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地非遗民间叙事形态与动画教学的融合研究
1
作者 黄晓瑜 程若婷 巫思超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6期122-124,共3页
在闽文化传承的语境下,通过在教学中将福建非遗文化中的口头叙事、民俗图像符号、身体言语等民间叙事形态与动画的基本特征相融合,挖掘以闽文化为精神内核的动画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 闽地非遗 民间叙事形态 动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生活原点的写作——贾平凹《秦腔》的叙事形态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学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3-61,共9页
关键词 文学写作 叙事形态 《秦腔》 贾平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原点 生活 文学叙述 城市经验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90年代电视剧女性生存的叙事形态 被引量:5
3
作者 符杰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37-41,共5页
1990年代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叙事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为两种相对而生的叙事形态:围困式与突围式。围困式主要表现为“家”与“情感”两种象征意象,突围式则体现为社会突围、情感突围、文化突围三种方式。女性叙事形态变革的背后... 1990年代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叙事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呈现为两种相对而生的叙事形态:围困式与突围式。围困式主要表现为“家”与“情感”两种象征意象,突围式则体现为社会突围、情感突围、文化突围三种方式。女性叙事形态变革的背后纠结着复杂的动因: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的介入,中国自1980年代末女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新提出,电视剧女性从业人员的大量出现。同时,女性形象的特殊叙事结构也充分体现出女性意识表述的困惑与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形态 女性 突围 围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结构“新变”——两种叙事形态的组合 被引量:1
4
作者 郑铁生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本文阐释《红楼梦》的生命形态,即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写法——叙事结构方式的"新变"。其结构是由两种叙事形态构成的,也就是《红楼梦》前五回建构的百年历史大背景形成浓缩型的潜在结构,与文本叙事时空,即第六回之后所展开的... 本文阐释《红楼梦》的生命形态,即叙事结构打破传统的写法——叙事结构方式的"新变"。其结构是由两种叙事形态构成的,也就是《红楼梦》前五回建构的百年历史大背景形成浓缩型的潜在结构,与文本叙事时空,即第六回之后所展开的艺术生命流贯的主体叙事结构,形成了互动互补、显隐相彰的动态性的两种叙事形态。进而探讨了前五回对全书整体叙事结构中创建"潜隐结构"的作用,以及两种叙事形态之间的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功能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新变 两种叙事形态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偶像剧叙事形态差异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希 《艺海》 2011年第10期90-91,共2页
偶像剧主要是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先后推出的以青春靓丽的男女明星为主打,旨在展现青年群体的生活、思想、情感经历的影视剧。因其时尚的包装形式、浪漫的表现手法、轻松的风格路线,往往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广泛... 偶像剧主要是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先后推出的以青春靓丽的男女明星为主打,旨在展现青年群体的生活、思想、情感经历的影视剧。因其时尚的包装形式、浪漫的表现手法、轻松的风格路线,往往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成为特定时期的时尚潮流风向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剧 差异对比 叙事形态 中韩 时尚潮流 青少年群体 九十年代 青年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皮影戏神“田公”信仰传说与民间演剧叙事形态演化的探析
6
作者 邓琪瑛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潮州皮影戏神"田公"是由一个相当庞杂的信仰体系所组成,为闽、粤、台等地的诸多地方剧种所共同继承,因而形成了所谓的"泛田公"信仰文化圈,皮影戏神信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考察潮州影流播区的"田公"信仰传... 潮州皮影戏神"田公"是由一个相当庞杂的信仰体系所组成,为闽、粤、台等地的诸多地方剧种所共同继承,因而形成了所谓的"泛田公"信仰文化圈,皮影戏神信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考察潮州影流播区的"田公"信仰传说,不仅可以看到潮州影演出叙事形态由初期的口头叙事特征逐渐朝向成熟的文本叙事演化的轨迹;还可以发现传说本身被台湾地区所继承和演绎的在地性(即本土化)转向。这个现象使原有的"田公"信仰传说产生了时空的延展性,同时折射出两岸潮州影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分途演进、同源异流的发展现实。这对当今"田公"信仰文化和潮州皮影艺术的研究是个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 戏神 田公信仰 叙事形态 台湾东华皮影戏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小说叙事形态面面观
7
作者 孙仁歌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4年第3期83-85,共3页
