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算法叙述文本在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间的叙述滑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 阿斯比恩·格伦斯塔德 哈尔瓦德·莫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46,共6页
随着算法技术的无边界渗透,“叙述闭锁”成为算法叙述文本巨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悖论样态。本文从算法信息生发过程的叙述文本特征出发,基于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之间的距离关系波动,考察二者之间由预设的镜像弥合到实践中裂... 随着算法技术的无边界渗透,“叙述闭锁”成为算法叙述文本巨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悖论样态。本文从算法信息生发过程的叙述文本特征出发,基于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现实用户之间的距离关系波动,考察二者之间由预设的镜像弥合到实践中裂隙的变化,算法叙述文本由此从叙述闭锁向叙述开放滑动,真实读者/现实用户的自我认知也从封闭趋向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叙述文本 隐含读者 真实读者/现实用户 镜像弥合 叙述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交流叙述中的文本存在方式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委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有些叙述文本是交流双方的一种共同确认,即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有些则是接受者的一种"追认",即单向文本。但归根结底是交流双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本,即都是一种普遍双向文... 在交流叙述学视野中,叙述文本并非是一个固定的存在,有些叙述文本是交流双方的一种共同确认,即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有些则是接受者的一种"追认",即单向文本。但归根结底是交流双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本,即都是一种普遍双向文本。任何叙述交流都存在一种二次叙述,其实这种二次叙述是一种"二度文本化"过程,最后会形成"二度文本",这种文本多数情况下是一种"抽象文本",只有这种"二度文本"被重新符号化,才能具象为真实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叙述 叙述文本 普遍双向文本 二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宪法平等条款的文本叙述与制度实现 被引量:13
3
作者 石文龙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80,共12页
对平等的追求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精神向往。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条款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认为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平等条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条款... 对平等的追求是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精神向往。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条款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认为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平等条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条款除了第33条第2款外,还有其他5个平等条款,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宪法》上的平等制度体系。同时我国宪法文本中还有大量的"区别对待"的内容。我国《宪法》平等条款的实现方式具有特殊性,表现为我国《宪法》上的规定主要通过制定法律而得以实现,即"通过法律的实施"。当然,"通过法律的实施"并不绝对,诸如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等制度均具有直接的规范效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平等制度允许"合理的差别"限制的是"不合理的差别"。对于如何判断"合理的差别"与"不合理的差别"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领域,结合具体的事件适用不同的规则,为此,应将平等制度的适用领域主要分为私生活领域与公生活领域分别予以探讨。新时期我国平等制度的发展具有新的内容,包括平等已经由法律适用的平等向法律制定的平等转变、反歧视成为平等制度中的重要内容等,这些内容值得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上的平等条款 文本叙述 制度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邪不压正》与双层文本叙述
4
作者 唐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作品之后,姜文就开始尝试在电影中建立双层文本,即在表层的叙事之外,又有另外一层众说纷纭的表意。姜文的电影充满了碎片化的情节,以及人物模糊不清的行为动机,诱发观影者寻找电影中的各种...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作品之后,姜文就开始尝试在电影中建立双层文本,即在表层的叙事之外,又有另外一层众说纷纭的表意。姜文的电影充满了碎片化的情节,以及人物模糊不清的行为动机,诱发观影者寻找电影中的各种类比隐喻,以完成对深层文本的解读,其新作《邪不压正》亦然。片中,姜文借助李天然的复仇故事这一表层文本来调动观众的观影趣味,又在深层文本中,表达了本人的文化立场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邪不压正》 姜文 双层文本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的文本仿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桂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9,共4页
贯通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最先由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章培恒先生倡导。自2001年11月由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首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 贯通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最先由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章培恒先生倡导。自2001年11月由复旦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首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来,至2010年12月由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复旦大学古籍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期间已走过了十年的艰难探索之路。一方面,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无论在研究实践还是学理思考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困惑与歧见。值此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来临之际,的确到了一个需要对过去十年的探索之路进行全面总结,进而走向更为深入的学理逻辑思考与学术体系建构的时间节点。为此,我们借助《河北学刊》发表一组专题讨论文章,以期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叙述 互文性 小说 仿拟 演变 中国 空穴来风 修辞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的心脏》中外层叙述者的属性
6
作者 张敬品 石广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118,共2页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Ⅸ黑暗的心脏》中使用了双重叙事框架。外层叙述者“我”的形象,常常被人冠以“不知名的”或“无名的叙述者”等。国内外学者对其内层叙述者马洛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外层第一叙述者的研究很少,许多评论家称之为“无名... 康拉德在其代表作Ⅸ黑暗的心脏》中使用了双重叙事框架。外层叙述者“我”的形象,常常被人冠以“不知名的”或“无名的叙述者”等。国内外学者对其内层叙述者马洛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外层第一叙述者的研究很少,许多评论家称之为“无名的叙述者”。从叙述学角度分析,可以发现外层叙述者有自己明确的属性,而对其属性的描述又有助于我们对康拉德叙述技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层叙述 文本叙述 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游戏化叙事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 邹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整体图景中,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备受瞩目的热点,其文本叙述在经历跨媒介改编之后,呈现出鲜明的游戏化叙事倾向。改编者在改编时有意识借鉴和挪用游戏元素,将其作为构筑电视剧叙事的重点。在形式层面,将游戏元素...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整体图景中,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是备受瞩目的热点,其文本叙述在经历跨媒介改编之后,呈现出鲜明的游戏化叙事倾向。改编者在改编时有意识借鉴和挪用游戏元素,将其作为构筑电视剧叙事的重点。在形式层面,将游戏元素与其他元素破圈融合,通过将游戏元素嵌套进电视剧剧情中,利用影像画面对游戏内容进行奇观化展示,由此达到一种游戏与影视协同叙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叙述 跨媒介改编 游戏化 网络小说 叙事倾向 影视改编 游戏元素 电视剧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释何为?——论新时期以来的注释体小说
8
作者 李晓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3,共8页
近年来,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受活》、乔叶的《认罪书》《拆楼记》、宁肯的《天·藏》《三个三重奏》、王尧的《民谣》、林白的《北流》等絮言体小说、注释体小说、注疏体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形式给当下小说艺术探索带来了新质素... 近年来,阎连科的《日光流年》《受活》、乔叶的《认罪书》《拆楼记》、宁肯的《天·藏》《三个三重奏》、王尧的《民谣》、林白的《北流》等絮言体小说、注释体小说、注疏体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形式给当下小说艺术探索带来了新质素、新经验。尽管这些小说形式各异,但都大量使用注释(絮言)进入小说文本。小说需要注释吗?有学者认为:“小说不同于科学性的叙述(包括历史叙述等),它完全不必加脚注,编辑加的技术性脚注,也是类文本,不属于叙述文本的一部分。”^(①)面对具体文本,大多数学者都给出了肯定性评价,不再赘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形式 艺术探索 历史叙述 叙述文本 阎连科 《受活》 王尧 林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在影像记录中的风格演绎与形式表述——从早期纪录片到当代诗电影中诗意美学流变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2期189-193,共5页
诗意是诗人创作中常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文章试通过对于影像发展历史上独树一帜的诗意纪录片/诗电影进行梳理,从视听语言本身,视听语言与文本叙述的结合来分析诗意美学在影像中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影视艺术 诗意美学 早期纪录片 当代诗电影 视听语言 文本叙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声部组合——论狂人形象的多源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雨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5-39,共5页
关键词 狂人形象 多源性 多声部 《狂人日记》 白话小说 创作思想 文本叙述 模特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