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
1
作者
王少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63-68,共6页
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灵活多变。在第一人称叙述中,作家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兼主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参与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旁观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等四种叙述方位。其中,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的叙述方位是新时期作家...
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灵活多变。在第一人称叙述中,作家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兼主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参与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旁观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等四种叙述方位。其中,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的叙述方位是新时期作家大胆而有益的新尝试。在第三人称叙述中,作家透过选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兼旁观者、第三人称叙述者与人物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位,使叙事更富客观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方位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
2
作者
龚金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3,共4页
叙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字叙述,但既然电影和大部分文字叙述样式一样,都是讲述一段“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情节,叙述学的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电影。
关键词
叙述方位
叙述
学
第一人称
叙述
者
电影改编
第三人称
叙述
者
次要人物
叙述
角度
中国当代
主要人物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棋王》是文化寻根作品”之质疑——从《棋王》叙述艺术说起
被引量:
2
3
作者
傅修海
胡欣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8-83,共6页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
流变
叙述方位
叙述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
1
作者
王少瑜
机构
肇庆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63-68,共6页
文摘
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灵活多变。在第一人称叙述中,作家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兼主角、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参与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旁观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等四种叙述方位。其中,第一人称叙述者兼全知者的叙述方位是新时期作家大胆而有益的新尝试。在第三人称叙述中,作家透过选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兼旁观者、第三人称叙述者与人物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位,使叙事更富客观色彩。
关键词
叙述方位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小说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
2
作者
龚金平
机构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讲师
文学博士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0-33,共4页
文摘
叙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字叙述,但既然电影和大部分文字叙述样式一样,都是讲述一段“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情节,叙述学的基本规律同样适用于电影。
关键词
叙述方位
叙述
学
第一人称
叙述
者
电影改编
第三人称
叙述
者
次要人物
叙述
角度
中国当代
主要人物
影片
分类号
J904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棋王》是文化寻根作品”之质疑——从《棋王》叙述艺术说起
被引量:
2
3
作者
傅修海
胡欣育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广州大学科技贸易技术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78-83,共6页
文摘
阿城和《棋王》长期以来被作为“寻根派”文学的当然重要代表,这本身是当代文学史的误会。《棋王》的文学史定位,是典型的创作“体认”超前,作者“默认”居中,后人理论“追认”滞后的文学社会学化行为。《棋王》的叙述学意义探究,如其叙述时间处理和叙述方位(包括叙述人称、叙述视角等)设置、故事内容和叙述话语矛盾等,不仅提供大量反证,且可对《棋王》文本欣赏有所借鉴。
关键词
叙述
流变
叙述方位
叙述
方式
Keywords
narrative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narrative mod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新时期小说的叙述方位
王少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当代电影改编的叙述学观照——以叙述方位为切入角度
龚金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棋王》是文化寻根作品”之质疑——从《棋王》叙述艺术说起
傅修海
胡欣育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