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修辞学视阈下电影复杂叙事的接受
1
作者 吕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复杂叙事发生在叙述层,是对叙述技法的拓展,也是创作者对接受者的智力考验。在试图理解复杂叙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观众基于自身生活、审美经验,借助文本内的诸多提示,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还原底本,经过四重叙事判断,不断走向作者的读... 复杂叙事发生在叙述层,是对叙述技法的拓展,也是创作者对接受者的智力考验。在试图理解复杂叙事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观众基于自身生活、审美经验,借助文本内的诸多提示,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还原底本,经过四重叙事判断,不断走向作者的读者, 一方面,观众作为真实读者,对曾经识别过的复杂叙事按照特征、惯例等分类记录在脑海中,搭建起对复杂叙事的认知数据库。在应对下次复杂叙事考验时,便根据其事件、意象等在数据库中匹配对位,对复杂叙事进行脱离文本、基于范式的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叙事 电影交流机制 电影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身说法”与“催泪叙事”——《平凡的世界》的叙事修辞批判
2
作者 颜慧贤 刘川鄂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采用“现身说法”的话语形态和“催泪叙事”的叙事模式,以人生导师姿态通过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进行布道,具有鲜明的叙事修辞目的,对小说的文学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一、小说人物平面化,主要人物形象缺失...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采用“现身说法”的话语形态和“催泪叙事”的叙事模式,以人生导师姿态通过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进行布道,具有鲜明的叙事修辞目的,对小说的文学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一、小说人物平面化,主要人物形象缺失根本性的差异,大多是性格不够丰富复杂的扁平人物;二、小说话语专制化,路遥的“现身说法”,多为说教意味浓厚的修辞性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审美力量;三、小说技艺浅平化,路遥的“催泪叙事”多为常识,文本缺少思想上的深度,也不具备多重阐释的可能。这种“现身说法”话语和“催泪叙事”模式,与1980年代文学创作的先锋探索潮流格格不入,也与20世纪世界小说的现代主流相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现身说法” “催泪叙事 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物、归家与寄情:新主流电影的叙事修辞
3
作者 熊芳 李姝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57,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电影产业前进步伐的重要类型电影之一。其在叙事中多重考量历史、文化及艺术维度,在承接“主旋律电影”叙事修辞的基础上寻找叙事新策。新主流电影尝试利用作为(非)实在物的“信物”... 21世纪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电影产业前进步伐的重要类型电影之一。其在叙事中多重考量历史、文化及艺术维度,在承接“主旋律电影”叙事修辞的基础上寻找叙事新策。新主流电影尝试利用作为(非)实在物的“信物”形构电影脉络,强调信物不仅是情感象征,也是推动叙事发展的关键。新主流电影以地域归家、精神归家和“拟家庭”书写模式呈现“归家”主题,凸显“归家意识”的文化连接作用。同时情感作为新主流电影叙事中的内驱力,通过情动叙事的联结,实现从共情到共识的情感转喻。由此新主流电影完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标识和艺术意涵的叙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叙事修辞 信物 归家意识 情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詹姆斯·费伦叙事修辞诗学十原则 被引量:3
4
作者 谭君强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叙事修辞研究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詹姆斯·费伦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在其2017年的《某人告诉某人:叙事修辞诗学》一书中,他围绕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可能的不可能性、叙事进程中的交叉现象,以及从或... 叙事修辞研究是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面向,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詹姆斯·费伦是这一领域的重要学者。在其2017年的《某人告诉某人:叙事修辞诗学》一书中,他围绕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可能的不可能性、叙事进程中的交叉现象,以及从或然性到含混,从不可靠叙述到不充足叙述到可靠叙述,从人物—人物对话到叙述场合等问题,提出了叙事修辞诗学的十个关键原则。本文聚焦这十个原则,并回溯费伦此前多次提出的修辞范式六原则,在叙事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经典叙事学向后经典叙事学转换的过程中,探讨修辞范式十原则的价值及其对构建叙事修辞诗学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费伦 叙事修辞诗学 原则 修辞范式 价值与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英》重复叙事修辞解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修志 《蒲松龄研究》 2009年第2期32-37,共6页
