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明白话短篇小说的文化记忆及其叙述形态
1
作者 夏明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6,共9页
文化记忆不仅具备时间属性,而且与特定的空间不可分割,其实质就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时空体。宋明白话短篇小说的文化记忆,寄居于经典文本、神话传说、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纪念场地、碑铭塑像等不同文化形态之中。文本形式的文... 文化记忆不仅具备时间属性,而且与特定的空间不可分割,其实质就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记忆时空体。宋明白话短篇小说的文化记忆,寄居于经典文本、神话传说、宗教仪式、节日庆典、纪念场地、碑铭塑像等不同文化形态之中。文本形式的文化记忆,经由经典重写来达致知识再现与俗世教化;建筑形式的文化记忆,借助场所形构来实现场景游历与启悟性灵;仪式形式的文化记忆,则通过图式拟想来完成意象呈现与意义表达。宋明白话短篇小说的文化记忆,既能遥接苍茫历史之文化远源,又能贴近芸芸众生之心灵生活,这不仅是小说家接续文明的天职与使命之所在,还成为小说创作者与接受者在俗世社会安顿生命的栖居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白话小说 文化记忆 叙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叙述形态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效刚 王玉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沈从文的小说由一个生活的勘探者、城乡社会中那些表征着善美与丑恶的日常伦理生活事件、淡淡的忧伤情调、抒情幻想性写实方法、新人和新生活重造的叙述动机构成了伤怀善美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葆有和恢复人的善美自然品性... 沈从文的小说由一个生活的勘探者、城乡社会中那些表征着善美与丑恶的日常伦理生活事件、淡淡的忧伤情调、抒情幻想性写实方法、新人和新生活重造的叙述动机构成了伤怀善美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葆有和恢复人的善美自然品性,形成自由与自约、尊重与宽容、爱与信的人伦关系,以保障人的感性生命的自由展开和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生存的感性—伦理人本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叙述形态 伤怀善美 感性一伦理人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的叙述形态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效刚 王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56,共4页
鲁迅的小说由怀疑的叙述者、社会中的罪恶和丑陋等否定性的生活现象、悲愤伤感的情调、表现性叙述方法和迫切的启蒙诉求构成了悲愤启蒙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痛苦中反叛现实的不懈精神,包含着在毁弃现实... 鲁迅的小说由怀疑的叙述者、社会中的罪恶和丑陋等否定性的生活现象、悲愤伤感的情调、表现性叙述方法和迫切的启蒙诉求构成了悲愤启蒙的叙述形态。这种叙述形态中包含着在希望与绝望的矛盾痛苦中反叛现实的不懈精神,包含着在毁弃现实中寻求新生之路和通过对现实的绝望来拯救对未来的希望的思想,包含着人类思想情感中最可宝贵的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的无比宽广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叙述形态 悲愤启蒙 人文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插曲的心态观照——《眩惑》的叙述形态略说
4
作者 王干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1期66-68,共3页
我在读达理的长篇小说《眩惑》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老是把一个假设的达理形象拿来进行观照,企图窥探他俩近年来生活中的一些影子来。这种心理影响着我的阅读情绪,老使我不能以一种宁静的、温和的、平淡的、耐心的方式阅读下去,而老... 我在读达理的长篇小说《眩惑》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老是把一个假设的达理形象拿来进行观照,企图窥探他俩近年来生活中的一些影子来。这种心理影响着我的阅读情绪,老使我不能以一种宁静的、温和的、平淡的、耐心的方式阅读下去,而老要参与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对话。奇怪的是我并不认识这两位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形态 中国古代小说 长篇小说 叙述 叙述方式 生活中 作家 现在时 改革者 心理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散文的叙述诗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剑晖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5-140,共6页
传统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单向度叙述,而且近一个世纪来极少变化,这极大地限制了散文这一文体空间的拓展。本文考察了90年代以来散文的创作实际,认为散文的叙述正在发生变化:一是叙述视角的多元化;二是出现大量隐喻性的叙述;三是跳跃... 传统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单向度叙述,而且近一个世纪来极少变化,这极大地限制了散文这一文体空间的拓展。本文考察了90年代以来散文的创作实际,认为散文的叙述正在发生变化:一是叙述视角的多元化;二是出现大量隐喻性的叙述;三是跳跃式叙述成为常态;四是反讽刺戏谑式叙述时可见到。文章认为,叙述的拓展和多元化不仅是散文的诗性诉求,也是散文艺术革命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散文 叙述观念 叙述形态 散文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篇小说表现形态的拓展
6
作者 丁建平 丁帆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6期58-61,共4页
新时期的中篇小说以综合化、一体化的新颖样式大大地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概括:1、在保持原有基本叙述框架的同时,力图从微观、中观、宏观的更高层次上,纵向展开语象涵盖的能量,使其有更强的内聚力;2、从横向展开诸多... 新时期的中篇小说以综合化、一体化的新颖样式大大地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这可以从两方面加以概括:1、在保持原有基本叙述框架的同时,力图从微观、中观、宏观的更高层次上,纵向展开语象涵盖的能量,使其有更强的内聚力;2、从横向展开诸多文学样式(亦曰"文体意识")的交融、互补、沟通.更精湛准确地传达出当代人对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与独特领悟.在文体的交叉中,使其显现出更具形式美的外聚力.一中篇小说拓展的纵向叙述形态的特征有二:其一,以反伪、择善、求新为道德线索轨迹,以理智约束感情,客观冷峻地深入探讨情感的各种表述方式;其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篇小说 散文体小说 叙述形态 语象 文学样式 拓展 情感 隐喻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承志草原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机制——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为例
7
作者 张芳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5,共5页
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并阐释张承志草原小说的个案,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这部关注度不高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独白"与"对话"互为表里的叙述形态、"内聚焦"与"外聚焦"互为远近的叙事结构... 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并阐释张承志草原小说的个案,以《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这部关注度不高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独白"与"对话"互为表里的叙述形态、"内聚焦"与"外聚焦"互为远近的叙事结构模式、"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互为明暗的叙事机制为阐释维度,厘清故事文本和作者、叙述者、接受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解构作品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从故事文本结构的解读深入挖掘小说的内在意蕴。旨在为作家的作品研究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提供多重选择,建构文本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黄羊的硬角若是断了》 叙述形态 叙事结构模式 叙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之后……──韩石山散文读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政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65,共6页
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之后……──韩石山散文读感周政保1996年初,我在选编《三人行·名家散文精品系列》时,曾为韩石山的散文创作写过不足两千字的批评文字。现在读来,不仅有点儿浮光掠影,而且显得局限及判断的狭隘。当时我... 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之后……──韩石山散文读感周政保1996年初,我在选编《三人行·名家散文精品系列》时,曾为韩石山的散文创作写过不足两千字的批评文字。现在读来,不仅有点儿浮光掠影,而且显得局限及判断的狭隘。当时我只读过韩石山的两本散文集:《亏心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家的散文 自轻自贱 散文创作 报告文学 作家 散文文体 判断力 叙述形态 文读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