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数据的共反射面元叠加初步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锴 徐蔚亚 王华忠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3,共5页
共反射面元 (commonreflectionsurface ,CRS)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 .共反射面元的旅行时响应由三个波场属性参数确定 ,相比常规共中心点 (commonmiddlepoin ,CMP)叠加和倾角时差校正 (dipmoveout,DMO)... 共反射面元 (commonreflectionsurface ,CRS)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 .共反射面元的旅行时响应由三个波场属性参数确定 ,相比常规共中心点 (commonmiddlepoin ,CMP)叠加和倾角时差校正 (dipmoveout,DMO)叠加 ,CRS叠加算子能够将地下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的能量进行聚焦并实现同相叠加 ,因此能得到更好的零炮检距剖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叠加 叠加面 零炮检距剖 属性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点面叠加算法在动态调度和静态调度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邱强 曹磊 方金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矢量数据叠加分析是空间分析的一种基础算法,该文基于MPI在Linux集群环境下,采用基于平均条带划分法进行点包含性测试。通过R-tree对数据进行划分,保证了数据的空间邻近性;通过动态调度或静态调度,保证了各个子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实... 矢量数据叠加分析是空间分析的一种基础算法,该文基于MPI在Linux集群环境下,采用基于平均条带划分法进行点包含性测试。通过R-tree对数据进行划分,保证了数据的空间邻近性;通过动态调度或静态调度,保证了各个子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调度策略总体优于静态调度策略,但也存在诸如数据划分粒度以及I/O瓶颈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点叠加 动态负载均衡 数据划分 MPI LINUX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元叠加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谭绍泉 刘光林 +2 位作者 刘泰生 胡立新 徐淑合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160-168,共9页
面元叠加地震采集技术是为适应资料处理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采集方法 ,也是适应目标采集和目标处理的一种观测方式 ,它对解决深层和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的。通过对面元叠加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的论述和 4个地区应用效果的对比 。
关键词 叠加 地震采集技术 目标采集 目标处理 地震勘探技术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反射面元叠加有利于保护断层
4
作者 邵雨 张伯友 +3 位作者 宫建青 严泽泉 姚华 易宗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在叠后地震资料处理中 ,断层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是一种叠后去噪处理方法 ,该方法将三维叠后数据体中的一个面元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校正为水平同相轴后叠加在一起得到叠加道 ,用这个面元叠加的道数去除叠加道 ,得到平均叠加... 在叠后地震资料处理中 ,断层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共反射面元叠加是一种叠后去噪处理方法 ,该方法将三维叠后数据体中的一个面元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校正为水平同相轴后叠加在一起得到叠加道 ,用这个面元叠加的道数去除叠加道 ,得到平均叠加道。该平均叠加道就是该面元共中心点上的共反射面元叠加道。由于是“同相叠加” ,所以反射信号得到加强 ,随机噪声受到压制 ,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文章运用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证明 ,叠后去噪对断层有影响 ,共反射面元叠加对断层的影响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向叠加 地球物理解释 地震反射 倍噪比 断层保护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波点多次偏移导致CMP面元叠加紊乱的解决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双虎 刘丽萍 +2 位作者 张翊孟 黄艳林 贺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5期57-60,共4页
在复杂地区施工,常遇到一束线还没有采集完,由许可或其他复杂因素,检波点需要偏移几次,造成停工或施工顺序的改变,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因受限于生产,很多项目置其于不顾,继续生产。由于上交数据的复杂性,往往每束线只提供一套数据,这势... 在复杂地区施工,常遇到一束线还没有采集完,由许可或其他复杂因素,检波点需要偏移几次,造成停工或施工顺序的改变,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因受限于生产,很多项目置其于不顾,继续生产。由于上交数据的复杂性,往往每束线只提供一套数据,这势必造成CMP面元叠加紊乱,给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通过制定严格的流程及编制改造SPS文件的程序,从而提供适应处理的一套包括检波点各个偏移位置信息的SPS文件。这种解决方法运算速度快,不给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带来任何的复杂性,且不增加工作量,较好地解决了因检波点多次偏移造成CMP面元叠加紊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 叠加 归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被引量:9
6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27-31,共5页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 ,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 (CMP)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地层倾斜时 ,CMP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 ,CMP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 (ZO)剖面。在这种情形下 ,只有实施NMO/DMO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 (CRP)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 (MZO)的目的。根据共反射面元 (CRS)叠加理论 ,CRS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CRP轨迹的集合 ,所以沿CRS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以几何描述的方式 ,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CRP与CRS叠加之间 ,NMO/DMO叠加、叠前深度偏移 (PreSDM )与CRS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零炮检距 地震照明成像 地震勘探 偏移到零偏移距 CRP轨迹 CRP叠加 共反射 CRS叠加面 空间-半偏移距-时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啁啾高斯脉冲叠加光束的空间异常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劭文 张蓉竹 孙年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173,共6页
