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杨午阳
刘全新
+2 位作者
邓央
李琳
徐云泽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2期40-45,共6页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可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而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可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而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属性信息综合到一张图中;利用统计类比的结果进行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预测。在确定了控制点(通常为井点)基准区的基础上,按以下4个步骤生成统计类比图:①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技术对基准区内的属性进行优选;②选择基准点,计算基准点的属性基准值;③按基准值的大小对属性进行分类;④将分类后的平面图相加,得到统计类比图。统计类比图给出了整个研究区中每一基准点与控制点相似属性的个数,因为控制点一般选为油气井位或干井位,因此,可利用统计类比图进行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的预测。在某一地区利用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地震属性
地震
属性
交会图分析
统计类比图
基准值
岩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峣钧
郑多明
+4 位作者
李向阳
崔永福
孙绍寒
万效国
杨鹏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36,共10页
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预测,研究并提出了井震结合的地震多属性融合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叠后地震资料的峰值频率振幅属性对储层的孔洞分布特征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成像测井获得的储层段裂缝平均孔隙度与倾...
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预测,研究并提出了井震结合的地震多属性融合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叠后地震资料的峰值频率振幅属性对储层的孔洞分布特征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成像测井获得的储层段裂缝平均孔隙度与倾角、曲率、方差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的大尺度裂缝分布结果进行交会,分别确定出这些属性的有效范围,再将有效范围内的几种属性值进行融合得到叠后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基于叠前分方位CRP道集计算频率梯度属性进行小尺度裂缝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裂缝孔隙度进行交会得到小尺度裂缝分布;最终将孔洞、大裂缝和小裂缝3种预测结果融合,得到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成果。对我国西部T油田H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体系预测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论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相较于常规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体系的有效预测,提高勘探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裂缝预测
孔洞预测
井震结合
叠后地震属性
叠
前方位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
作者
杨午阳
刘全新
邓央
李琳
徐云泽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2期40-45,共6页
文摘
利用常规叠后地震资料可提取多种地震属性,而在进行属性综合分析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叠后地震属性综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众多属性进行筛选;利用统计类比方法把优选的属性信息综合到一张图中;利用统计类比的结果进行油气聚集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预测。在确定了控制点(通常为井点)基准区的基础上,按以下4个步骤生成统计类比图:①利用多属性交会图分析技术对基准区内的属性进行优选;②选择基准点,计算基准点的属性基准值;③按基准值的大小对属性进行分类;④将分类后的平面图相加,得到统计类比图。统计类比图给出了整个研究区中每一基准点与控制点相似属性的个数,因为控制点一般选为油气井位或干井位,因此,可利用统计类比图进行有利区带和不利区带的预测。在某一地区利用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预测结果与钻井结果较吻合。
关键词
叠后地震属性
地震
属性
交会图分析
统计类比图
基准值
岩性预测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峣钧
郑多明
李向阳
崔永福
孙绍寒
万效国
杨鹏飞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73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8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9-008)共同资助
文摘
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预测,研究并提出了井震结合的地震多属性融合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叠后地震资料的峰值频率振幅属性对储层的孔洞分布特征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成像测井获得的储层段裂缝平均孔隙度与倾角、曲率、方差等叠后地震属性预测的大尺度裂缝分布结果进行交会,分别确定出这些属性的有效范围,再将有效范围内的几种属性值进行融合得到叠后大尺度裂缝分布特征;基于叠前分方位CRP道集计算频率梯度属性进行小尺度裂缝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成像测井裂缝孔隙度进行交会得到小尺度裂缝分布;最终将孔洞、大裂缝和小裂缝3种预测结果融合,得到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成果。对我国西部T油田H区块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体系预测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论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相较于常规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体系的有效预测,提高勘探预测精度。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裂缝预测
孔洞预测
井震结合
叠后地震属性
叠
前方位各向异性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fracture prediction
cavern prediction
logging and seismic combination
poststack seismic attributes
prestack azimuthal anisotropy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属性组合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杨午阳
刘全新
邓央
李琳
徐云泽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缝洞体系综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王峣钧
郑多明
李向阳
崔永福
孙绍寒
万效国
杨鹏飞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