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来林
吴清岭
+1 位作者
何玉前
魏大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0,416,共5页
本文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各种偏移技术的差异,以及成像条件的三种表述。在阐述叠前深度成像速度建模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速度建模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①要选择连续性好的同相轴,层厚不能太薄,邻层的层...
本文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各种偏移技术的差异,以及成像条件的三种表述。在阐述叠前深度成像速度建模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速度建模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①要选择连续性好的同相轴,层厚不能太薄,邻层的层速度变化应大于10%;②构造平缓的部位可适当减少目标线解释,构造复杂时可加密目标线解释;③应根据常规偏移剖面拾取的时间层位进行层速度修改,力求在纵、横两方向上保持层速度平滑,使CRP道集拉平。通过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在海拉尔应用的实例,表明叠前深度成像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叠后偏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
前
深度
CRP道集
零炮检距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分析
应用
偏移技术
速度建模
成像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被引量:
45
2
作者
何英
王华忠
+1 位作者
马在田
胡中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3-19,共7页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Beasley和Lynn ,1992 ) [1] 法在计算上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实施时更加灵活。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 ,“波场上延”方法较“零速层”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达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深度成像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条件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成像
波场上延
零速层
波场外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拉尔某地地震资料叠前深度成像结果(转为时间域,右图)与常规处理结果(左图)的比较
3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4期F004-F004,共1页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心目前拥有128个节点、256个CPU的集群并行叠前成像系统,现已实现了成像、解释反演一体化的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松辽深层、海拉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
油气勘探技术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3-D叠前深度成像估算层速度和反射层位置
4
作者
Moshe Reshef
刘宝玉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4期40-45,共6页
引 言 2D工作获得的经验说明,构造成像是复杂地区层速度分析的有效工具。本文试图在3D工作中实现这一类似的方法。 本文提出的策略是针对时间处理失败的复杂3D勘探的。在彻底研究了非常简单的速度分析和成像技术之后,才能实现该方法。...
引 言 2D工作获得的经验说明,构造成像是复杂地区层速度分析的有效工具。本文试图在3D工作中实现这一类似的方法。 本文提出的策略是针对时间处理失败的复杂3D勘探的。在彻底研究了非常简单的速度分析和成像技术之后,才能实现该方法。这项研究主要侧重于陆上3D测量,对数据要求有特殊排序的一些偏移算法,在这里是不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叠前深度成像
CSL偏移
CVHS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
5
作者
Mark Lance
高林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自人们钻第一口探井以来,勘探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自地学家根据一组二维地震测线有信心地绘出断层的时间高点之后,石油工业已大有进步。而今,在竞争的勘探和生产(E&P)环境中,尽管运气和艺术效果仍在继续起作用,但二维地震技术无...
自人们钻第一口探井以来,勘探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自地学家根据一组二维地震测线有信心地绘出断层的时间高点之后,石油工业已大有进步。而今,在竞争的勘探和生产(E&P)环境中,尽管运气和艺术效果仍在继续起作用,但二维地震技术无疑是最成功的E&P战略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勘探
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成像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在改变的三维叠前深度成像经济学
6
作者
PhilipS.Schultz
马德昌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6期57-58,共2页
叠前深度偏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处理,只试用于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极少数情况。时至今日,由于成本高、周期长、方法原理深奥难解以及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它仍不能应用于三维数据。然而,这些经济学正在发生很快的变化,出现...
叠前深度偏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处理,只试用于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极少数情况。时至今日,由于成本高、周期长、方法原理深奥难解以及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它仍不能应用于三维数据。然而,这些经济学正在发生很快的变化,出现一种全新的局面。回答诸如“何时做三维叠前偏移有经济意义?”或“我们如何知道处理的效果改进了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偏移
叠前深度成像
经济学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叠前地震数据特征波场分解、偏移成像与层析反演
被引量:
19
7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3 位作者
刘少勇
胡江涛
王雄文
李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4-2034,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套叠前地震数据稀疏表达(特征波场合成)、深度偏移成像和层析成像的处理流程.不同于传统的变换域中的数据稀疏表达理论,本文利用局部平面波的传播方向(慢度矢量),在中心炮检点处同时进行波束合成,从而将地震数据投影到局部...