以ICF系统应用为背景,建立了四束超短啁啾高斯脉冲远场能量叠加分析模型,分别对单束及多束超短啁啾高斯脉冲的空间异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脉宽是影响超短啁啾高斯脉冲叠加光束产生空间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在利用指数... 以ICF系统应用为背景,建立了四束超短啁啾高斯脉冲远场能量叠加分析模型,分别对单束及多束超短啁啾高斯脉冲的空间异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脉宽是影响超短啁啾高斯脉冲叠加光束产生空间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在利用指数函数复振幅包络的解析式进行分析时,使用脉宽小于1个光振荡周期的超短啁啾高斯脉冲进行叠加应控制参数在合理的范围内,r<1w0时可有效避免空间异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叠加 啁啾 脉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P的两个地学基础空间分析算法的并行实现及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效民 潘景山 +1 位作者 孙占全 顾卫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1,39,共5页
研究了两个基础空间分析算法(大量线段求交、点面叠加)的实现方法,并基于单机多核环境,利用OpenMP实现了并行算法。通过分析并行算法,得到了无法取得线性加速比的原因,即负载不均衡,内存管理采用全局方法,仍然是"串行"的。基... 研究了两个基础空间分析算法(大量线段求交、点面叠加)的实现方法,并基于单机多核环境,利用OpenMP实现了并行算法。通过分析并行算法,得到了无法取得线性加速比的原因,即负载不均衡,内存管理采用全局方法,仍然是"串行"的。基于此,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排序并利用OpenMP的动态调度方式进行调度;改进了现有的并发内存分配技术,并将其用于并行算法的内存管理。利用以上方法对并行算法进行了优化,测试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具有较为理想的近线性加速比,单机四核环境下,每个核心的计算效率不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析 求交 叠加 并发内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断陷深层火山岩地震资料成像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维红 林春华 +3 位作者 陈志德 陈斌 宋玉琢 王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0-319,共10页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断陷的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所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断陷期地层的成像精度是当前地震资料处理的研究重点.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方面,本文进行了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技术、压制规则干扰的减去法...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断陷的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所以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断陷期地层的成像精度是当前地震资料处理的研究重点.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方面,本文进行了十字交叉排列面波压制技术、压制规则干扰的减去法多次波压制技术和基于菲涅耳带原理的超面元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保护深层有效波的低频信号、消除深层构造假象、提高道集的覆盖次数和提高信噪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进行了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变化较为剧烈的地区,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精度要高于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是深度域成像的关键,在初始速度模型建立上,研究并应用了二维速度模型约束下的三维速度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依据测井资料和区域地质研究的成果进行速度模型的优化分析,给出叠前深度偏移的速度体.上述提高信噪比和成像精度的方法在古龙地区深层断陷期地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古龙断陷结构的地质认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断陷 叠前深度偏移 Kirchhoff积分 速度分析 叠加 波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低信噪比地区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建芳 华伟 +1 位作者 王士昆 季红军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83-587,共5页
江苏油田村庄密集,水网密布,工农业发达,野外采集资料品质较差。原始单炮记录上噪声类型多,分布广;深层能量弱,高频成分损失严重;深层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对深层噪声进行了压制,保留深层的有效波信息;然后对深层... 江苏油田村庄密集,水网密布,工农业发达,野外采集资料品质较差。原始单炮记录上噪声类型多,分布广;深层能量弱,高频成分损失严重;深层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对深层噪声进行了压制,保留深层的有效波信息;然后对深层的有效信号进行能量补偿,拓宽目的层频带,进行频率补偿,得到了较好的深层资料信息;最后对浅、中、深层资料进行可变扩展面元叠加,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叠前时间偏移,使深层资料的成像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深层地震资料 噪声衰减 能量补偿 频率补偿 扩展叠加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型高保真反偏移理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建国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207-212,216,共7页
为了使Kirchhoff型反偏移的输出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等,提出了一种旨在消除Kirchhoff型反偏移中所出现的振幅畸变现象的高保真反偏移方法。与常规的Kirchhoff型反偏移不同,高保真反偏移是一种与反射面有关的反射地震成像方法。因此,在... 为了使Kirchhoff型反偏移的输出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等,提出了一种旨在消除Kirchhoff型反偏移中所出现的振幅畸变现象的高保真反偏移方法。与常规的Kirchhoff型反偏移不同,高保真反偏移是一种与反射面有关的反射地震成像方法。因此,在高保真反偏移中首先要确定反射面的位置,其次要确定振幅畸变因子的数值,最后要根据在反射点上振幅畸变因子恒等于1这一事实进行振幅畸变校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求出反射点的空间位置和振幅畸变因子的具体数值,采用四重加权叠加法,即在一次反偏移运算中同时采用一个单位加权函数和三个非单位加权函数。其中,非单位加权函数由常规的真振幅加权函数和用于建立Kircohhoff型反偏移算子的全局坐标系中的水平坐标组成。通过在四个反偏移场之间进行比值运算,可以达到提取反射点坐标和振幅畸变因子的目的。一旦得到反射点坐标和振幅畸变因子的具体数值,就可以通过简单的除法消除掉振幅畸变因子对反偏移像场振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型反偏移 振幅畸变 等时多重加权叠加 高保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贵明 程建远 +3 位作者 冯斌 宴云翔 李文前 徐林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6,共3页
深部煤层地震勘探技术面临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地下成像困难等诸多难点。在分析深部地震资料特点和处理难点的基础上,对如何从深部地震资料中压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提出了利用"减去法"压制多次波和采用"扩大面元叠加&... 深部煤层地震勘探技术面临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地下成像困难等诸多难点。在分析深部地震资料特点和处理难点的基础上,对如何从深部地震资料中压制多次波、提高信噪比,提出了利用"减去法"压制多次波和采用"扩大面元叠加"提高信噪比的处理思路,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获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地震勘探 多次波压制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