形象性与寓意性的统一是叙事文学的根本特性之一。作为承载文学形象塑造和叙事寓意传达的实体之一的叙事修辞,一经形成,就成为叙事寓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重复叙事修辞是代表"同质叙事"思想的辞式,这种重复叙事修辞在《黄英... 形象性与寓意性的统一是叙事文学的根本特性之一。作为承载文学形象塑造和叙事寓意传达的实体之一的叙事修辞,一经形成,就成为叙事寓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重复叙事修辞是代表"同质叙事"思想的辞式,这种重复叙事修辞在《黄英》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运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重复先前文学作品(含历史事实)的内容和要素,来实现作品文本间的互文性,从而强化形象塑造和叙事寓意的表达。第二,以重复文本的自我事件来营造氛围,通过其发展与变化,丰富作品的内容,加深作品的意义。第三,以重复核心词语来表现观念冲突,构建叙事主题,达到强化突出的叙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黄英 叙事修辞 重复 叙事寓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斋志异》反讽叙事修辞简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尚继武 《蒲松龄研究》 2008年第1期38-46,共9页
反讽是小说艺术中常见的叙事修辞辞格。明清之际以《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使用最为广泛。《聊斋志异》中的反讽叙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丰富了文言小说的叙事功能,使蒲松龄寄寓在作品中的"孤愤之情"抒写得更加深沉厚重。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反讽 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篇章命名和叙事修辞构建
7
作者 李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5,共2页
《半罐局长》以宕县这一小县城为叙事着眼点,书写了一曲“普九”教育的奋进曲。李明春用回望的眼光,重温、审视、想象并重构了一幅基层“普九”教育的生动画卷,从教育这一视角带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并对时代精神话题有着深入的思考... 《半罐局长》以宕县这一小县城为叙事着眼点,书写了一曲“普九”教育的奋进曲。李明春用回望的眼光,重温、审视、想象并重构了一幅基层“普九”教育的生动画卷,从教育这一视角带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并对时代精神话题有着深入的思考。笔者仅从语义学与叙事学的角度来分析《半罐局长》的篇章命名和叙事修辞构建。“半罐局长”作为篇名在小说结构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隐喻作用,以其人物形象为线索构建起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再现了小县城丰富的人文肌理和人性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修辞 小说结构 篇章 “普九”教育 社会生活 时代精神 故事情节 人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疏离境遇的叙事修辞
8
作者 邹园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Z期47-48,共2页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疏离境遇一直受到文学批评家的广泛注意,但很少有人从叙事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文章首先通过对疏离境遇和叙事修辞的介绍,进而分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疏离境遇叙事交流模式,以及布里...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疏离境遇一直受到文学批评家的广泛注意,但很少有人从叙事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文章首先通过对疏离境遇和叙事修辞的介绍,进而分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布里克疏离境遇叙事交流模式,以及布里克疏离境遇叙事的具体表现等,指出叙事修辞在该作品中对布里克疏离境遇表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 布里克疏离境遇 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改编中的叙事修辞
9
作者 陈林侠 《艺术广角》 2007年第6期4-10,共7页
在现代阐释学看来,符号的释读是一个符号衍生的过程,而从一个符号产生另一个符号的方式、过程都涉及到语法组织和修辞策略。这种修辞意义在当下语境中己然发生了扩大的趋势,它作为一种劝导、说服、作用于他人的言辞行为,表明作者主... 在现代阐释学看来,符号的释读是一个符号衍生的过程,而从一个符号产生另一个符号的方式、过程都涉及到语法组织和修辞策略。这种修辞意义在当下语境中己然发生了扩大的趋势,它作为一种劝导、说服、作用于他人的言辞行为,表明作者主观理念的介入与思维的认知。在当代修辞学理论中,反讽、象征以及隐喻应该说都是热衷研究的对象,在具体的影视改编中,由于媒介的区别,这三种修辞也出现了各异的表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修辞 小说改编 现代阐释学 修辞学理论 修辞策略 修辞意义 主观理念 影视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春秋》的爱情叙事修辞
10
作者 朱丹 《阴山学刊》 2008年第3期24-27,共4页
在高云览的《小城春秋》中,作家通过爱情叙事修辞手段的巧妙应用,让其塑造的形象可信、可亲或可恶,并将政治价值观念等通过形象的修辞渗透到文本中,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悦纳过程的同时,艺术性的完成了对革命历史的叙事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 在高云览的《小城春秋》中,作家通过爱情叙事修辞手段的巧妙应用,让其塑造的形象可信、可亲或可恶,并将政治价值观念等通过形象的修辞渗透到文本中,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悦纳过程的同时,艺术性的完成了对革命历史的叙事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春秋》 爱情 叙事修辞 政治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欲望:“知识改变命运”的叙事修辞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2,共8页
