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合构件叠合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全 严俊 +3 位作者 程涛 张定邦 陈易 陈爱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1-165,共5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直接剪切试件和叠合梁(板) 2种不同类型的叠合面受剪试验的试验数据,发现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除与结合筋的配筋率、叠合面粗糙度及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叠合梁(板)的破坏形态、叠合面沿梁(板)高度位置的变化、剪... 通过分析国内外直接剪切试件和叠合梁(板) 2种不同类型的叠合面受剪试验的试验数据,发现叠合面的受剪承载力除与结合筋的配筋率、叠合面粗糙度及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外,还与叠合梁(板)的破坏形态、叠合面沿梁(板)高度位置的变化、剪跨比以及二次受力影响等因素有关。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叠合梁(板)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叠合梁(板)叠合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的设计建议,可供规范修编时选用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构件 叠合面受剪机理 叠合面受剪承载力 结合筋配筋率 叠合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间反转法的叠合板叠合面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建河 《福建建设科技》 2024年第5期45-47,共3页
叠合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会产生叠合面处脱空、裂纹等缺陷从而导致构件整体可靠性降低,影响建筑主体安全性能。本文基于Lamb波的改进时间反转法,将其应用于叠合板的叠合面缺陷检测研究,分析了该方法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模型的适用性... 叠合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会产生叠合面处脱空、裂纹等缺陷从而导致构件整体可靠性降低,影响建筑主体安全性能。本文基于Lamb波的改进时间反转法,将其应用于叠合板的叠合面缺陷检测研究,分析了该方法在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模型的适用性。首先确定了模型的运行条件并根据缺陷模型运行情况,提出了有效信号的提取方法及损伤指标,进而,通过设置不同深度的缺陷工况并对聚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由此识别构件的损伤程度。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损伤指标与预设缺陷深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和敏感性,且该方法的应用将能够准确识别叠合板叠合面缺陷位置及程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LAMB波 叠合 叠合面缺陷 改进时间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式混凝土板梁桥叠合面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虞建成 左文生 +2 位作者 程祖辉 童浩 黄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8,共7页
为了解采用叠合技术进行改造的旧混凝土板梁桥的叠合面受力性能,以便对叠合面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分析了新老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差异、二期恒载和活载等荷载因素对叠合面剪应力的影响,推导了计算公式,阐明了叠合面剪应力的分布特性,... 为了解采用叠合技术进行改造的旧混凝土板梁桥的叠合面受力性能,以便对叠合面进行合理的技术处理,分析了新老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差异、二期恒载和活载等荷载因素对叠合面剪应力的影响,推导了计算公式,阐明了叠合面剪应力的分布特性,并与粗糙度及粘结剂等抗力因素提供的抗剪能力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剪应力在支点区域较大,跨中较小,采用人工凿毛处理的叠合面理论上可不配置抗剪钢筋,就能保证叠合式板梁桥的整体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桥改造 叠合式板梁 叠合面剪应力 叠合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收缩引起叠合面应力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鹏 伋雨林 +1 位作者 卫斌 夏蕊芳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89,共3页
根据先浇混凝土对后浇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建立ANSYS模型并由试验结果及工程实例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叠合面混凝土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叠合面应力与龄期、构件尺寸的关系,提出叠合面混凝土应力的计算公式。公式经3个不同类型的工程... 根据先浇混凝土对后浇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建立ANSYS模型并由试验结果及工程实例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叠合面混凝土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叠合面应力与龄期、构件尺寸的关系,提出叠合面混凝土应力的计算公式。公式经3个不同类型的工程验证,可供裂缝控制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叠合面 收缩 应力 有限元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状态对混凝土叠合面抗剪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富文 高润东 李向民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20-23,78,共5页
