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谱图叠加法用于色谱微弱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二东 李志伟 +1 位作者 杨更亮 王德先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92-394,共3页
基于谱图叠加和小波分析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谱图叠加法.该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色谱信噪比,使只能定性分析的信号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应用此法处理对氨基苯甲酸毛细管电泳信号,信噪比从3提升至11,其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叠加 小波分析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随机响应的一种改进的概率谱叠加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凌 吴知丰 +1 位作者 周成功 周生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前有一些关于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中响应峰值按降序(即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的峰值统计性质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中的概率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由于这些改进,概率谱叠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就变得更准确和实用。本文以五层的结... 目前有一些关于多自由度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中响应峰值按降序(即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时的峰值统计性质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中的概率方法提出一些改进。由于这些改进,概率谱叠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就变得更准确和实用。本文以五层的结构模型为例,计算其在埃尔森特罗(1940)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概率谱叠加方法能够准确的计算较高几阶重要响应峰值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随机响应 概率叠加方法 结构模型 地震激励 时程分析 多自由度结构体系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TMD结构的大阻尼比复振型叠加反应谱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东梅 李创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1-185,共5页
为了对具有非对称质量矩阵、非对称刚度矩阵和非经典大阻尼矩阵特征的带TMD结构进行更精确并便于工程应用的抗震设计,用大阻尼比复振型叠加设计反应谱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及效应分析.用复模态法对非经典方程进行解耦,得到了结构地震响应的... 为了对具有非对称质量矩阵、非对称刚度矩阵和非经典大阻尼矩阵特征的带TMD结构进行更精确并便于工程应用的抗震设计,用大阻尼比复振型叠加设计反应谱法进行了地震响应及效应分析.用复模态法对非经典方程进行解耦,得到了结构地震响应的时域表达式,根据解的复共轭特征和欧拉变换,进一步把地震响应表示为一系列等效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和速度响应的线性组合,再根据反应谱理论并考虑大阻尼比转换就可以求解带TMD结构基于设计反应谱的地震响应和效应并进行抗震设计.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大阻尼比复振型叠加设计反应谱法的应用,计算结果表明:带TMD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TMD结构 抗震设计 大阻尼比 复振型叠加设计反应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和快速波叠加谱方法的近场声全息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阳 向宇 +2 位作者 石梓玉 陆静 王玉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2-428,共7页
在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理论的基础上,将等效源强和积分核函数在轴对称虚拟面上进行双向傅里叶级数展开,使待求的源强向量转化为稀疏的傅里叶展开系数向量,并结合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中的基追踪降噪算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快速波叠加... 在等效源法近场声全息理论的基础上,将等效源强和积分核函数在轴对称虚拟面上进行双向傅里叶级数展开,使待求的源强向量转化为稀疏的傅里叶展开系数向量,并结合压缩感知重构算法中的基追踪降噪算法建立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快速波叠加谱的半解析、半数值等效源近场声全息方法。利用脉动球源与长条形声源对比了所提方法与传统压缩等效源法的声场重建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当频率较低时,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的重建精度相当;但随着频率升高,所提方法的重建精度与抗噪性能均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声全息 等效源法 压缩感知 快速波叠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速度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西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90-96,共7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速度谱特征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含油气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叠加速度谱不仅可以提供速度信息.而且能量团的聚集、发散特征也可以提供油气、构造方面的信息,其接合地震剖面的解释可以提供更多的地质信... 