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叙事逻辑与动画叙事框架的创新融合路径
1
作者 王辰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79-83,共5页
关于非遗保护的政策从“抢救性保护”到“生产性保护”,再到“数字赋能”,体现了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再到“产业融合”转型的政策导向。国产动画电影近些年积极探索与非遗文化的融合路径,助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于非遗保护的政策从“抢救性保护”到“生产性保护”,再到“数字赋能”,体现了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再到“产业融合”转型的政策导向。国产动画电影近些年积极探索与非遗文化的融合路径,助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叙事逻辑与动画叙事框架的融合以文化内核为基点,实现现代化转化与兼容性改造;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构建非线性与线性叙事的动态平衡;以价值共创为引擎,形成文化传承的创新合力;以媒介融合为契机,发展数字化非遗新业态,以期为中国非遗的动画化转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动画叙事框架 非遗叙事逻辑 活态传承 数字化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展示的独特模型——《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叙事框架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晓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9-72,共4页
伟大诗人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继承了欧洲文学“框架故事”的伟大传统 ,构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叙事框架。独特的叙事框架把所有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关键词 乔叟 《坎特伯雷故事集》 叙事框架 主题 叙述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父亲母亲》的叙事框架与风格简论
3
作者 韩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98-99,共2页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的代表作品之一,张艺谋用一种诗意的、浪漫的、单纯的电影创作理念去表现了一段置于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虽然被很多影评人诟病说是形式大于内容,但在这种叙事框架与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下的《我的父亲母亲...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的代表作品之一,张艺谋用一种诗意的、浪漫的、单纯的电影创作理念去表现了一段置于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虽然被很多影评人诟病说是形式大于内容,但在这种叙事框架与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下的《我的父亲母亲》却被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和感动,由此,我们也开始看到张艺谋对于电影画面、细节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的尽善尽美的追求。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叙事框架却包含了张艺谋的缜密的繁复的叙事策略,本文就此对张艺谋的电影叙事艺术风格做一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张艺谋 叙事框架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环境正义:湄公河水电开发中的竞争性叙事
4
作者 王彦 王光厚 《南洋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20,共16页
湄公河水电开发是一个充满高度冲突性的政策领域,各竞争性联盟通过话语和行动将其由政策争议转变成叙事竞争,从而影响了湄公河水电开发的进程。不同倡议团体对湄公河水电开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叙事政策分析框架(NPF)理论来看,国际水... 湄公河水电开发是一个充满高度冲突性的政策领域,各竞争性联盟通过话语和行动将其由政策争议转变成叙事竞争,从而影响了湄公河水电开发的进程。不同倡议团体对湄公河水电开发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从叙事政策分析框架(NPF)理论来看,国际水电协会与国际河流组织的湄公河水电开发存在着竞争性叙事,两者分别将“经济发展”和“环境正义”作为主要的话语武器,讲述“水电开发与经济繁荣”及“水电开发与环境破坏”两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并通过“天使与魔鬼转换”“扩大与减少冲突”“因果机制”等策略,试图达到推动或阻止水电开发的政策目的。中国企业作为湄公河水电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者与融资者,成为那些反对水电开发的倡议团体的主要指责对象,它们将湄公河环境问题归咎于中国的水电开发企业和金融机构,甚至扩展到整个中国国家层面,由此形成中国企业海外水电投资中尤其要防范的话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公河 水电开发 竞争性叙事 叙事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叙事对政策支持度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IP属地公开政策的调查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书维 冯帅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8,共11页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最大化争取公众政策支持以提升政策有效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以备受热议的IP属地公开政策为研究背景,基于叙事政策框架,通过一项调查实验来探究政策叙事如何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研究发现:(1)包含...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最大化争取公众政策支持以提升政策有效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以备受热议的IP属地公开政策为研究背景,基于叙事政策框架,通过一项调查实验来探究政策叙事如何影响公众政策支持度。研究发现:(1)包含角色和强调收益的政策叙事均能有效提升公众政策支持度,其中,正面角色和强调个人收益情节叠加的政策叙事分别带来更高的公众政策支持度;(2)角色与情节的交互效应显著,包含正面角色和个人收益情节的叙事对公众的政策支持行为意愿的提升作用最强;(3)感知有效性在强调收益情节的政策叙事与政策支持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角色的情感在包含角色的政策叙事与政策支持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为微观叙事政策框架的文献增加实证支持,同时也对争议性政策的宣传与沟通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政策框架 感知有效性 角色情感 政策支持态度 政策支持行为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学框架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明路 魏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3-165,共3页