基于混凝土叠合面2类不同表面状态,在第Ⅰ类叠合试件中设置0,2,4,6,8,10mm 6种不同凹凸深度,第Ⅱ类叠合试件针对凹凸深度为8mm的情况设置0%,5%,10%,15%,20%,25%6种不同缺陷占比,基于此研究表面状态对叠合面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混凝土叠合面2类不同表面状态,在第Ⅰ类叠合试件中设置0,2,4,6,8,10mm 6种不同凹凸深度,第Ⅱ类叠合试件针对凹凸深度为8mm的情况设置0%,5%,10%,15%,20%,25%6种不同缺陷占比,基于此研究表面状态对叠合面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叠合面抗剪承载力与凹凸深度间存在指数相关性,当凹凸深度达10mm时,混凝土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约为整浇对比试件抗剪承载力的40%;混凝土叠合面抗剪承载力与预设缺陷占比存在线性关系;混凝土叠合面破坏均以由后浇混凝土形成的凸面根部剪断破坏为主,且呈脆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叠合面 抗剪承载力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叠合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建军 孙冰 +2 位作者 周绍清 杨晓锋 秦至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通过对四块由预制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薄板与后浇普通混凝土所组成的叠合板的实体试验,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材料所形成的叠合面共同工作的粘结性能。试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粗糙面能够保证不同混凝土材料所形成的叠合面的粘结性能,能够... 通过对四块由预制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薄板与后浇普通混凝土所组成的叠合板的实体试验,分析了不同混凝土材料所形成的叠合面共同工作的粘结性能。试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粗糙面能够保证不同混凝土材料所形成的叠合面的粘结性能,能够确保叠合板共同工作以及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本文的研究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叠合面 粘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转换梁叠合面剪应力分析
7
作者 赵济生 黄红军 +1 位作者 生志勇 徐华荣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3,共2页
混凝土转换梁采用叠合梁的施工方法,由于先浇混凝土对后浇混凝土的约束,使叠合面产生剪应力。对叠合面剪应力进行分析计算,采用插筋的方法增强叠合面的抗剪能力,为混凝土转换梁叠合面施工提供依据,该方法也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厚板叠合... 混凝土转换梁采用叠合梁的施工方法,由于先浇混凝土对后浇混凝土的约束,使叠合面产生剪应力。对叠合面剪应力进行分析计算,采用插筋的方法增强叠合面的抗剪能力,为混凝土转换梁叠合面施工提供依据,该方法也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厚板叠合面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转换梁 叠合面 约束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受弯构件沿叠合面抗剪设计方法的建议 被引量:2
8
作者 苑振芳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7年第3期47-55,共9页
叠合构件是国家建筑产业化主推的建筑构配件之一,但与之相应的国家规范在叠合构件的抗剪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计算的需求。而相应的美国规范对此早已有较完善系统的规定。和我国规范相比,虽同样基于剪摩理论,但其在... 叠合构件是国家建筑产业化主推的建筑构配件之一,但与之相应的国家规范在叠合构件的抗剪设计方面存在不足,尚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计算的需求。而相应的美国规范对此早已有较完善系统的规定。和我国规范相比,虽同样基于剪摩理论,但其在叠合界面的不同材质、不同粗糙度、有无配筋等均有具体的设计和计算规定。尤其是其沿叠合层设置的与叠合面垂直的抗剪钢筋,即"剪力—摩擦钢筋"的抗剪计算方法,其中的"剪力—摩擦钢筋"术语是其特点,而且针对性强,非常实用。经本文之试验验证,该规范规定的方法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和安全性,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构件 剪摩理论 剪摩钢筋 沿叠合面抗剪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NSYS模拟混凝土叠合面受剪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大治 《国外建材科技》 2003年第5期21-23,共3页
使用 ANSYS大型工程分析软件 ,对混凝土叠合面剪切试验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中考虑了不同的混凝土强度和叠合面配筋率。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大 ,说明用 ANSYS模拟混凝土叠合式直剪试验是可行的。
关键词 混凝土 叠合面 受剪试验 ANSYS模拟 抗剪强度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的无筋叠合面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立新 于春 +1 位作者 栾文彬 汤筠 《建筑施工》 2013年第1期80-82,共3页
通过实物试验,检测了由不同工艺处理方法、不同强度后浇层、不同划痕深度组成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无筋叠合面的抗剪强度,以验证无筋叠合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结果可为其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叠合 无筋叠合面 抗剪强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NC叠合面剪切滑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劭明 过民龙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4,共5页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拉压强度及优异的变形能力。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预制RPC构件多为实际工程所用。为了克服RPC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各种RPC组合构件...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具有高耐久性、高抗拉压强度及优异的变形能力。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制作成本相对较高,预制RPC构件多为实际工程所用。为了克服RPC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局限性,各种RPC组合构件应运而生,其中RPC与NC(普通混凝土)叠合构件即为一种有效的应用途径。然而,RPC-NC叠合构件叠合面的力学性能是决定两种材料是否能良好共同工作的关键因素。对36个RPC-NC双面剪切试件进行试验研究,考虑NC强度等级、叠合面正压力等级的影响,对试件破坏形态及剪应力与界面滑移量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侧向压力试件界面抗剪强度随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升高而增大;有侧向压力试件其抗剪强度随侧压力等级升高而大幅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叠合面 剪切试件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合梁的叠合面及斜截面抗剪效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宇 丁圣果 《山西建筑》 2017年第8期37-39,共3页