本文提出了一套叠前地震数据稀疏表达(特征波场合成)、深度偏移成像和层析成像的处理流程.不同于传统的变换域中的数据稀疏表达理论,本文利用局部平面波的传播方向(慢度矢量),在中心炮检点处同时进行波束合成,从而将地震数据投影到局部平面波域(高维空间)中.由于波束合成后的地震数据描述了局部平面波的方向特征,因此称之为特征波场.然而波束合成算法需要估计局部平面波的慢度矢量.当地震数据受噪声干扰时,难以在常规τ-p谱中自动估计局部平面波的射线参数(慢度矢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反演理论的特征波场合成方法,可以同时反演局部平面波及其传播方向,从而提高特征波合成的自动化程度并保持方法的稳健性.通过特征波场合成,可以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单独的震相(波形).这样的数据可以直接用来成像及反演.在局部平面波域中,由于局部平面波的入射与出射射线参数已知,传统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和高斯束/控制束PSDM可以实现从"沿等时面的画弧"到"向反射点(段)的直接投影"的转变,叠前偏移的效率以及成像质量可以同时提高.此外,特征波场与地下反射点(段)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使得叠前深度偏移与层析成像融为一体,可以极大地提高速度反演的效率.数值试验证明了特征波场合成、叠前深度成像以及层析反演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稀疏表达
特征波场合成
立体数据空间
局部平面波
特征波场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特征波场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刘礼农
刘洪
+7 位作者
李幼铭
李建勇
李冰
陈树民
范兴才
张尔华
裴江云
年静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流程实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几何算法
波动方程三维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速度分析
并行计算
地震
成像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在内蒙古居延海坳陷多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雪静
李俊伦
+5 位作者
熊强青
解建建
李海鹏
谭静
刘增祺
段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20-3135,共16页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是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近年来在近地表高分辨率成像中得到了较多的实际应用.然而,由于周期跳跃等因素导致的强非线性特征使得该方法对初始模型的准确性和地震数据的质量...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是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近年来在近地表高分辨率成像中得到了较多的实际应用.然而,由于周期跳跃等因素导致的强非线性特征使得该方法对初始模型的准确性和地震数据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初始模型与地下实际结构较大的偏差、数据中的噪声及低频成分缺失等问题都会导致反演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值,从而难以收敛到真实的速度结构.目前,FWI主要用于处理海上数据,在短偏移距陆地数据的应用中仍面临着较大挑战.内蒙古居延海坳陷拥有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但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构造不清,迫切需要对地下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以进行细致研究.本研究利用该地区采集的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数据,采用多目标函数FWI获得了2 km以浅的高精度纵波速度结构.同时,通过波形对比验证了速度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波形反演获得的速度模型进行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深度域反射剖面.成像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域的4套主要沉积地层,为后期对该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并通过程序开源共享为国内大量主动源活动构造探测提供了一套可靠的高分辨率反演成像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陆地主动源勘探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居延海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BSTRACTS
10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05-F0012,共8页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
油气藏
地震监测
地震地质
属性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19
1
作者
李来林
吴清岭
何玉前
魏大力
