量化,利用多因素地学信息空间复合叠置方法,建立了太原东山煤矿矿井承压水的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利用Spatial analyst工具获得突水指数,获取了东山煤矿15号煤层的突水判别模式,以4个突水主要控制因素为前提得出了突水灾害的分区划分指标,并根据东山煤矿15号煤层底板的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数据,对其底板承压突水进行了预测预报,获取了有效的突水分区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学信息 叠置分析 承压突水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中空间数据叠置分析的优化算法设计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鲁群 邓敏 +1 位作者 刘冰 李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62-64,共3页
叠置分析是GIS进行空间分析时常用的一种空间操作。由于空间数据量较大 ,如何快速准确地完成空间叠值分析运算是GIS系统中比较关键的技术。本文分别针对矢量和栅格数据叠值运算分析 。
关键词 GIS 空间数据 叠置分析 优化算法 矢量 栅格 地理信息系统 算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胜 潘懋 王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二维GIS系统中经常需要对图层中的多边形进行叠置分析,为了有效地分析不同系统提供的多边形图层数据,论文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中表示多边形图层的两种数据结构——简单数据结构和拓扑数据结构,以及分别适用于这两种情况的多边形叠置算... 在二维GIS系统中经常需要对图层中的多边形进行叠置分析,为了有效地分析不同系统提供的多边形图层数据,论文研究了地理信息系统中表示多边形图层的两种数据结构——简单数据结构和拓扑数据结构,以及分别适用于这两种情况的多边形叠置算法。拓扑数据结构下的算法现在已经很成熟,论文重点介绍简单数据结构情况下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结构 空间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要素模型下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 被引量:24
4
作者 谢忠 叶梓 吴亮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3,32,共6页
现有的矢量空间叠置分析多采用拓扑模型,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拓扑关系。该文采用简单要素模型,以多边形叠置交运算为例,介绍简单要素模型下空间叠置分析的具体实现,着重讨论多边形交运算的交替搜索算法,在线段求交中对连续出入点、重交... 现有的矢量空间叠置分析多采用拓扑模型,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拓扑关系。该文采用简单要素模型,以多边形叠置交运算为例,介绍简单要素模型下空间叠置分析的具体实现,着重讨论多边形交运算的交替搜索算法,在线段求交中对连续出入点、重交点等特殊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可较好解决大规模复杂数据层的叠置交运算,比同规模的拓扑叠置运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要素模型 空间叠置分析 多边形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游程运算实现多边形叠置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定涛 王结臣 崔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1-44,共4页
考虑到基于直接编码的栅格数据在计算效率和存储能力上的不足,提出一种便于代数操作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以优化基于直接编码栅格数据的代数运算。介绍了基于该数据结构的游程"交"运算的实现方法,并在算法实现过程中完成游程... 考虑到基于直接编码的栅格数据在计算效率和存储能力上的不足,提出一种便于代数操作的游程编码数据结构,以优化基于直接编码栅格数据的代数运算。介绍了基于该数据结构的游程"交"运算的实现方法,并在算法实现过程中完成游程属性的各种代数运算。提出使用这种游程的"交"运算完成多边形的叠置分析,其基本思路是:分别将两个图层中的多边形数据转换为游程集合,在栅格场中的任一行上使用叠加图的游程单元与底图上该行的游程集合执行"交"运算,逐行执行这种游程"交"运算得到两个图层之间多边形相交的结果游程集合,并根据"Union"、"Erase"等不同的叠置方式提取满足条件的游程单元,最后将游程矢量化为多边形数据输出。在叠置运算过程中,通过游程的"交"运算即能够实现图层间多边形的各种叠置方式,表明该运算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程编码 栅格数据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调查对象,以1983年和2004年森林经理调查林相图和森林经理调查小班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持,将两期(1983年和2004年)的矢量数据专题图叠置,生成两期森林资源变化图,包括林场区域、林班区域...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为调查对象,以1983年和2004年森林经理调查林相图和森林经理调查小班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持,将两期(1983年和2004年)的矢量数据专题图叠置,生成两期森林资源变化图,包括林场区域、林班区域、龄组变化、树种起源变化分布图.进而直观、鲜明地反映出研究区域两个时期间森林类型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既能反映出前期的森林资源状况,又能显示森林资源现状,为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矢量数据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空间叠置分析在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资源遥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志强 胡自宁 +3 位作者 龙斌 何卫军 覃杰 沈键全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81-684,共4页
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为多金属复合矿(广西区地质矿产局,1989),其主要化学成分为w(Fe2O3)35%~55%,w(Al2O3)20%~37%,w(SiO2)5%~15%,灼失16%~20%。主要分布于桂中地区的贵港、横县、宾阳、武鸣、来宾一带,赋矿层位为岩溶地区第四... 广西红土型高铁三水铝土矿为多金属复合矿(广西区地质矿产局,1989),其主要化学成分为w(Fe2O3)35%~55%,w(Al2O3)20%~37%,w(SiO2)5%~15%,灼失16%~20%。主要分布于桂中地区的贵港、横县、宾阳、武鸣、来宾一带,赋矿层位为岩溶地区第四纪风化红土层,即泥盆系-中三叠系碳酸盐岩基岩之上第四系红土层构成的红土台地,为钙红土层、残坡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资源 遥感地质调查 空间叠置分析 红土型 遥感信息 高铁 泥盆系 碳酸盐岩 成矿预测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叠置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晏路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7年第1期10-14,18,共6页