本文主要介绍了速度谱特征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含油气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叠加速度谱不仅可以提供速度信息.而且能量团的聚集、发散特征也可以提供油气、构造方面的信息,其接合地震剖面的解释可以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最后,本文以吐哈盆地为例,用速度谱特征分析方法对三个不同构造背景的油田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其结果与油田的实际资料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叠加速度 特征分析 预测 油气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分析中的CMP叠加道同相求和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常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71-476,共6页
在进行常规速度分析时,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结果的信噪比,通常采用相邻若干个CMP道集作为原始数据。当地下界面倾斜时,各个CMP道集使用同一速度动校正后得到的叠加道有一定的时差。如果这些叠加道求和时能沿同相轴方向叠加,就能够最大限度... 在进行常规速度分析时,为了提高速度分析结果的信噪比,通常采用相邻若干个CMP道集作为原始数据。当地下界面倾斜时,各个CMP道集使用同一速度动校正后得到的叠加道有一定的时差。如果这些叠加道求和时能沿同相轴方向叠加,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速度谱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实际地震资料试验表明,对于倾斜反射层,与常规直接求和相比,沿同相轴同相求和得到的能量可提高近两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共中心点 叠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速度谱和复数道相关速度谱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树初 罗国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33-341,378,共10页
依据平均振幅能量准则求得的叠加速度谱,分辨率往往较低,Neidell和Taner(1971)利用非归一化和归一化互相关准则制作了相关速度谱,使分辨率有了改进。但是在复杂地区,由于地震道的振幅随炮检距的增大而明显衰减,造成各道的波形不一致,这... 依据平均振幅能量准则求得的叠加速度谱,分辨率往往较低,Neidell和Taner(1971)利用非归一化和归一化互相关准则制作了相关速度谱,使分辨率有了改进。但是在复杂地区,由于地震道的振幅随炮检距的增大而明显衰减,造成各道的波形不一致,这样使用相关速度谱也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复数道相关速度谱,它适用于波形有变化的相关处理,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相关计算中,采用了幅角加权技术,进一步增强了相位的一致性,从而使速度能量更加集中。此法并不要求较高的覆盖次数。文中用具体实例说明复数道相关速度谱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速度 相关速度 复数道相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钢中Al元素光谱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志远 李帆 +1 位作者 王强 王荣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5期53-57,共5页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钢中Al元素光谱干扰的情况,研究了在众多谱线中选出最佳分析谱线的通用方法,铝元素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配制一系列单一元素光谱干扰研究实验溶液,并在所选分析谱线波长处逐一扫描。通...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钢中Al元素光谱干扰的情况,研究了在众多谱线中选出最佳分析谱线的通用方法,铝元素只是作为一个例子。配制一系列单一元素光谱干扰研究实验溶液,并在所选分析谱线波长处逐一扫描。通过谱线叠加情况识别谱线干扰情况,排除元素干扰、基体干扰、试剂干扰等,最终确定最佳分析谱线为394.40nm和309.27nm。实验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13.8%,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23%(394.40nm)和0.0011%(309.27nm)。各项指标均符合实验要求,可用于铝含量为0.01%~10.0%的钢铁材料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线叠加 ICP-A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及周边地区Lg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47
9
作者 胡家富 丛连理 +1 位作者 苏有锦 康国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09-813,T004,共6页
收集了昆明台 1990~ 2 0 0 0年间大于 4 .0级的地震宽频记录资料 ,以及分布在云南境内的 2 3个昆明数字化台网 1999~ 2 0 0 0年的资料 ,使用单台叠加谱比方法处理了 2 80个Lg尾波信号 .在假定Lg尾波Q与频率f有Q=Q0 fη关系的基础上 ,... 收集了昆明台 1990~ 2 0 0 0年间大于 4 .0级的地震宽频记录资料 ,以及分布在云南境内的 2 3个昆明数字化台网 1999~ 2 0 0 0年的资料 ,使用单台叠加谱比方法处理了 2 80个Lg尾波信号 .在假定Lg尾波Q与频率f有Q=Q0 fη关系的基础上 ,计算出各射线 1Hz时的Q值及频率相关因子 η .在此基础上 ,运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 0 .5°× 0 .5°网格内的Q0 和 η的分布图像 .结果表明 :云南及周边地区的Q0 在 15 0~ 30 0之间变化 ,滇东地区的Q0 明显高于滇西地区 ;η的变化范围在 0 .3~ 0 .8之间 ,绝大部分地区 η的变化范围为 0 .5~ 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叠加谱比 反投影技术 Q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及周边地区Lg尾波的Q值分布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彦 毛燕 +2 位作者 胡家富 苏有锦 丛连理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2,237,共8页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新疆地区22个数字化台网台站、乌鲁木齐台站以及周边的7个台站1999~2003年上半年所记录的1 156个宽带垂直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与各射线相对应的Q0值(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在此基础上,应用反投影技术... 