机构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10,416,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原理和技术两个方面论述了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各种偏移技术的差异,以及成像条件的三种表述。在阐述叠前深度成像速度建模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速度建模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①要选择连续性好的同相轴,层厚不能太薄,邻层的层速度变化应大于10%;②构造平缓的部位可适当减少目标线解释,构造复杂时可加密目标线解释;③应根据常规偏移剖面拾取的时间层位进行层速度修改,力求在纵、横两方向上保持层速度平滑,使CRP道集拉平。通过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在海拉尔应用的实例,表明叠前深度成像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叠后偏移效果。
关键词
叠
前
深度
CRP道集
零炮检距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分析
应用
偏移技术
速度建模
成像
条件
Keywords
prestack,depth,CRP gather,zero-offset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被引量:
45
2
作者
何英
王华忠
马在田
胡中标
机构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3期13-1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894190 )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文摘
复杂地形勘探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直接从起伏地表开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对付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波场上延”法能实现由非水平观测界面开始的偏移过程 ,解决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并克服基于“零速层”(Beasley和Lynn ,1992 ) [1] 法在计算上的不稳定因素 ,具体实施时更加灵活。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 ,“波场上延”方法较“零速层”法有着明显的优势 ,较好地克服了起伏地形对地下构造成像的影响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达到了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和深度成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复杂地形条件
波动方程
叠前深度成像
波场上延
零速层
波场外推
Keywords
irregular topography
wave field upward continuation
zero velocity layer
wave field extrapolation
wave equation pre stack depth migration
分类号
P631.4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拉尔某地地震资料叠前深度成像结果(转为时间域,右图)与常规处理结果(左图)的比较
3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4期F004-F004,共1页
文摘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中心目前拥有128个节点、256个CPU的集群并行叠前成像系统,现已实现了成像、解释反演一体化的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松辽深层、海拉尔盆地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
油气勘探技术
地震解释
分类号
P631.4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3-D叠前深度成像估算层速度和反射层位置
4
作者
Moshe Reshef
刘宝玉
机构
河北涿州石油物探局物探地质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4期40-45,共6页
文摘
引 言 2D工作获得的经验说明,构造成像是复杂地区层速度分析的有效工具。本文试图在3D工作中实现这一类似的方法。 本文提出的策略是针对时间处理失败的复杂3D勘探的。在彻底研究了非常简单的速度分析和成像技术之后,才能实现该方法。这项研究主要侧重于陆上3D测量,对数据要求有特殊排序的一些偏移算法,在这里是不适应的。
关键词
三维
叠前深度成像
CSL偏移
CVHS
地震勘探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
5
作者
Mark Lance
高林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5期1-6,共6页
文摘
自人们钻第一口探井以来,勘探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自地学家根据一组二维地震测线有信心地绘出断层的时间高点之后,石油工业已大有进步。而今,在竞争的勘探和生产(E&P)环境中,尽管运气和艺术效果仍在继续起作用,但二维地震技术无疑是最成功的E&P战略的推动力。
关键词
油气藏勘探
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成像
数据处理
分类号
P618.130.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在改变的三维叠前深度成像经济学
6
作者
PhilipS.Schultz
马德昌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第三普查大队
出处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6期57-58,共2页
文摘
叠前深度偏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处理,只试用于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极少数情况。时至今日,由于成本高、周期长、方法原理深奥难解以及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它仍不能应用于三维数据。然而,这些经济学正在发生很快的变化,出现一种全新的局面。回答诸如“何时做三维叠前偏移有经济意义?”或“我们如何知道处理的效果改进了多少?”