以福建为例建立了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理论的熵值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针对该省67个市县样本进行了农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指数构建和等级划分;在总体层面,以及5个状态层面(农业自然基础、农业投入... 以福建为例建立了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理论的熵值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针对该省67个市县样本进行了农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指数构建和等级划分;在总体层面,以及5个状态层面(农业自然基础、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民生活、农业经济稳定性)上,对各个指数进行了6个方面的空间叠置分析,对各市县不同层面潜力的发挥状况做出数量评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的数量依据。图7,表1,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熵值法 GIS 指数构建 空间叠置分析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置分析方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广东省新兴县东成镇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斌 关玲芝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广东省新兴县东成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叠置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东成镇在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有利于为城镇规划的改进和提... 空间分析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广东省新兴县东成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叠置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东成镇在发展中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并有利于为城镇规划的改进和提供高效管理土地资源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置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ou集的模糊叠置分析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黎明 郭嗣琮 毕玲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利用Flou集描述模糊区域,基于Flou集给出了一种栅格图层的模糊叠置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普通模糊叠置和加权模糊叠置,而采用Flou集,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模糊集表示模糊区域,处理模糊对象内部元素之间及模糊对象与其他空间对象之间关系... 利用Flou集描述模糊区域,基于Flou集给出了一种栅格图层的模糊叠置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普通模糊叠置和加权模糊叠置,而采用Flou集,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模糊集表示模糊区域,处理模糊对象内部元素之间及模糊对象与其他空间对象之间关系时遇到的困难,而且符合人们用分明区域的方式描述不确定区域的认知习惯。实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Flou集表示的图层间的模糊叠置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区域 Flou集 模糊叠置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变化叠置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翠华 郎奎建 刘兆刚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以ARC/INFO和ARCVIEW为软件平台,以VF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VF和AVNUE为编程语言,根据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11年来的资源与环境ARCGIS空间数据,成功地研究出一套森林GIS空间数据的标准化核心技术和方法,用以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以ARC/INFO和ARCVIEW为软件平台,以VF为数据库管理平台,以VF和AVNUE为编程语言,根据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11年来的资源与环境ARCGIS空间数据,成功地研究出一套森林GIS空间数据的标准化核心技术和方法,用以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森林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与环境动态 叠置分析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表一体化的可配置叠置分析框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彪 肖海波 +1 位作者 俞晖 周波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叠置分析在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是一种常见功能,由于GIS以分层方式组织数据,针对每个图层开发对应的叠置分析功能的传统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图文表一体化的可配置叠置分析框架,解决了分析结果的统一表达和功能重复开发等问... 叠置分析在规划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是一种常见功能,由于GIS以分层方式组织数据,针对每个图层开发对应的叠置分析功能的传统做法存在一些弊端。本文提出了图文表一体化的可配置叠置分析框架,解决了分析结果的统一表达和功能重复开发等问题,并对规则表达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框架在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的信息系统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和良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表 叠置分析 可配置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层次叠置方法分析江油市地下水潜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镇平 李英冰 张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6-80,177,共6页
