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观述评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建漳
朱志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围绕"历史表现"这一核心概念,安克斯密特对史学叙述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其观点要义,是强调文本在语义上并非其中所包含的具有明确指称的陈述语句的逻辑总和,因此,历史叙述不是过去的摹仿镜象,而是历史实在由之被形...
围绕"历史表现"这一核心概念,安克斯密特对史学叙述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其观点要义,是强调文本在语义上并非其中所包含的具有明确指称的陈述语句的逻辑总和,因此,历史叙述不是过去的摹仿镜象,而是历史实在由之被形塑、建构,其意义得以澄明的语言文本。在此基础上,安氏明确提出从表现的观点看待史学文本的理论主张,强调关于历史事实的真实陈述是史学文本的起点而非终点,历史叙述更深刻的内涵乃在于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更多、更宽广的视角和更独特的理解样式。安克斯密特从历史哲学出发,在本体论高度上探讨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揭示出史学与美学的内在会通之处。但是,在诸如句子与文本的联系以及史学表现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问题上,其观点和论证尚有未尽之处,这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克斯密特
历史表现
语言转向
叙述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
5
2
作者
卢永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6-216,共11页
记忆、历史和文学三者的本质共相是基于现实语境对"过去"的一种有意建构(重构)。狄尔泰认为,不同的"精神科学"在"体验"和"理解"之基础上共同创构一个"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作为...
记忆、历史和文学三者的本质共相是基于现实语境对"过去"的一种有意建构(重构)。狄尔泰认为,不同的"精神科学"在"体验"和"理解"之基础上共同创构一个"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作为两个不同的精神"关联体",文学与历史相互阐发,共同创造一个整体的意义系统。安克施密特的"叙述实体"概念是一个对"过去"的不同叙述的集合体。"叙述实体"非指称历史的客观存在,而是意指历史的"图像"或"隐喻"。"叙述实体"的思考路径为我们架起一道沟通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桥梁。人类的"共同体"生活以"记忆共同体"为表征,"共享的记忆"需要人为建构。作为共享记忆规范化与正统化之结晶,"文化文本"是一个身份认同和历史传统的象征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记忆
历史意识
生产关联体
叙述实体
记忆共同体
文化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观述评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建漳
朱志杰
机构
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与叙述"(08BZX046)
文摘
围绕"历史表现"这一核心概念,安克斯密特对史学叙述文本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其观点要义,是强调文本在语义上并非其中所包含的具有明确指称的陈述语句的逻辑总和,因此,历史叙述不是过去的摹仿镜象,而是历史实在由之被形塑、建构,其意义得以澄明的语言文本。在此基础上,安氏明确提出从表现的观点看待史学文本的理论主张,强调关于历史事实的真实陈述是史学文本的起点而非终点,历史叙述更深刻的内涵乃在于为我们理解历史提供更多、更宽广的视角和更独特的理解样式。安克斯密特从历史哲学出发,在本体论高度上探讨了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揭示出史学与美学的内在会通之处。但是,在诸如句子与文本的联系以及史学表现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问题上,其观点和论证尚有未尽之处,这为今后进一步的探讨留下了理论空间。
关键词
安克斯密特
历史表现
语言转向
叙述实体
Keywords
Ankersmit,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linguistic turn, narrative entity
分类号
K0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
5
2
作者
卢永和
机构
广东肇庆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6-21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主义视域下新俄罗斯小说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6BWW036]阶段性成果
文摘
记忆、历史和文学三者的本质共相是基于现实语境对"过去"的一种有意建构(重构)。狄尔泰认为,不同的"精神科学"在"体验"和"理解"之基础上共同创构一个"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作为两个不同的精神"关联体",文学与历史相互阐发,共同创造一个整体的意义系统。安克施密特的"叙述实体"概念是一个对"过去"的不同叙述的集合体。"叙述实体"非指称历史的客观存在,而是意指历史的"图像"或"隐喻"。"叙述实体"的思考路径为我们架起一道沟通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桥梁。人类的"共同体"生活以"记忆共同体"为表征,"共享的记忆"需要人为建构。作为共享记忆规范化与正统化之结晶,"文化文本"是一个身份认同和历史传统的象征符号。
关键词
文学记忆
历史意识
生产关联体
叙述实体
记忆共同体
文化文本
Keywords
literary memory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productive nexus or system
narrative substance
mnemonic community
cultural text
分类号
I0-05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历史叙述:从表现的观点看——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观述评
周建漳
朱志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文学记忆与历史意识的四个维度
卢永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