在刚刚完成的《“中国式”小说叙事本土文化渊源释读》一文中,笔者依据中国传统文论经典以及现当代一些研究成果,表述了“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及其话语构成与本土文化的渊源关系,反复强调“中国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本土文化元素... 在刚刚完成的《“中国式”小说叙事本土文化渊源释读》一文中,笔者依据中国传统文论经典以及现当代一些研究成果,表述了“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及其话语构成与本土文化的渊源关系,反复强调“中国式”的目的就是为了彰显本土文化元素在“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中的发酵与渗透,也就是说释读“中国式”小说叙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中国式 叙事形态 中国传统文论 叙事文本 文化渊源 研究成果 渊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舞剧叙事形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丽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91-97,共7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舞剧创作实践,从舞剧叙事形态切入并进行分类梳理,可以总结出四种不同时期:情节、性格、冲突等均以线性结构方式展开的“哑剧叙事”形态时期;情境、性格、冲突等均以多重交织方式展开的“交响叙事”形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舞剧创作实践,从舞剧叙事形态切入并进行分类梳理,可以总结出四种不同时期:情节、性格、冲突等均以线性结构方式展开的“哑剧叙事”形态时期;情境、性格、冲突等均以多重交织方式展开的“交响叙事”形态时期;以心理动机推进剧情方式展开的“心理叙事”形态时期;以引导出某种观念或发人深思的主题为目标方式展开的“隐喻叙事”形态时期。四个时期的叙事形态有差异,也互有交叉。这些形态表达既是编导个人能动选择的产物,同时也是对舞剧生产时代大背景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 叙事形态 中国舞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怎么这样狠毒啊”——关于余华《兄弟》(上部)的叙事形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峰 《艺术广角》 2006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兄弟》 叙事形态 余华 阅读 小说 出版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博物馆建筑的跨媒介空间叙事形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天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博物馆建筑空间历经"容"与"器"相互关系的演变过程,步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呈现了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特征。用户获得的不同层次的体验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共鸣式接受、身临其境和互动式参与。相应... 博物馆建筑空间历经"容"与"器"相互关系的演变过程,步入了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叙事形态阶段,呈现了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特征。用户获得的不同层次的体验形式,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共鸣式接受、身临其境和互动式参与。相应地,空间的叙事形态也分为三种类型:自然型、场景型和交互型。当代博物馆建筑空间强调交互型叙事形态的表达,即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注重体验深度、参与方式而非表述内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逐步引导交互型叙事方式从初级的人机界面形态发展为身体的自然"延伸"状态,即以最自然的方式促成交互行为,它代表了未来展示空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 叙事形态 用户体验 交互式 空间叙事 人机界面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丽鹃电影剧作的现代叙事形态
11
作者 梁天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5-67,共3页
在新兴的电影剧作家群里,杜丽鹇确是较为独特的一个。然而,我们却不是从获奖影片的名单中,也不是在批评界对女作家的过分匡护和褒扬声中认识她的。对她的关注,恐怕主要是人们在她那柔弱而又强悍的女性心房的颤动中所隐隐感到的——... 在新兴的电影剧作家群里,杜丽鹇确是较为独特的一个。然而,我们却不是从获奖影片的名单中,也不是在批评界对女作家的过分匡护和褒扬声中认识她的。对她的关注,恐怕主要是人们在她那柔弱而又强悍的女性心房的颤动中所隐隐感到的——“白雾街”上痛切反省的忏悔;“橄榄绿”书屋充满美好的憧憬,“西门家族”艰难挣扎的呻吟;“影子”所飘浮出的弥漫于人际间的毒氛……这一切构成了她电影剧作的现代叙事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剧作 叙事形态 现代 杜丽 获奖影片 “影子” 作家群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叙事形态下国产生态电影的主题呈现
12
作者 许贻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5-28,共4页
冯小宁拍摄于1990年的儿童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被认为是国产生态电影的奠基之作。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生态电影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灾难片三种叙事形态,并在其中不断向人们揭示生态问题、阐明生态关系和描绘生... 冯小宁拍摄于1990年的儿童科幻电影《大气层消失》,被认为是国产生态电影的奠基之作。此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生态电影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故事片、纪录片和灾难片三种叙事形态,并在其中不断向人们揭示生态问题、阐明生态关系和描绘生态理想。同时,国产生态电影在形式和内容、在平衡艺术与商业上缩短着与西方生态电影的差距,并开始显露出东方智慧与东方审美。国产生态电影具有浓厚忧思意识,蕴含明晰价值倾向,展现了我国电影人的时代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生态电影 多元叙事形态 主题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象征的双重命运承托——从王安忆“三恋”看小说叙事形态的深刻嬗变
13
作者 郑文浩 《艺术科技》 2015年第12期126-126,共1页
象征诗学意味着,作品是作家心智观照的语言形式,是纯粹心智的"已成之像"的投射。反象征诗学意味着进入心智的物质状态。80年代中期以后叙事形态经历的这种转换,在"三恋"中体现为对激情和情欲这双重的命运承托。
关键词 反象征诗学 叙事形态 命运 激情 情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叙事形态
14
作者 刘云舟 《福建艺术》 2007年第3期50-52,共3页
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 如果我们将截止1930年底的中国影片划人中国早期电影的范围,根据《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影片目录加以计算,到1930年底,国产影片的数量已达590部。它们绝大部分今天已经不能看到。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是出版了光盘的六部影片:《劳工之爱情》(1922)、《一串珍珠》(1925)、《西厢记》(1927)、《情海重吻》(1928)、《雪中孤雏》(1929)和《儿子英雄》(1929)。这六部影片并非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作,通过它们考察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形态,其结论只能是初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叙事形态 《劳工之爱情》 国产影片 《西厢记》 故事片 代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長慶體、梅村體與“本事詩”——略論中國詩體的叙事形態
