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向体验与对话——李锐晚近小说的叙事姿态》(硕士学位论文)
1
作者 徐强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76,共2页
本文在考察李锐的叙事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九十年代以来的叙事姿态及人文立场。作者看到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对阐释李锐的有效性在李锐晚近小说中确实呈现出“对话性”的趋势。另一方面 ,作为对话性的前提 ,同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 本文在考察李锐的叙事演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其九十年代以来的叙事姿态及人文立场。作者看到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对阐释李锐的有效性在李锐晚近小说中确实呈现出“对话性”的趋势。另一方面 ,作为对话性的前提 ,同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叙述姿态 ,“体验性”特征在李锐的近期创作中有较明显的表现。因此 ,“体验与对话”成为作者对李锐叙事姿态的概括。李锐小说叙事人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从冷漠的“观察者”到热切的“体验者”的迁移。这个过程也是“作家主体意识”逐渐淡化的过程。同时 ,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日益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两个过程相伴发生 ,共同作用 ,其结果是作为知识者的作家终于和乡村世界的主人公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关系。写作由此超越了单纯对乡村世界的表述 ,同时也成为深刻的“自我表述”。“体验和对话”作为叙述姿态 ,为小说文体美学的创新提供了可能 ;作为文化态度 ,则使李锐成为九十年代中国作家中“民间立场”的显著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锐 九十年代 叙事姿态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财神爷赵公明》至《财神到》的叙事伦理转换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万红 《长江文艺评论》 2018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湖北黄冈籍神话小说家周濯街,一生致力于整理民间神话故事,他整理创作的神话小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质量上也堪称上乘,对当今通俗文化小说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其通俗、耐读、有趣,才使其三部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财神爷赵公明》... 湖北黄冈籍神话小说家周濯街,一生致力于整理民间神话故事,他整理创作的神话小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在质量上也堪称上乘,对当今通俗文化小说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其通俗、耐读、有趣,才使其三部神话小说《七仙女正传》《财神爷赵公明》《妈祖》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并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本文无意于详细描述这些由小说原著改编的电视剧盛况空前的成功表现,而是选取其中的一部《财神爷赵公明》和依此改编成的电视剧《财神到》作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公明 叙事伦理 神话小说 叙事姿态 文化立场 小说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光下的“复眼蜻蜓”——评李浩《灶王传奇》兼及对先锋叙事的一种理解
3
作者 董晓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当下中国文学的先锋叙事,同现代主义的叙述技法息息相关,但对其理解又不应拘囿于所谓“现代主义”概念化的偏狭之见中。事实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迅速崛起后,当文学朝现实主义进行“再发掘”式的回归,便形成了多重元素汇聚... 当下中国文学的先锋叙事,同现代主义的叙述技法息息相关,但对其理解又不应拘囿于所谓“现代主义”概念化的偏狭之见中。事实上,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迅速崛起后,当文学朝现实主义进行“再发掘”式的回归,便形成了多重元素汇聚而成的复合状态。及至当下,若要保持先锋叙事姿态,势必需要容纳和凝结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诸种因子,并进行壁立千仞的挑战性艺术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叙事 先锋文学 叙事姿态 叙述技法 艺术重构 壁立千仞 当下中国文学 古典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变化中的恒定坚守——读莫言小说集《晚熟的人》
4
作者 朱斌 《写作》 2021年第6期94-100,共7页
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固然体现了作家有意识的自我突破,但在这一突破中,有些深层的东西被他执着地坚守着。这主要包括:依然力求揭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多样;依然深入剖析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痼疾及其导致的人性与生命悲剧;还依... 莫言的小说集《晚熟的人》,固然体现了作家有意识的自我突破,但在这一突破中,有些深层的东西被他执着地坚守着。这主要包括:依然力求揭示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多样;依然深入剖析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痼疾及其导致的人性与生命悲剧;还依然重视故事及其叙述的魅力,有着恒定的叙事姿态。因此,其自我突破,是以发扬他长期积淀而成的成功经验和创作优势为基础的。在此意义上,有理由相信:莫言会有更成熟的自我突破之作——在自我变化中将有更加成熟的优势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的人》 人性 生命 时代痼疾 叙事姿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