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氮溴化丙锭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阳 罗岚 +6 位作者 唐泰山 沈涛 徐幸莲 郭云昌 叶可萍 付瑞燕 祝长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0-644,共5页
为研究叠氮溴化丙锭(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MA处理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 54004的死菌和活菌核酸的扩增情况。结果显示,1.0 mg/ml PMA能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核酸的扩增。经... 为研究叠氮溴化丙锭(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MA处理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 54004的死菌和活菌核酸的扩增情况。结果显示,1.0 mg/ml PMA能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核酸的扩增。经过PMA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极显著,而PMA处理后CMCC 54004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对PMA处理的CMCC 54004死菌、活菌、不同比例死菌与活菌混合液以及其在不同食品基质下的检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1.0 mg/ml 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能有效减少死菌核酸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叠氮( 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氮溴化丙锭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中活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如玉 平逸帆 +1 位作者 张元 王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7-855,共9页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 目的: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PMA)预处理方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dental unit waterline,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以综合评估不同科室DUWL中的污染情况及探究活菌群落构成的多样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33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牙体牙髓病科23台(E组),牙周病科10台(P组),在医院开诊前收集三用枪水样,PMA预处理水样后提取活菌总DNA,经细菌通用引物PCR扩增后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用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样本使用1μL PMA(最终浓度20μmol/L)预处理10 min后暴露于卤素光照射5 min,最适合检测DUWL样品中活菌的量;高通量测序显示DUWL中活菌微生物群落呈多样性,并具有潜在的细菌致病序列。科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菌门为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衣原体门(Chlamydiae)、Aerophob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Bacteriadnorankk_unclassified、TM6(P <0.05);属水平上,军团菌属(Legionella)、Methyloversatilis、Obscuribacterales_noran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UWL中致病微生物的存在对牙科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都具有潜在感染风险,应重视DUWL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有必要对DUWL进行定期水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高通量测序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系统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溴化丙锭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发酵乳中植物乳杆菌P-8活菌数 被引量:8
3
作者 韩之皓 郭帅 +5 位作者 黄天 郑岩 王月娇 白梅 王记成 张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89,共7页
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乳制品中活菌DN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检测发酵乳品中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活菌数的新方法。通过对影响PMA作用的浓度、暗孵育和曝... 采用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乳制品中活菌DN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检测发酵乳品中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活菌数的新方法。通过对影响PMA作用的浓度、暗孵育和曝光时间等因素进行试验,确定最佳PMA处理方案。结果表明:L. plantarum P-8经80℃处理60 s,即为膜损伤菌;当PMA质量浓度为40μg/m L,暗孵育时间10 min,曝光时间为20 min时,PMA既不影响活菌DNA的PCR扩增,又能渗透进入细胞膜受损的死菌并抑制其PCR扩增;通过制备L.plantarum P-8质粒标准品并建立标准曲线,其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 992 9,最低检测限为103CFU/m L,特异性良好。该方法为完善发酵乳产品益生菌活菌数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叠氮(propidium monoazide PMA)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溴化丙锭筛选环境活性微生物的原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晓婧 白鑫 +3 位作者 曲娟娟 刘俊杰 孔令辉 王光华 《土壤与作物》 2021年第3期306-313,共8页