15
作者 張寅彭 《岭南学报》 2019年第2期-,共22页
本文以中國詩學中的"賦"、"本事"、"記事"等概念為據,區分了唐人新樂府"諷諫"之旨與元白長慶體"叙事"之旨的不同;又據徐釚《本事詩》,析出長慶體在明代的餘波,以及清初"梅村體&... 本文以中國詩學中的"賦"、"本事"、"記事"等概念為據,區分了唐人新樂府"諷諫"之旨與元白長慶體"叙事"之旨的不同;又據徐釚《本事詩》,析出長慶體在明代的餘波,以及清初"梅村體"的成功。此體並貫穿於清中葉,直至民初,成為吾國叙事詩的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長慶體 梅村體 本事詩 詩體 叙事形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记忆的多重建构——论延安叙事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迪斌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9,71,共9页
[摘要]本文对延安历史记忆的不同形态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不同政治群体对延安历史叙述的不同视角与结论,概括出正统形态、对应形态和衍生形态的三种叙事方式,讨论了三种不同叙事方式的内在本质与外在特征,描述了三种不... [摘要]本文对延安历史记忆的不同形态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不同政治群体对延安历史叙述的不同视角与结论,概括出正统形态、对应形态和衍生形态的三种叙事方式,讨论了三种不同叙事方式的内在本质与外在特征,描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从延安历史与各个叙事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空间距离、时间维度等方面分析了延安历史记忆多重形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本文还就近现代中国历史叙事分歧的弥合,重新建构中华民族高度共享的近代历史记忆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历史记忆 叙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再复 林岗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0-62,共13页
叙事无论是建筑在虚构还是建筑在对事实的"照本宣科"的基础上,都有一个开端、发展和结局,因而都显示一定的意义。透过讲故事传递给读者的这种对事件的主观解释按其对故事角色义务、责任的理解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世俗视角与... 叙事无论是建筑在虚构还是建筑在对事实的"照本宣科"的基础上,都有一个开端、发展和结局,因而都显示一定的意义。透过讲故事传递给读者的这种对事件的主观解释按其对故事角色义务、责任的理解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世俗视角与超越视角。中国古代小说的绝大部分属于前者,起源甚早的自然论世界观融合中古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形成了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对事件因果式的叙述既是简单化、概念化理解现实世界和人的内心世界,也逃避了写作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叙事意识形态 因果报应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叙事空间的消失——论十七年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一种策略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文桃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4,共4页
本文认为我国"文革"前的十七年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策略是:改造、排斥作为文学表现对象之一的日常生活,批判、改造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身上的个人主义。并对国家意识形态叙事的效果即促成艺术在高压下产生自律运动的成因进行解读。
关键词 国家意识形态叙事 日常生活 艺术自律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主旋律电视剧《二十四道拐》意识形态叙事的得失
19
作者 何天洋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作为贵州官方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无论是创作的背景与动机,还是自身的文本属性,《二十四道拐》都堪称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其意识形态叙事的色彩十分浓郁。本文从思想表达、人物刻画、剧情编排以及视听奇观的营造等多个方面... 作为贵州官方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无论是创作的背景与动机,还是自身的文本属性,《二十四道拐》都堪称典型的主旋律电视剧,其意识形态叙事的色彩十分浓郁。本文从思想表达、人物刻画、剧情编排以及视听奇观的营造等多个方面,对该剧范本式的意识形态叙事策略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指陈了其中利弊,揭示了意识形态叙事在主旋律影视剧中的一般运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叙事 主旋律电视剧 议程设置 询唤 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叙事中的平民立场 被引量:3
20
作者 晓苏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5,共8页
如果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当代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叙事形态一直并存着。一种是倾向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叙事,另一种是倾向于知识话语的精英化叙事,还有一种是倾向于百姓阶层的民间化叙事。可以说,它们构成了当代小说叙事的三足... 如果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当代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叙事形态一直并存着。一种是倾向于意识形态的政治化叙事,另一种是倾向于知识话语的精英化叙事,还有一种是倾向于百姓阶层的民间化叙事。可以说,它们构成了当代小说叙事的三足鼎立格局。任何一种叙事形态,首先都取决于叙事立场。所谓立场,指的是人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与所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叙事形态 当代小说 叙事立场 民间化 小说史 价值取向 莫言 刘庆邦 民间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