关键词
深度
偏移
叠前深度成像
经济学
地震数据处理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叠前地震数据特征波场分解、偏移成像与层析反演
被引量:
19
7
作者
王华忠
冯波
刘少勇
胡江涛
王雄文
李辉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波现象与反演成像研究组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24-203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1CB201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117)
+3 种基金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5-008HZ
2011ZX05006-002
2011ZX05023)
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33550006-14-FW2099-0026)资助
文摘
本文提出了一套叠前地震数据稀疏表达(特征波场合成)、深度偏移成像和层析成像的处理流程.不同于传统的变换域中的数据稀疏表达理论,本文利用局部平面波的传播方向(慢度矢量),在中心炮检点处同时进行波束合成,从而将地震数据投影到局部平面波域(高维空间)中.由于波束合成后的地震数据描述了局部平面波的方向特征,因此称之为特征波场.然而波束合成算法需要估计局部平面波的慢度矢量.当地震数据受噪声干扰时,难以在常规τ-p谱中自动估计局部平面波的射线参数(慢度矢量).本文提出了基于反演理论的特征波场合成方法,可以同时反演局部平面波及其传播方向,从而提高特征波合成的自动化程度并保持方法的稳健性.通过特征波场合成,可以将地震数据分解为单独的震相(波形).这样的数据可以直接用来成像及反演.在局部平面波域中,由于局部平面波的入射与出射射线参数已知,传统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和高斯束/控制束PSDM可以实现从"沿等时面的画弧"到"向反射点(段)的直接投影"的转变,叠前偏移的效率以及成像质量可以同时提高.此外,特征波场与地下反射点(段)的一对一映射关系使得叠前深度偏移与层析成像融为一体,可以极大地提高速度反演的效率.数值试验证明了特征波场合成、叠前深度成像以及层析反演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震数据稀疏表达
特征波场合成
立体数据空间
局部平面波
特征波场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特征波场层析反演
Keywords
Sparse expression of seismic data
Characteristic wavefield decomposition
Stereo data space
Local plane wave
Characteristic wavefield imaging
Characteristic wavefield inver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被引量:
10
8
作者
刘礼农
刘洪
李幼铭
李建勇
李冰
陈树民
范兴才
张尔华
裴江云
年静波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资助课题(KZCXI -y0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项目(49894190 )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基金资助项目(2 0 0 0 12 3 )
文摘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流程实用性能良好。
关键词
辛几何算法
波动方程三维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速度分析
并行计算
地震
成像
地质勘探
Keywords
wave-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paralell computing
分类号
P315.61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在内蒙古居延海坳陷多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郑雪静
李俊伦
熊强青
解建建
李海鹏
谭静
刘增祺
段涛
机构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Geophysics Department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20-3135,共16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39204)
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2021YFC3000600)共同支持。
文摘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是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高分辨率成像方法,近年来在近地表高分辨率成像中得到了较多的实际应用.然而,由于周期跳跃等因素导致的强非线性特征使得该方法对初始模型的准确性和地震数据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初始模型与地下实际结构较大的偏差、数据中的噪声及低频成分缺失等问题都会导致反演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值,从而难以收敛到真实的速度结构.目前,FWI主要用于处理海上数据,在短偏移距陆地数据的应用中仍面临着较大挑战.内蒙古居延海坳陷拥有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但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构造不清,迫切需要对地下进行高精度、高分辨率成像以进行细致研究.本研究利用该地区采集的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数据,采用多目标函数FWI获得了2 km以浅的高精度纵波速度结构.同时,通过波形对比验证了速度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波形反演获得的速度模型进行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深度域反射剖面.成像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域的4套主要沉积地层,为后期对该区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并通过程序开源共享为国内大量主动源活动构造探测提供了一套可靠的高分辨率反演成像流程.
关键词
全波形反演
陆地主动源勘探
叠
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居延海坳陷
Keywords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Land active source explor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Juyanhai depress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BSTRACTS
10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05-F0012,共8页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叠前深度成像
技术
油气藏
地震监测
地震地质
属性优化方法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分析及应用
李来林
吴清岭
何玉前
魏大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杂地形条件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
何英
王华忠
马在田
胡中标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拉尔某地地震资料叠前深度成像结果(转为时间域,右图)与常规处理结果(左图)的比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用3-D叠前深度成像估算层速度和反射层位置
Moshe Reshef
刘宝玉
《石油物探译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叠前深度成像技术
Mark Lance
高林
《石油物探译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正在改变的三维叠前深度成像经济学
PhilipS.Schultz
马德昌
《石油物探译丛》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叠前地震数据特征波场分解、偏移成像与层析反演
王华忠
冯波
刘少勇
胡江涛
王雄文
李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刘礼农
刘洪
李幼铭
李建勇
李冰
陈树民
范兴才
张尔华
裴江云
年静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主动源全波形反演在内蒙古居延海坳陷多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郑雪静
李俊伦
熊强青
解建建
李海鹏
谭静
刘增祺
段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ABSTRACTS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