环境微生物总DNA主要来源于游离DNA以及活性和非活性微生物群。因此,单纯基于环境微生物总DNA的直接研究技术可能无法反映出环境中真实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极易造成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的高估,急需建立有效可行的活性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总DNA主要来源于游离DNA以及活性和非活性微生物群。因此,单纯基于环境微生物总DNA的直接研究技术可能无法反映出环境中真实的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组成,极易造成微生物丰度及群落多样性的高估,急需建立有效可行的活性微生物筛选方法。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是一种能够不可逆地共价结合死细胞DNA和胞外DNA(统称为relic DNA)的光敏性核酸染料,致使relic DNA被钝化,不能完成PCR扩增。基于此,结合后续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快速、准确且高效地筛选区分出环境样本中的活性微生物类群。本文针对近几年关于PMA染料法在底泥、土壤和水体等常见环境样品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目前PMA染料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对策,为深入研究复杂环境样品活性微生物类群及其结构功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环境微生物 活性细胞检测 qPCR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溴化丙锭结合荧光定量PCR测定布鲁氏菌活菌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士军 常恒祯 +9 位作者 王路鹿 翟菲菲 鞠丹迪 胡盼 卢士英 李岩松 周玉 柳增善 李兆辉 任洪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2-359,共8页
为简便、快速测定宿主体内或细胞内布鲁氏菌的活菌数,本研究以布鲁氏菌单拷贝bcsp31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反应条件及叠氮溴化丙锭(PMA)最佳使用浓度与曝光时间,建立了一种测定布鲁氏菌活菌数的叠氮溴化丙锭--荧光定量PC... 为简便、快速测定宿主体内或细胞内布鲁氏菌的活菌数,本研究以布鲁氏菌单拷贝bcsp31基因为检测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经优化反应条件及叠氮溴化丙锭(PMA)最佳使用浓度与曝光时间,建立了一种测定布鲁氏菌活菌数的叠氮溴化丙锭--荧光定量PCR方法(PMA-qPCR),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的qPCR标准曲线Ct值与质粒标准品拷贝数对数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布鲁氏菌S2株扩增结果为阳性,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副溶血弧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其对布鲁氏菌S2的检测限为10~3cfu/mL,比常规PCR方法敏感性高100倍;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间及批内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为0.63%~2.04%,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比例布鲁氏菌S2活菌/死菌混合样品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随活菌比例的增大,测得的活菌数与常规qPCR测定值越接近,表明经优化处理的PMA有效抑制了qPCR对死菌DNA的扩增,但对活菌的qPCR扩增无影响。将该方法与平板计数法共同测定TSB纯培养的布鲁氏菌S2活菌数,结果二者的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随后利用这两种方法同时测定两种不同浓度的S2侵染巨噬细胞后的胞内活菌数,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值虽然均差异显著(p<0.05),但测得的活菌数均在一个数量级且变化趋势一致,并均与侵染的活菌数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PMA-qPCR检测方法可以对布鲁氏菌活菌实现快速定量检测,为布鲁氏菌活菌数测定相关研究提供可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bcsp31 叠氮(PMA) 荧光定量PCR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氮溴化丙锭-羟基萘酚蓝-环介导等温扩增法检测畜禽肉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被引量:5
6
作者 戴小芳 陈琼 +3 位作者 董华夏 向春燕 虞伟明 郦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2,共5页
将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可视化PMA-HNB-LAMP方法快速检测畜禽肉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 将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可视化PMA-HNB-LAMP方法快速检测畜禽肉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结果表明,当PMA终质量浓度为5.0μg/mL、孵育和曝光时间均为15 min时,可有效抑制10~5 CFU/m L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死菌DNA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而对活菌DNA的扩增不具有抑制作用。LAMP反应体系中HNB终浓度为210μmol/L时,检测显色结果肉眼可见。该方法的纯菌液灵敏度为2.4×10~2 CFU/m L,人工污染肉制品的检出限为2.3×10~4 CFU/m L。分别采用国标法、PMA-HNB-LAMP法和HNB-LAMP法检测20份市售畜禽肉样,3种方法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5%、10%和20%。PMA-HNB-LAMP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LAMP法的假阳性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可视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叠氮 羟基萘酚蓝 环介导等温扩增 畜禽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LAMP技术可视化检测消毒产品消毒效果