基于无腹筋梁叠合面剪应力理论,分析了受弯构件叠合面的抗剪承载力,并将国内外对无腹筋梁(板)斜截面混凝土抗剪承载力的规范要求进行了比较,为我国相关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叠合面 剪应力 承载力 混凝土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剪斜筋在钢筋混凝土转换梁叠合面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德立 李立民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4,共2页
文献[1]通过破坏性试验,验证了7m跨预应力迭合板在试验荷载下承载力、开裂荷载安全储备分别为2.05倍和1.63倍,挠度也满足要求,并成功地应用于预应力迭合板设计和施工。
关键词 转换梁 叠合面 抗剪斜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结构叠合梁叠合面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光辉 《广东建材》 2021年第6期78-80,共3页
装配式结构中的叠合梁是指采用预制梁上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受力构件梁。叠合梁的抗弯性能和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发挥和现浇混凝土梁差别不大,但因新旧混凝土存在叠合面,一旦叠合面发生破坏就会使整个构件破坏迅速发展。针对这个问题,... 装配式结构中的叠合梁是指采用预制梁上后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受力构件梁。叠合梁的抗弯性能和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发挥和现浇混凝土梁差别不大,但因新旧混凝土存在叠合面,一旦叠合面发生破坏就会使整个构件破坏迅速发展。针对这个问题,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有限元研究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 叠合面抗剪 理论研究 试验研究 有限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板伸入支座长度对叠合板性能影响分析
15
作者 曹仁杰 方淘 +2 位作者 黄山 邵志兵 叶云磊 《建筑施工》 2024年第5期715-718,736,共5页
为解决现浇梁内预埋钢套管与叠合板板端碰撞导致钢套管无法落位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单向叠合板叠合面受力特点,复核了板端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叠合板预制底板伸入梁(剪力墙)支座与否对叠合板等同现浇的受力性能影响极小,板端抗剪承... 为解决现浇梁内预埋钢套管与叠合板板端碰撞导致钢套管无法落位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单向叠合板叠合面受力特点,复核了板端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叠合板预制底板伸入梁(剪力墙)支座与否对叠合板等同现浇的受力性能影响极小,板端抗剪承载力规范公式求解值虽大幅下降,但叠合板抗剪安全富裕度仍较大。然后利用ABAQUS软件对叠合板预制底板伸入支座与否2种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2种情况下叠合板受力性能非常接近。考虑到目前国内外较多项目均采用预制板伸入支座的做法,建议一般情况下仍采用传统做法,但在套管预埋碰撞地方可采用预制板不伸入支座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 预制底板 叠合面 等同现浇 伸入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张峰 郭正兴 汤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0-284,共5页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板薄、用钢量小、施工简便及质量可靠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采用二次浇筑工艺,其受力性能与整体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板有所区别。工程中一般通过对叠合面的适当处理,以确保其受力整体性。结合某具...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板薄、用钢量小、施工简便及质量可靠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采用二次浇筑工艺,其受力性能与整体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板有所区别。工程中一般通过对叠合面的适当处理,以确保其受力整体性。结合某具体工程,应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整体浇筑板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预制预应力底板施工过程中最大挠度仅为其跨度的1/1752,几乎可以忽略;预应力叠合板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均与整体浇筑板一致;极限荷载阶段,叠合面几乎无相对变形,最大剪应力0.373MPa,也在规范限值以内。因此,从变形、承载力等方面均证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叠合面施工构造处理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 叠合面 受力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叠合层叠合板的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忻良 岳建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2,共7页