地下水潜力分析可用于识别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降低水源开采的成本。传统的地下水潜力分析方法技术成熟、算法简单,但存在开采周期较长、预测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地下水潜力空间层次叠置分析法(SHOM)。该方法首先利用空间分... 地下水潜力分析可用于识别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降低水源开采的成本。传统的地下水潜力分析方法技术成熟、算法简单,但存在开采周期较长、预测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地下水潜力空间层次叠置分析法(SHOM)。该方法首先利用空间分析法提取水文地质数据,并基于地下水汇流机理选取多种评价因子;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代替传统平均赋权或主观定权过程;最后建立地理单元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完成地下水潜力评价。以四川省江油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提出的SHOM分析方法,利用高程、坡度、离河距离、TWI、地形耐用指数(TRI)等12个水文地质特征,构建地下水潜力模型并进行区域地下水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江油市具有低、中、高地下水潜力的区域占比分别为12.97%、61.38%、25.65%,并与72个地下水井位进行验证,准确率为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潜力分析 层次分析 多准则决策 加权叠置分析 半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儿山实验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兆刚 衣德萍 +2 位作者 惠巍巍 廖彩霞 曲智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4,共5页
利用帽儿山林场1958年和2004年森林分布图,应用Arcinfo8.3软件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了该林场46a来各类土地面积、各类型森林蓄积和龄组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有林地、苗圃用地面积增加,... 利用帽儿山林场1958年和2004年森林分布图,应用Arcinfo8.3软件对帽儿山实验林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质量分析,探讨了该林场46a来各类土地面积、各类型森林蓄积和龄组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有林地、苗圃用地面积增加,疏林地、新植林地及灌木用地面积明显减少,使森林覆盖率从1958年的60.5%提高到85.0%;非林业用地、江河面积随着农耕地、居民用地的增加而减少;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由88.0万m3增到270.3万m3,净增207.1%。斑块破碎度增加,景观丰富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儿山 森林资源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史世莲 王媛媛 +2 位作者 张青峰 罗倬 鱼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90-4394,共5页
以甘肃省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测定区域经济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GIS技术和Deoda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差异,对2000-200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年以来甘肃省... 以甘肃省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测定区域经济的空间自相关性,运用GIS技术和Deoda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差异,对2000-2008年甘肃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差异和局部空间异质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年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明显,2002年后县域经济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且极化现象严重;2008年县域经济的集聚性增强,总体差异减小,扩散效应增强。②从空间上看,甘肃经济发展呈"哑铃"型的空间格局,县域经济的集聚性程度可分为河西地区经济集聚性显著区域(HH)、中部集聚性变化较大区域(HL,LH)和陇东集聚性显著区域(LL)。③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集聚的总体地理分布分为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空间自相关 区域经济差异 Morans’I指数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振明 毛善君 +1 位作者 祁和刚 李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基于三维地测模型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利用三维地测模型可使回采工作面地质信息查询与分析工作更加简捷、方便,提出了基于地测模型的煤矿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对象属性的参数化处理、交互式三维工作面空间位置... 基于三维地测模型具有直观、全面等优点,利用三维地测模型可使回采工作面地质信息查询与分析工作更加简捷、方便,提出了基于地测模型的煤矿回采工作面三维地质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三维对象属性的参数化处理、交互式三维工作面空间位置标定、危险源缓冲区分析、地表地下叠置分析等计算模型。在矿山三维虚拟环境系统之上,对相关计算模型进行了设计实现,构建了工作面空间分析报告自动生成软件,并在示范矿井中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三维地测模型使用户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地面、井下巷道和重大危险源的空间关系;自动化工作面空间分析方法使技术人员分析危险源的时间缩短了30%-50%,提高了煤矿地测日常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工作面 三维地测模型 动态查询 缓冲区分析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积石山县泥石流空间分布及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强德霞 马海政 +1 位作者 朱自平 苟彦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1,117,共6页