7
作者 梁媛媛 夏琪琪 +3 位作者 杨启立 徐新怡 周志南 刘鹏鹏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6,共6页
探讨建立一种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用的技术,实现可视化判断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目的。随机选取5种成分不同的市售消毒产品,回收消毒产品消毒处... 探讨建立一种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料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联用的技术,实现可视化判断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目的。随机选取5种成分不同的市售消毒产品,回收消毒产品消毒处理后的菌液并进行PMA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菌液进行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将大肠杆菌作为消毒效果检测的指示菌,针对大肠杆菌的fecA基因以及针对存在于所有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LAMP扩增,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钙黄素染料。通过肉眼观察反应管颜色变化即可对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进行判断。将PMA-LAMP方法与PMA-qPCR方法进行比较后发现PMA-LAMP方法在操作步骤、检测时长、灵敏度方面均优于PMA-qPCR方法。在对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的实际检测中,PMA-LAMP方法与《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规定的标准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两者杀灭对数值偏差在±0.5以内。该方法不依赖大型精密温控仪器,检测过程为45 min(不包括前处理步骤),实现了对消毒产品消毒效果现场快速可视化检测,具有良好的基层应用前景,将为消毒产品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为行业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可视 消毒产品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LAMP法可视化检测乳中沙门氏菌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冠蕾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54,64,共5页
建立一种荧光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相结合的技术,同时利用羟基萘酚蓝(HNB)染料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沙门氏菌活菌进行快速可视化检测。以沙门氏菌siiA基因为靶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MA抑制死菌DNA的扩增反应,反应... 建立一种荧光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相结合的技术,同时利用羟基萘酚蓝(HNB)染料对婴儿配方奶粉中沙门氏菌活菌进行快速可视化检测。以沙门氏菌siiA基因为靶点,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MA抑制死菌DNA的扩增反应,反应前向体系中加入HNB染料,通过颜色变化对目标菌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PMA的最佳处理浓度为3μg/mL,体系中HNB的最优浓度为150μmol/L,所构建的PMA-LAMP-HNB方法对沙门氏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4.6×10^1CFU/mL,对人工污染婴儿配方奶粉中该菌的检测灵敏度为6.3×10^1CFU/g,是传统PCR方法的100倍,且总检测时间不超过1 h 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叠氮 环介导等温扩增 羟基萘酚蓝 婴儿配方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大[米查]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9
作者 王晓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3,共7页
该研究以清香型白酒大[米查]酒醅为研究对象,以不经过叠氮溴化丙锭(PMA)处理的酒醅为对照组(DT组),以经过PMA处理的酒醅为实验组(DV组),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系统解析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并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对... 该研究以清香型白酒大[米查]酒醅为研究对象,以不经过叠氮溴化丙锭(PMA)处理的酒醅为对照组(DT组),以经过PMA处理的酒醅为实验组(DV组),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系统解析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并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对不同酒醅中差异菌群进行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酒醅发酵7 d时,DV组酒醅中活细菌、活真菌菌群多样性和分布均匀性均较低。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总微生物菌群与活微生物菌群存在显著差异(P<0.05)。DV组、DT组酒醅优势细菌属、真菌属(相对丰度>1%)均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等;覆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等,其中,Lactobacillus、Saccharomycopsis均为DV组、DT组酒醅中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属及真菌属(32.3%、42.4%;11.3%、58.9%)。与DT组酒醅样品相比,DV组酒醅样品中细菌属Lactobacillus、Pediococcus及真菌属Saccharomycopsis、Issatchenkia、Hanseniaspora等平均相对丰度较低。