为了在叙事学框架下挖掘小说主题"美国梦",探究作品本身的历史、叙述性及叙述手法,分析现当代美国作家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人尼克,认为他是一个多重性的第一叙述人——不仅仅是一个"个性... 为了在叙事学框架下挖掘小说主题"美国梦",探究作品本身的历史、叙述性及叙述手法,分析现当代美国作家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人尼克,认为他是一个多重性的第一叙述人——不仅仅是一个"个性化的、自叙述的"叙述人,还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戏中/同叙述人的"叙述人,还是一个"戏外/异叙述的"叙述人。由此可见,作家菲茨杰拉德是一个具有超强的叙事话语能力的小说家,其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则是一部具有经典叙事特质的叙事文本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框架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尼克 叙述优势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起·价值·框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的三维探赜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春燕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9-176,共8页
新媒体时代,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的逻辑缘起、价值诉求和叙事框架,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叙事支撑。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化的视觉转向、社会日常生活的图像化、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 新媒体时代,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的逻辑缘起、价值诉求和叙事框架,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叙事支撑。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化的视觉转向、社会日常生活的图像化、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图像叙事缘起的三大逻辑支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的图像叙事可通过再现历史记忆、唤醒政治情感、勾连归属性认同,实现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潜意识、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知、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价值旨归。图像叙事最终需要依托叙事框架帮助受众理解意义。其叙事框架通过图像生产的主体互动、图像文本的表征修辞、图像接受的意义询唤三个环节,完成主体性叙事、劝服性叙事、意识形态叙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提供了一条视觉修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 图像叙事 发生逻辑 叙事价值 叙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文钊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63,共23页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 叙事式政策框架主要是由马克·麦克贝斯、迈克尔·琼斯和伊丽莎白·沙纳汉三位学者创立,他们为回应萨巴蒂尔对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批评,将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的视角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试图提出一个主要讨论叙事在政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推动后现代政策分析学者与政策过程理论者对话,推进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叙事视角,另一类是政策过程理论中的倡导联盟框架。其哲学基础是解释主义,在本体论方面坚持主观本体论,同时在认识论上坚持客观主义。政策叙事是其核心概念,对政策叙事的测量包含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构成了分析的三个层次。在微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个人信念和行为的影响;在中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叙事对联盟的形成及其策略的影响,以及它对政策信念、公众意见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叙事式政策框架研究文化和制度式政策叙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式政策框架 实证主义 后现代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啸山庄》框架叙事中潜生态伦理意识的凸显
9
作者 夏文静 王欣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放弃了在当时流行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模式,采用了由居于不同层面的多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共同叙述故事的框架叙事,使作者的声音彻底从小说中引退,尽管牺牲了一定的叙事宽度和自由,但有助于小说摆脱作者干预的痕迹,...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放弃了在当时流行的第三人称全知叙述模式,采用了由居于不同层面的多个第一人称叙事者共同叙述故事的框架叙事,使作者的声音彻底从小说中引退,尽管牺牲了一定的叙事宽度和自由,但有助于小说摆脱作者干预的痕迹,取得现实生活般客观逼真的效果,从而将小说的荒诞内容与其现实主义的伦理诉求融为一体。与此同时,由于作者声音的彻底隐退,整部小说并无统摄全篇的声音为读者的道德判断指点迷津,故而凸显了不同叙事者之间在生态伦理意义上不同的道德立场,提醒读者积极参与解读,以欲扬先抑的方式实现了对小说中潜生态伦理意识的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框架叙事 潜生态伦理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学框架角度赏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0