泥石流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县2018年8月2—3日泥石流发生时的降雨数据为临界值,结合该地区地形地貌、土壤土质、植被覆盖、水文等环境变量数据,利用GIS... 泥石流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易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建设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县2018年8月2—3日泥石流发生时的降雨数据为临界值,结合该地区地形地貌、土壤土质、植被覆盖、水文等环境变量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积石山县刘集乡、石塬乡、大河家镇等为泥石流灾害高危易发区域。引发当地泥石流的原因主要为:①植被破坏严重,土体不稳定,强降雨引起泥石流;②研究区属于黄土高原地貌,水体侵蚀导致极易发生泥石流;③对黄河沿岸破坏较为严重,夏秋汛期,黄河水量猛增,对没有植被保护的土壤剧烈冲刷,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县 泥石流 GIS技术 空间分布 叠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1-02C卫星遥感图像的森林采伐情况分析
18
作者 夏阳丽 李春干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4期406-410,共5页
以广西南部某县部分区域为研究区,采用ZY-1-02C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屏幕矢量化方法,提取2012年实际采伐的伐区空间分布信息,在ArcGIS平台支持下,与2012年伐区调查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对2012年实际采伐情况分析。结果表... 以广西南部某县部分区域为研究区,采用ZY-1-02C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屏幕矢量化方法,提取2012年实际采伐的伐区空间分布信息,在ArcGIS平台支持下,与2012年伐区调查图进行空间叠置分析,对2012年实际采伐情况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实际采伐伐区共396个,总面积为4 557.8 hm2,其中有证采伐伐区267个,占总伐区数的68.4%,面积3 823.4 hm2,占总面积的83.9%;无证采伐伐区129个,占总伐区数的31.6%,面积734.4 hm2,占总面积的16.1%。在有证采伐伐区中,面积总误差为2.7%,总体重叠率为82.0%,其中超界采伐712.2 hm2,少采607.2 hm2。说明该研究区森林采伐中,无证采伐情况较为严重,即使是有证采伐,也存在部分伐区未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采伐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Y-1-02C卫星遥感图像 目视解译 屏幕矢量化 空间叠置分析 森林采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分析系统的功能与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瑞 辛华荣 +4 位作者 郭宪杰 尤迎华 乐峰 吴芳 周祖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由于监管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业务需求中各类信息化监管数据和应用成果都相互独立较难共享,这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综合监管带来困扰。结合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工作的业务逻辑及监管经验,设计... 由于监管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业务需求中各类信息化监管数据和应用成果都相互独立较难共享,这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综合监管带来困扰。结合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工作的业务逻辑及监管经验,设计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因子矢量叠置分析技术划分最小因子图斑,并以此作为监管对象;通过对各监管对象创建独立的监管任务卷宗,把该任务分配给所在区域的相关责任人,以该任务卷宗流转推动协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监管工作实施,保证任务卷宗的所有监管变化信息在流程中透明共享。试点应用表明:该系统以区县为单位,能够集成每个区县3个业务场景的监测监管数据,通过分层分级的方式融合不同分辨率不同频次的数据成果,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全过程信息化共享管理;通过叠置分析生成的最小因子图斑能够落实到现场监管过程中,有效驱动任务卷宗在不同岗位用户之间的流转,协同省市县各级监管部门的任务管理,从而提高地方政府水土保持综合监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综合监管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动态监管 叠置分析 最小因子图斑 任务卷宗 流程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锦 张浩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4-217,共4页
GIS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用地选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GIS空间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考虑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原则,采用空间分析模块的填洼分析和叠置分析,结合影响弃土场选址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因子,综合分析... GIS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用地选址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GIS空间技术为基础,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考虑山地城市弃土场选址原则,采用空间分析模块的填洼分析和叠置分析,结合影响弃土场选址区域的地形和环境因子,综合分析得到弃土场选址区域的优化结果,为山地城市弃土场优化选址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叠置分析 填洼分析 弃土场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