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DA)值及方差分析结果,两组酒醅差异极显著菌群为Saccharomycopsis、Issatchenkia(LDA值>4.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大[米查]酒醅 叠氮 扩增子测序 活性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qPCR定量检测VBNC副溶血弧菌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琳媛 林洪 王静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某些不利于生长的自然和食品加工条件下能够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普通检测方式极易漏检,因此VBNC细菌检测技术的开发与优化对副溶血弧菌感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在某些不利于生长的自然和食品加工条件下能够进入活的非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普通检测方式极易漏检,因此VBNC细菌检测技术的开发与优化对副溶血弧菌感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叠氮溴化丙锭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propidium monoazide quantitative PCR,PMA-qPCR)能够利用活细胞的膜完整性区分活菌和死菌的原理,以副溶血弧菌ATCC 17802为对象,通过探讨PMA-qPCR方法中各项因素对活菌计数结果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VBNC副溶血弧菌的定量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添加PMA质量浓度为15 mg/L,黑暗孵育10 min,再进行强光照射15 min后,死细胞的DNA扩增得到有效抑制,此时提取DNA模板进行qPCR扩增准确性更高,活菌数与qPCR扩增循环数呈现显著性线性相关(R^(2)=0.99)。PMA-qPCR法测定副溶血弧菌活菌数的标准曲线显示该方法检测范围为2.90×10^(1)~2.90×10^(8) CFU/mL,验证回收率在92.97%~99.57%,相对标准偏差为1.95%。该文建立了更加精准可靠的VBNC副溶血弧菌定量检测方法,为后续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活菌计数 叠氮 荧光定量PCR 活的非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琼 董华夏 +3 位作者 戴小芳 刘萍 晏涛 郦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35-240,24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设备要求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用于定性检测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浓度、叠氮溴化丙啶(propidium monoazide,PMA)浓度等的优化,结合环介导恒温扩增技... 目的:建立一种设备要求简单、结果可视化的用于定性检测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羟基萘酚蓝(hydroxynaphthol blue,HNB)浓度、叠氮溴化丙啶(propidium monoazide,PMA)浓度等的优化,结合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建立一种PMA-HNB-LAMP联用的可视化的用于快速检测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进行测试,并用于人工污染样品和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LAMP扩增体系,并通过添加210μmol/L HNB到LAMP扩增体系中,得到了差异明显的阴阳性结果。建立的HNB-LAMP法特异性强,其纯菌液灵敏度为104 CFU/mL,样品基质灵敏度为105 CFU/mL。本研究中用于处理样品的PMA浓度为10μg/mL,处理条件为室温下避光孵育5 min,曝光15 min。在检测人工污染的样品时,PMA-HNB-LAMP法和传统微生物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可快速检测畜禽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可视化PMA-HNB-LAMP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叠氮 羟基萘酚蓝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菌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2
作者 魏茂琳 韩钦 +3 位作者 王金凤 姜彦芬 王一诺 王建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4-172,共9页
【目的】将改良版叠氮溴化丙锭(improved propidium monoazide,PMAxx)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活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对PMAxx终浓度... 【目的】将改良版叠氮溴化丙锭(improved propidium monoazide,PMAxx)与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活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对PMAxx终浓度、暗处理时间及曝光时间进行优化,建立最佳的PMAxx-ddPCR检测体系,并用不同体积比的LM活菌验证其准确性,考察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用不同浓度LM活菌与死菌对奶酪棒样品进行人工污染,比较传统的平板计数法和作者建立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结果;进一步对市售金针菇和火腿肠进行检测,评估PMAxx-ddPCR检测方法的实际效果。【结果】在PMAxx终浓度为10μmol/L、暗处理时间和曝光时间均为10 min时,PMAxx可显著抑制死菌DNA扩增,但对活菌DNA扩增没有显著影响。建立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仅对LM产生特异性扩增,定量限为147 CFU/mL,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小于20%,重复性较好。