首先运用叠加谱比法,对新疆地区22个数字化台网台站、乌鲁木齐台站以及周边的7个台站1999~2003年上半年所记录的1 156个宽带垂直记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与各射线相对应的Q0值(1 Hz处的Q值)和频率相关因子η.在此基础上,应用反投影技术,得到了新疆地区1°×1°网格的Q0值和η值的分布图象.结果表明:在塔里木地台及西伯利亚地台边缘,Q0值较高,为300~450;而在南部的西昆仑褶皱系、松潘甘孜褶皱系,Q0呈现出低值,在150~250的范围内变化;在北部的准葛尔褶皱系和天山褶皱系,Q0呈现出较低的值,在250~300的范围内变化,η值的变化范围为0.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Q值 叠加谱比 反投影技术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Lg尾波的Q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毛燕 徐彦 +2 位作者 王彬 胡家富 丛连理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2,共5页
首先利用叠加谱比法,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的12个台站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04个宽带垂直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的Lg尾波Q0和η的测量值,再应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出四川及邻区Lg尾波Q0和η的分布图像。... 首先利用叠加谱比法,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的12个台站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04个宽带垂直分量进行分析,得到与各路径相对应的椭圆内的Lg尾波Q0和η的测量值,再应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出四川及邻区Lg尾波Q0和η的分布图像。结果表明Q0值的分布与构造活动性紧密相关,在所研究的范围内,Q0值在225~400的范围内变化。低的Q0值(225~250)发生在安宁河断裂、龙门山断裂和鲜水河断裂的交汇区域,以及由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等多条断裂所组成的南北向断裂带;在川东的四川盆地,Q0值有所升高,在250~300的范围内变化;在所研究区域东南部的扬子地台,Q0值呈现出350~400的较高值。η值在04~08的范围内变化。绝大部分地区的η和Q0反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G尾波 Q值 叠加谱比 反投影技术 四川及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相轴追踪的三维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军 宋鹏 +1 位作者 李金山 王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4-905,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相轴追踪的三维多次波压制方法,在引入三维高分辨率叠加速度谱的基础上,进行多次波同相轴的高精度追踪,并将追踪到的多次波同相轴组成准多次波记录,然后利用f-k滤波方法实现在多次波同相轴所属短时窗内的多次波压制。...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相轴追踪的三维多次波压制方法,在引入三维高分辨率叠加速度谱的基础上,进行多次波同相轴的高精度追踪,并将追踪到的多次波同相轴组成准多次波记录,然后利用f-k滤波方法实现在多次波同相轴所属短时窗内的多次波压制。模型实验和实际数据测试均表明,该方法的多次波剔除效果明显优于高精度抛物线Radon变换法,并且其计算效率也明显高于高精度抛物线Radon变换法,因此基于同相轴追踪的三维多次波压制方法更适合于针对"海量"数据的三维多次波压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 同相轴追踪 叠加速度 F-K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1范数多项式拟合的多次波消除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文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6-389,500+325,共4页
如何在不损伤一次波的情况下压制多次波是地震信号处理的难点之一。在CDP道集中,一次波和多次波的运动学特征可以由叠加速度和零炮检距时间确定。利用AVO特性可以表示一次波(多次波)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假设在速度谱上,多次波和一次... 如何在不损伤一次波的情况下压制多次波是地震信号处理的难点之一。在CDP道集中,一次波和多次波的运动学特征可以由叠加速度和零炮检距时间确定。利用AVO特性可以表示一次波(多次波)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假设在速度谱上,多次波和一次波一般是分开的,从而可以进行多次波和一次波的识别。本文提出一种沿着多次波的双曲线轨迹,利用基于L1范数的多项式拟合技术估计多次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一次波和随机噪声对预测多次波的影响。人工合成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基于L2范数多项式拟合技术的方法相比,本文算法在有效压制多次波的同时,能更好地保护一次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波压制 多项式拟合 L1范数 L2范数 叠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基线时间序列季节项提取和重构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吉长东 张萌 沈祎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8-821,共4页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3种方法对原始基线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自时间序列的本征函数模态分量(IMF)、相关系数及周期性强度,进而确定其季节项分量,同时通过比较季节项和原始...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EEMD)3种方法对原始基线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自时间序列的本征函数模态分量(IMF)、相关系数及周期性强度,进而确定其季节项分量,同时通过比较季节项和原始基线时间序列的叠加功率谱图优选分解方法。结果表明,CEEMD方法对基线时间序列季节项提取和重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时间序列 季节项 CEEMD 叠加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法研究钟祥台Lg波尾波衰减特征