作者 夏胜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Z期69-70,共2页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中篇小说,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将现代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作为全篇小说的背景,借助卡拉韦的叙述展开故事。本文在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相关内容在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从叙事学框架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中篇小说,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将现代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作为全篇小说的背景,借助卡拉韦的叙述展开故事。本文在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相关内容在简要概述的基础上,从叙事学框架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框架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形象建构中的“文化寻根”叙事——以《中国日报》对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报道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宫承波 黄灿灿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
《中国日报》在有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对外传播中勾勒出一个文化大国的中国国家形象,而这一形象则是在一种"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下生成的。"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是对中国"诺贝尔奖情结"的话语消解,是对&... 《中国日报》在有关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对外传播中勾勒出一个文化大国的中国国家形象,而这一形象则是在一种"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下生成的。"文化寻根"的叙事框架是对中国"诺贝尔奖情结"的话语消解,是对"中医文化衰落"的话语重建,也是与"西方霸气话语"的积极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叙事框架 文化寻根 屠呦呦 诺贝尔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落差、媒体叙事与冬奥会的全球想象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百精 安若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38,共8页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面临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境。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方国家媒体对2014年索契、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报道潜运了二元叙事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国家利益竞争”“人道主义”等报道框架,干预了2届冬奥会的认知...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面临复杂的社会历史情境。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方国家媒体对2014年索契、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报道潜运了二元叙事结构以及“意识形态偏见”“国家利益竞争”“人道主义”等报道框架,干预了2届冬奥会的认知图景和全球想象。据此提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球传播的5项基本原则:减轻政治负载;管理认知预期;传播主体多元化;在对话中寻求共识;善用新媒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北京冬奥会 认知落差 二元对立 叙事框架 传播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岛之恋》解读意识流电影的叙事技巧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宇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26-127,共2页
意识流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注重探索人的精神领域,采用创新的叙事手法和技巧,具有强烈的文学风格和现代主义特征.由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是意识流电影的一部典范之作.它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框架,采用... 意识流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注重探索人的精神领域,采用创新的叙事手法和技巧,具有强烈的文学风格和现代主义特征.由杜拉斯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广岛之恋》是意识流电影的一部典范之作.它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框架,采用了跳跃多变的时空布局,并通过内心独白营造出一个丰富隐秘的内心世界.本文就这部划时代的影片从三方面解读意识流电影的叙事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电影 《广岛之恋》 叙事框架 时空布局 内心独白 叙事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问题意识
14
作者 张荣翼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1,共7页
文学史不是简单地记录文学事件,不是简单地罗列已经发表的重要作品,而是要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的框架中选取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文学事件等加以评析。既然是在一定的框架中的研究,这种"框架"方面就需要站在具体的文学史之外... 文学史不是简单地记录文学事件,不是简单地罗列已经发表的重要作品,而是要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的框架中选取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文学事件等加以评析。既然是在一定的框架中的研究,这种"框架"方面就需要站在具体的文学史之外来进行思考。文学史的叙述框架是便于叙述而采用的工具,并不是事实本身,因此事实只有一个,而叙述框架则可以有多样性,并且也很难说哪一种框架就是最好;在采用一定的框架便于整理事实材料的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这是工具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叙述框架和一定的理论相关,因此需要有自觉的问题意识,在采用工具的时候,要追问探寻的目标、目的和可能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叙事框架 文学事件 问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幻境与真实——电影叙事学视角下的《宇宙探索编辑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圣雄 刘胡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8-112,共5页