人工污染奶酪棒试验结果表明,平板计数法和PMAxx-ddPCR检测方法对LM的定量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17份金针菇和16份火腿肠样品检测结果,PMAxx-ddPCR检测法和平板计数法均从7份金针菇样品中检出LM,且2种方法定量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作者建立的LM活菌的PMAxx-ddPCR检测方法可对食品中LM活菌进行特异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版叠氮 微滴式数字PCR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活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qPCR方法快速检测活性E.coli O157:H7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聪聪 余以刚 +3 位作者 邱杨 李美玲 肖性龙 吴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17-220,共4页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 建立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PCR)技术结合,用于检测热灭活菌背景条件下的大肠杆菌活菌的方法。结果表明:5min以上的强烈光照可以使PMA与DNA共价交联,同时完全钝化游离的PMA以避免"假阴性"结果;抑制死菌DNA扩增的最低PMA质量浓度为10μg/m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最高PMA质量浓度为20μg/mL。当活菌/总菌大于1%时,经PMA预处理,可以消除热灭活菌DNA的干扰,实现对活菌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定量PCR 活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与PCR结合的细菌活细胞检测方法 被引量:28
14
作者 罗剑飞 林炜铁 郭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146,共5页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样品中细菌的死活状态,这会导致对细菌数量的错误估计.文中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使PMA与样品中死细胞的DNA分子共价交联,并抑制该DNA分子的PCR扩增.结果表明:... 基于PCR的分子生物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不能有效区分样品中细菌的死活状态,这会导致对细菌数量的错误估计.文中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对样品基因组提取进行前处理,使PMA与样品中死细胞的DNA分子共价交联,并抑制该DNA分子的PCR扩增.结果表明:当样品中PMA质量浓度大于3μg/mL、曝光时间大于3 min时,PMA可抑制细胞膜破裂的E.coli死细胞DNA的PCR扩增;PMA质量浓度高于50μg/mL时对活细胞DNA的PCR扩增有一定影响;当浊度小于10NTU时,PMA能有效地抑制死细胞DNA的PCR扩增,而当浊度大于100NTU时,PMA失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脱氧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活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结合ddPCR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丽青 王静 +4 位作者 秦燕 贾俊涛 姜英辉 唐静 张健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 研究了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相结合,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强烈光照15 min,可以使PMA与死菌DNA共价交联,同时钝化游离的PMA;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DNAPCR扩增的PMA终浓度为2.0μg/m L;不抑制活菌DNA扩增的PMA最高浓度是5.0μg/m L。在不同死、活菌比例下,PMA-ddPCR可以定量检测活菌,避免了死菌DNA的干扰,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 copy/20μL。利用PMA-ddPCR检测人工污染鸡肉样品,最低可检出102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PMA-ddPCR方法的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 微滴式数字PCR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qPCR检测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活菌的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梦琪 王旭东 +2 位作者 王俊 盛晟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5)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菌。为了改进常规PCR方法不能对活体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别和定量分析的不足,建立叠氮溴化丙锭(PMA)预处理结合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活菌的方法... 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5)是引发桑青枯病的病原菌。为了改进常规PCR方法不能对活体病原菌进行准确鉴别和定量分析的不足,建立叠氮溴化丙锭(PMA)预处理结合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活菌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检测样品的病原菌细胞用质量浓度为15 ng/μL的PMA暗孵育10 min后,在卤钨灯下曝光5min,以消除死菌细胞DNA的PCR扩增信号。用PMA-q PCR方法对含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活菌和死菌的混合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死菌的存在不会对活菌细胞DNA的扩增产生影响。建立的PMA-q PCR标准曲线显示,在菌液浓度为103~107CFU/m L的范围内,qPCR循环阈值(Ct)与菌液浓度的对数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477x+47.489,R^2=0.997。建立的PMA-q PCR方法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复杂样本中的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活菌数量,有助于对桑树青枯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制定病害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青枯病 青枯菌5号生理小种 叠氮 荧光定量PCR 活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在RT-PCR检测药品细菌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应国红 王晓冲 +2 位作者 李军 王晓炜 周继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1-95,共5页