15
作者 赵瑞 朱新运 李俊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7-880,共4页
利用单台叠加谱比法(SSR)分析钟祥台记录的周边地区30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得出与各个射线对应的Lg波尾波的Q_(0)值。结果表明,Q_(0)值的大小与构造活动强弱有关,在构造活动强烈的胡集-沙洋断裂、通城河断裂、天阳坪断裂、青峰断裂附... 利用单台叠加谱比法(SSR)分析钟祥台记录的周边地区30个地震事件的垂直分量,得出与各个射线对应的Lg波尾波的Q_(0)值。结果表明,Q_(0)值的大小与构造活动强弱有关,在构造活动强烈的胡集-沙洋断裂、通城河断裂、天阳坪断裂、青峰断裂附近呈现出低值,约在130~200范围内变化;在远离断裂的区域,构造活动比较稳定,Q_(0)值达到6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谱比 Lg波尾波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Tm^(3+)共掺杂Ca2MgSi2O7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莲莲 艾尔肯·斯地克 +2 位作者 万英 苏晓娜 王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8-954,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a_2MgSi_2O_7∶Dy^(3+),Tm^(3+)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RD结构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温和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Ca_2MgSi_2O_7∶Tm^(3+)在355 nm激发下显示出蓝色发光,在CIE1931中的色坐标为x=...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Ca_2MgSi_2O_7∶Dy^(3+),Tm^(3+)发光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RD结构表征,测量了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色温和荧光寿命。研究结果表明,Ca_2MgSi_2O_7∶Tm^(3+)在355 nm激发下显示出蓝色发光,在CIE1931中的色坐标为x=0.165 9,y=0.082 2,色纯度为89%。通过Dy^(3+)和Tm^(3+)的叠加激发谱带激发,即在349,353,365 nm激发下,Ca_2MgSi_2O_7∶Dy^(3+),Tm^(3+)显示出青白、冷白和暖白光,相关色温值分别为5 193,9 672,4 685 K。300~500 nm区域间可以有效地激发Ca_2MgSi_2O_7∶Dy^(3+),Tm^(3+),并在400~600 nm之间产生蓝光和黄光复合产生的白光,表明该体系可用作白光LED的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2)MgSi_(2)O_(7)∶Dy^(3+) Tm^(3+)荧光粉 光致发光 白光LED 叠加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伦坡拉盆地地震波速结构与地层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大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A01期95-102,共8页
本文根据藏北伦坡拉盆地地震勘探资料,应用大量地震波速度信息,结合盆地井下及国内第三系岩石圈的地球物理参数等资料,研究和分析了盆地的基本结构及地层分布,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丁青湖组与牛堡组地层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有... 本文根据藏北伦坡拉盆地地震勘探资料,应用大量地震波速度信息,结合盆地井下及国内第三系岩石圈的地球物理参数等资料,研究和分析了盆地的基本结构及地层分布,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丁青湖组与牛堡组地层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有一较长时期的沉积间断;建议将丁青湖组地层划为上第三系,牛堡组地层划为下第三系;认为伦坡拉盆地为下第三系断陷盆地与上第三系拗陷盆地的叠加复合型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叠加速度 密度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分布高斯-谢尔模型列阵光束的等效曲率半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晓利 季小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99-1804,共6页
推导出矩形分布高斯-谢尔模型(GSM)列阵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等效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等效曲率半径由湍流强度、GSM列阵光束参数及光束的叠加方式等因素共同确定。湍流使得等效曲率半径减小,但湍流对交叉谱密度函数叠加... 推导出矩形分布高斯-谢尔模型(GSM)列阵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等效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等效曲率半径由湍流强度、GSM列阵光束参数及光束的叠加方式等因素共同确定。湍流使得等效曲率半径减小,但湍流对交叉谱密度函数叠加时等效曲率半径的影响要比光强叠加时大。在自由空间中,交叉谱密度函数叠加时GSM列阵光束的等效曲率半径要比光强叠加时的大。但是,随着湍流的增强,交叉谱密度函数叠加时GSM列阵光束的等效曲率半径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强叠加时的等效曲率半径。此外,若光束相干参数和子光束数目越大,则等效曲率半径受湍流的影响越大。GSM列阵光束的等效曲率半径受湍流的影响比高斯列阵光束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曲率半径 矩形分布高斯-谢尔模型列阵光束 大气湍流 交叉密度函数叠加 光强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