电影叙事学不仅深究叙述者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感,而且还关注电影如何利用其叙事结构、视角转换和时间序列等手段来加强主题表达。本文以《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例,采用电影叙事学理论视角,特别关注电影的叙事框架、冲突... 电影叙事学不仅深究叙述者如何通过叙事技巧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感,而且还关注电影如何利用其叙事结构、视角转换和时间序列等手段来加强主题表达。本文以《宇宙探索编辑部》为例,采用电影叙事学理论视角,特别关注电影的叙事框架、冲突构建和悬念营造,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塑造观众的观影体验,深入探讨电影中人物塑造、视角运用,及其与电影主题和情感的相互作用。此外,本文还将分析电影中象征和隐喻如何与叙事结构融合,共同构成一部富有层次的艺术作品。通过多维度的分析,本文不仅对《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叙事特性和风格有一个深入解读,而且旨在揭示该电影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叙事策略表达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电影主题 宇宙探索 叙事技巧 时间序列 叙事框架 主题表达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影叙事结构类型初探
16
作者 黄心湉 李亦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王小帅导演对微电影有一番经验之谈:"做微电影跟做大电影是一样的,剧本、台词、场景等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用对待电影的态度来对待它,只是它需要的时间更短而已。"在影像作品中,时长是影响作品内容和表达的重要因素。微电影与常规... 王小帅导演对微电影有一番经验之谈:"做微电影跟做大电影是一样的,剧本、台词、场景等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用对待电影的态度来对待它,只是它需要的时间更短而已。"在影像作品中,时长是影响作品内容和表达的重要因素。微电影与常规电影的明显区别在于叙事容量大大缩短,必须适应受众接受状态及注意力持续时间。欣赏常规电影的最佳场所是电影院大银幕,而微电影的传播平台与生存空间首选新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帅 接受状态 生存空间 影像作品 新媒体传播 持续时间 叙事框架 移动视频 爱情故事 时间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视域下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的呈现与反思——以《法治日报》《检察日报》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4期27-39,共13页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法治日报》和《检察日报》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新闻来源、报道...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身心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的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法治日报》和《检察日报》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新闻来源、报道内容以及犯罪类型进行了量化统计;对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的叙事者、叙事视角和叙事模式进行了文本的深度解读。研究表明,《法治日报》和《检察日报》对未成年人犯罪新闻报道采取多元化叙事者、多角度叙事视角、多样化叙事模式的报道策略。这些报道策略可以使媒体准确行使新闻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引导受众思考并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问题,实现媒体的新闻价值;可以将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帮扶教育放在首位,实现未成年人犯罪报道的社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叙事框架 叙事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新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离与重构:《铁道飞虎》的叙事美学解读
18
作者 邵珠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28,共3页
《铁道飞虎》是丁晟导演执导、成龙领衔主演的抗日喜剧电影,影片融合当代潮流元素,将动画与当代网络流行语言注入主旋律电影,在原文本基本故事叙事框架下,将故事以环环相扣的五大叙事段落紧密展开。
关键词 叙事框架 美学解读 铁道 背离 主旋律电影 喜剧电影 流行语言 原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鹰 杨梦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3,共12页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为某高校38位修读“学术英语”的大一学生。研究数据包括他们填写的叙事框架和对其中6位学生的回溯性访谈。研究发现,全部学生都赞同该评...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为某高校38位修读“学术英语”的大一学生。研究数据包括他们填写的叙事框架和对其中6位学生的回溯性访谈。研究发现,全部学生都赞同该评估模式,认为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能实现“以评促学”与“以评为学”,值得在课堂中推广;在教学应用上应注意搭建各类评估脚手架、控制评分标准不同等级之间的限定词以及加强对语言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写作评分标准 学生感知 学术英语 叙事框架 回溯性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共政策叙事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20
20
作者 曹志立 曹海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83,共12页
受西方社会科学“叙事转向”的影响,公共政策叙事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的演进历程,发展出了包括叙事式政策框架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政策叙事的基本内涵、微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作用机理等内容,... 受西方社会科学“叙事转向”的影响,公共政策叙事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的演进历程,发展出了包括叙事式政策框架在内的一系列理论。全面梳理和系统阐释政策叙事的基本内涵、微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影响因素、结果变量、作用机理等内容,回顾政策叙事研究的沿革脉络,探讨政策叙事研究的缘起、关键议题与核心,发现政策叙事在揭开公共政策过程“迷纱”、推动政策学习、促进政策扩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公共政策叙事研究需要拓展不同政策领域中的研究,深化公共政策中共识性研究,加强政策叙事与政府治理关系的研究,以及推动中国情境下的本土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叙事 叙事结构 叙事竞争 叙事式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