建立有效区分死菌、活菌PCR检测方法,用于药品中细菌污染检测。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前处理,使PMA与死菌DNA分子共价交联,抑制该DNA分子PCR扩增。当PMA浓度大于5μg·mL-1、曝光时间大于5 min时,PMA... 建立有效区分死菌、活菌PCR检测方法,用于药品中细菌污染检测。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前处理,使PMA与死菌DNA分子共价交联,抑制该DNA分子PCR扩增。当PMA浓度大于5μg·mL-1、曝光时间大于5 min时,PMA可抑制细胞膜破裂革兰氏阴性、阳性菌死菌DNAPCR扩增;PMA浓度大于20μg·mL-1时对活菌DNAPCR扩增产生一定影响。经过PMA前处理,能有效抑制死菌DNA扩增,在药品细菌污染PCR检测中有很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PMA) PCR扩增 共价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根管充填后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的活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富华 张建凤 +1 位作者 何爱民 韦智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 PCR)技术结合,用于计算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活菌数量。方法:选取34名根管治疗失败患者,提取感染根管内细菌DNA,每个样本分成2份,一份经PMA处理(实验组),一份未用PMA处理(对照组),然后通... 目的: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定量PCR(q PCR)技术结合,用于计算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中粪肠球菌活菌数量。方法:选取34名根管治疗失败患者,提取感染根管内细菌DNA,每个样本分成2份,一份经PMA处理(实验组),一份未用PMA处理(对照组),然后通过q 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球菌的活菌数量和细菌总量。结果:20例患者(58.8%)细菌样本中检测出粪肠球菌。实验组和对照组Ct值分别为25.12±2.04和24.62±2.02(P=0.001)。结论:对于根管治疗失败感染根管内活菌的研究使用PMA结合定量PC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PMA) 根管感染 粪肠球菌(E.faeca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富华 李矛 +1 位作者 韦智君 张建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方法:用粪肠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以及具核梭杆菌构建多菌种生物膜85个。分别用0.1%(12~15 nm、100 nm)纳米银悬浊液以及2%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然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 目的:研究纳米银对多菌种生物膜中粪肠球菌的杀菌作用。方法:用粪肠球菌、产黑色素普雷沃菌以及具核梭杆菌构建多菌种生物膜85个。分别用0.1%(12~15 nm、100 nm)纳米银悬浊液以及2%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然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粪肠球菌的活菌量和粪肠球菌的细菌总量。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细菌样本临界循环数(Ct)。结果:各个实验组使用和不使用PMA之间粪肠球菌的细菌计数有着差别(P=0.000);将3个实验组使用和不使用PMA q PCR检测到的Ct值的差值进行比较:纳米银(12~15 nm)实验组最大,纳米银(100 nm)实验组次之,次氯酸钠实验组最小(P<0.05)。结论:纳米银对于多菌种生物膜中的粪肠球菌有着较强的杀菌作用,直径较小的纳米银杀菌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叠氮 实时PCR 多菌种生物膜 粪肠球菌(E.faeca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果汁发酵过程复合乳酸菌的实时定量检测
20
作者 王家东 李暄 +4 位作者 肖云 曹珊 余君伟 夏婷 郑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37,共6页
利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混合菌种进行枸杞果汁发酵。该研究对乳酸菌亚致死修复液的组成和修复温度进行优化,分别针对... 利用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混合菌种进行枸杞果汁发酵。该研究对乳酸菌亚致死修复液的组成和修复温度进行优化,分别针对3株乳酸菌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叠氮溴化丙锭(PM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 PCR)的方法,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枸杞果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菌数。结果表明,优化修复液的组成为蛋白胨1 g/L、牛肉浸出粉0.3 g/L、氯化钠0.5 g/L、吐温80 0.10 g/L、丙酮酸钠0.09 g/L、过氧化氢酶0.04 g/L、Mg Cl_(2)3 mmol/L、Na_(2)HPO_(4)1 mmol/L、MnCl_(2)2 mmol/L和Fe Cl_(2)2 mmol/L。在27℃条件下培养15 min,乳酸菌亚致死细胞修复率达到97%。利用该方法实现了枸杞果汁发酵过程不同乳酸菌的实时定量检测,为今后枸杞果汁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动态监测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荧光定量PCR 乳酸菌 多菌种发酵 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