不加支撑底板的受力性能及叠合面的抗剪切能力为无支撑叠合板应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槽形底板和陶粒混凝土叠合层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及凹槽形叠合面的抗剪切能力,对3块底板和3块叠合板进行了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底板和叠合板的抗弯承... 不加支撑底板的受力性能及叠合面的抗剪切能力为无支撑叠合板应用的关键因素,为研究槽形底板和陶粒混凝土叠合层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及凹槽形叠合面的抗剪切能力,对3块底板和3块叠合板进行了的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底板和叠合板的抗弯承载力、抗裂性能、弹性恢复特性及叠合面的抗剪切能力。理论分析及试验结果表明:无支撑槽形底板和叠合板的实测抗弯承载力、抗裂性能均高于理论计算值,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特性;陶粒叠合层减轻了自重,凹槽形底板能够保证施工中不加支撑的要求;凹槽形叠合面比矩形叠合面具有更好的抗剪切性能和较好的抗弯刚度。最后,工程应用表明无支撑叠合板能够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周期短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混凝土 槽形底板 叠合面 无支撑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抗剪承载力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斌 郝丽妍 许龙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85,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高温后斜截面和叠合面抗剪承载力可靠度的分析方法。选取钢筋混凝土(RC)梁的热工参数,应用ABAQUS进行热传导分析。基于热分析结果和RC叠合梁高温后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斜截面和叠合面的剩余承载力。基... 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在高温后斜截面和叠合面抗剪承载力可靠度的分析方法。选取钢筋混凝土(RC)梁的热工参数,应用ABAQUS进行热传导分析。基于热分析结果和RC叠合梁高温后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斜截面和叠合面的剩余承载力。基于MATLAB应用蒙特卡洛法进行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受热时间对可靠度的影响显著,可靠度指标随着混凝土强度、配箍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荷载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变化不明显。常温下RC叠合梁斜截面承载力可靠度大于叠合面,但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叠合面的抗剪能力优于斜截面。该方法可以用于火灾高温作用后RC叠合梁承载力可靠度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钢筋混凝土叠合 斜截 叠合面 高温 可靠度 蒙特卡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连接方式叠合板-现浇梁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嘉润 张明山 +2 位作者 李本悦 徐铨彪 龚顺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8-1726,共9页
为了提高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现场施工效率和连接性能,提出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斜插筋连接方式.通过对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叠合板-现浇梁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叠合板-现浇梁试件的裂缝开展及分布、滞回特性、骨架曲线... 为了提高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现场施工效率和连接性能,提出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斜插筋连接方式.通过对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叠合板-现浇梁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叠合板-现浇梁试件的裂缝开展及分布、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滞回性能,研究采用出筋、斜插筋、叠合面钢筋和凹槽钢筋4种连接方式对叠合板-现浇梁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斜插筋连接的试件滞回性能与采用传统出筋连接的试件滞回性能基本相似;采用叠合面钢筋搭接的试件正向承载力较大,反向承载力较小,该连接方式试件的正、反向承载力相比其他连接方式试件的不对称性更显著;采用凹槽钢筋连接的试件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均优于采用出筋和斜插筋连接的试件;剪跨比对采用出筋连接和斜插筋连接的试件承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斜插筋连接的试件反向延性系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 现浇梁 连接方式 出筋连接 斜插筋连接 叠合面钢筋连接 凹槽钢筋连接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现浇砼收缩与滑移时叠合板承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玉梁 盛宏玉 王宗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09-813,共5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文章应用弹簧单元和生死单元对混凝土叠合板进行建模,分别考虑叠合面滑移、二次受力、现浇层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叠合板的极限承载力并与整浇板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叠合面的滑移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小;施...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文章应用弹簧单元和生死单元对混凝土叠合板进行建模,分别考虑叠合面滑移、二次受力、现浇层混凝土收缩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叠合板的极限承载力并与整浇板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叠合面的滑移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中的二次受力可有效提高叠合板的承载能力;同时,现浇层混凝土的收缩会明显削弱叠合板的整体承载能力,且承载力随着收缩微应变的增大而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二次受力 叠合面滑移 混凝土收缩 承载力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