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叙事性思维下的博物馆沉浸式交互策略研究 |
闻雯
曾勇
|
《湖南包装》
|
2025 |
0 |
|
2
|
当代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研究——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
徐晓倩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3
|
全景宣传片的叙事伦理分析及叙事策略研究 |
陈世灯
徐刘杰
|
《影视制作》
|
2018 |
2
|
|
4
|
《典籍里的中国》:关于文化典籍类综艺节目的叙事策略创新研究 |
郑舒心
|
《今古文创》
|
2023 |
2
|
|
5
|
旧事新编、新事旧编的叙事策略——《故事新编》的叙事学研究 |
郑家建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6
|
幼儿园过渡环节组织中教师指导策略的叙事研究 |
王声平
林玲
|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2021 |
0 |
|
7
|
浮动的书写——九十年代香港城市小说的叙事策略 |
袁勇麟
陈琳
|
《扬子江(评论)》
|
2007 |
2
|
|
8
|
后现代语境下姜文电影的叙事策略 |
刘砚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9
|
在单纯中寓丰富——论《我们的卑微的灵魂》的叙事策略 |
周桂华
|
《宜春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0
|
如何充实而有光辉——从《血战台儿庄》论徐青峰的叙事策略 |
郑工
|
《美术大观》
|
2017 |
0 |
|
11
|
论私语化写作叙事策略的魅力及缺失 |
车红梅
|
《写作》
|
2005 |
0 |
|
12
|
中为西用 西为中用——李安电影的跨文化叙事策略 |
姚丽芳
|
《电影评介》
|
2012 |
3
|
|
13
|
潜伏中的女人——“后革命”时期的性别叙事策略 |
邱月
周维东
|
《艺术广角》
|
2010 |
0 |
|
14
|
国外伯纳德·马拉默德研究述评 |
李莉莉
|
《外语与翻译》
|
2012 |
0 |
|
15
|
从“人物”到“问题”:深化毛泽东研究的新视点 |
张明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八月的乡村》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 |
田馨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2 |
0 |
|
17
|
塔楼小说——关于李洱《应物兄》的读解 |
阎晶明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