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新统侧积复合体沉积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11
1
作者
卓海腾
王英民
+3 位作者
徐强
李冬
王永凤
周川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剖面、切片和属性解释,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1-1地区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体。按照侧积复合体弯曲度大小可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类,在地震剖面上均以叠瓦状强振幅反射为主要识别标志,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平面...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剖面、切片和属性解释,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1-1地区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体。按照侧积复合体弯曲度大小可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类,在地震剖面上均以叠瓦状强振幅反射为主要识别标志,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平面上通常呈一组同心半环,后者则表现为带状展布。侧积复合体可能为重力流水道多期"下切—充填"并发生连续横向迁移而成,其下部由互相切叠的水道底部沉积组成,一般粒度较粗且横向连续性好,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而向上变为砂泥间互的岩性组合,连通性减弱、储集性能降低。侧积复合体的发现对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远景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莺歌海盆地
侧积复合体
重力流水道
叠瓦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屋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识别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储层砂岩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浊积扇席状砂为主。扇三角洲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营城组。由于与其相间的半深湖—深湖泥岩速度低,形成强反射,砂岩则为中弱振幅反射,平面上呈扇状、分支状河道组合或线状单河道展布。浊积扇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断陷南部的深陷带周围,纵向上主要发育于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部。浊积扇上下的泥岩由于厚度大且岩性单一,形成大套弱振幅—空白反射,浊积扇砂体则为薄的中—强振幅前积反射,前积体由多期朵叶组成。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的物源来自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深层油气显示十分普遍,这种储层识别和预测结果对于在该区寻找中大型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扇三角洲
浊积扇
欠压实
叠
瓦
状
前积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新统侧积复合体沉积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11
1
作者
卓海腾
王英民
徐强
李冬
王永凤
周川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9CB2194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15)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三维地震数据的剖面、切片和属性解释,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1-1地区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体。按照侧积复合体弯曲度大小可分为高弯度型和低弯度型两类,在地震剖面上均以叠瓦状强振幅反射为主要识别标志,不同之处是前者在平面上通常呈一组同心半环,后者则表现为带状展布。侧积复合体可能为重力流水道多期"下切—充填"并发生连续横向迁移而成,其下部由互相切叠的水道底部沉积组成,一般粒度较粗且横向连续性好,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层;而向上变为砂泥间互的岩性组合,连通性减弱、储集性能降低。侧积复合体的发现对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且可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远景目标。
关键词
南海
莺歌海盆地
侧积复合体
重力流水道
叠瓦状反射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Yinggehai Basin, lateral accretion packages, gravity flow channel,shingled reflection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屋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识别
被引量:
13
2
作者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机构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3,共7页
文摘
通过分析LS1、SN10等20多口井的岩心、测井、沉积微相和740km2三维精细地震相认为,十屋断陷深层营城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段半深湖—深湖相十分发育,随深度和层位差异,湖相泥岩和储层砂岩均呈强弱不同的两种地震反射特征和分布特征。储层砂岩以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和浊积扇席状砂为主。扇三角洲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纵向上主要发育于营城组。由于与其相间的半深湖—深湖泥岩速度低,形成强反射,砂岩则为中弱振幅反射,平面上呈扇状、分支状河道组合或线状单河道展布。浊积扇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断陷南部的深陷带周围,纵向上主要发育于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上部。浊积扇上下的泥岩由于厚度大且岩性单一,形成大套弱振幅—空白反射,浊积扇砂体则为薄的中—强振幅前积反射,前积体由多期朵叶组成。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的物源来自断陷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深层油气显示十分普遍,这种储层识别和预测结果对于在该区寻找中大型气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地震相
沉积相
扇三角洲
浊积扇
欠压实
叠
瓦
状
前积
反射
Keywords
seismic facies, fan delta, turbidite fan, undercompaction, imbricated foreset reflections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北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新统侧积复合体沉积特征及成因
卓海腾
王英民
徐强
李冬
王永凤
周川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十屋断陷火石岭组-营城组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识别
刘朋波
蒲仁海
刘娟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