教育是一种承载着人们“改变命运”的实践活动。“知识改变命运”以“欠缺——奋斗——圆满”的叙事主题,将话语理解者带入对自己当下生活状态的反观之中,激起人们改变当下生活的欲望与情感体验;以“改变”一词的选择性使用攫取人们改... 教育是一种承载着人们“改变命运”的实践活动。“知识改变命运”以“欠缺——奋斗——圆满”的叙事主题,将话语理解者带入对自己当下生活状态的反观之中,激起人们改变当下生活的欲望与情感体验;以“改变”一词的选择性使用攫取人们改变、提升自己生活状况的欲望,引发社会实践。然而,以知识的方式达到社会流动,改变社会身份与命运的他者欲望不过是一个在别处的意识形态幻象。从幻象到真实,建构多元、多样的教育欲望,发现、挖掘个体的潜能,生产、创造知识,创造生活应是教育欲望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知识改变命运” 叙事修辞 意识形态幻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列家书》的叙事修辞研究
12
作者 冯江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9年第7期30-31,共2页
《基列家书》是美国作家玛丽琳·罗宾逊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主要借由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对《基列家书》进行分析,通过对文本的细致研读,解析作者的叙事策略,探究美国种族问题的前世今生,引导读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玛丽琳·罗宾逊 修辞叙事 文本 读者 种族 《基列家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曲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
13
作者 刘子瑞 《戏剧之家》 2025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作为传统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戏曲电影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之一。当前,中国的戏曲电影在拍摄手法和叙事思维方面逐渐成熟。本文聚焦戏曲电影的叙事策略,探讨如何通过转变叙事思维和剖析叙事方... 作为传统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戏曲电影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之一。当前,中国的戏曲电影在拍摄手法和叙事思维方面逐渐成熟。本文聚焦戏曲电影的叙事策略,探讨如何通过转变叙事思维和剖析叙事方法提升戏曲电影叙事的深度和广度,拓宽戏曲艺术与电影融合的视野,为戏曲电影实现高质量叙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电影 叙事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里归途》中融合修辞叙事的创新运用
14
作者 黄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48,共4页
《万里归途》改编自真实的非洲撤侨事件,影片通过多视角交错展开宏大叙事,以简单有效的叙事方式完成了关于保护国民安全、肩负大国责任等宏大主题的主体构建。导演饶晓志在视觉书写中运用象征和文化语境的再现功能,还原了北非小国的风... 《万里归途》改编自真实的非洲撤侨事件,影片通过多视角交错展开宏大叙事,以简单有效的叙事方式完成了关于保护国民安全、肩负大国责任等宏大主题的主体构建。导演饶晓志在视觉书写中运用象征和文化语境的再现功能,还原了北非小国的风貌。影片中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和叙事线索分化与收束过程,以及角色对比与交互塑造,都展现出导演对融合修辞叙事方法的创新运用。影片凭借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立体的人物塑造,成为新主流电影的代表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修辞叙事 视觉语境 心理状态 角色交互 《万里归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辞性叙事视域下动画短片《鹅鹅鹅》的叙述距离透视
15
作者 谢菡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以周更形式放送的“国漫实验”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播出后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其中第二集《鹅鹅鹅》更是掀起了观众对其主旨内核的大量解析推测和二创制作,原因除了其拥有诡异荒诞的视觉风格外,创作者对其中叙述话语的把控起到了... 以周更形式放送的“国漫实验”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播出后持续引发关注和讨论,其中第二集《鹅鹅鹅》更是掀起了观众对其主旨内核的大量解析推测和二创制作,原因除了其拥有诡异荒诞的视觉风格外,创作者对其中叙述话语的把控起到了关键作用。修辞性叙事学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动画《鹅鹅鹅》原改编自中国古代小说文本,片中的叙述内容与叙述话语应用之精妙。本文拟从修辞性叙事学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创作意图、叙述距离与观众阐释等来阐明《鹅鹅鹅》的话语修辞效果,探讨动画的创作者、文本和观众如何通过叙事进行交流,以期中国动画在故事表达与内核传递上的进一步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短片《鹅鹅鹅》 修辞叙事 叙述距离 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叙事和语言交流——试论西方的修辞叙事学理论和思想范式 被引量:11
16
作者 肖锦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8,共12页
西方著名的后结构主义批评家乔纳森.卡勒指出:西方的叙事学除了法国传统外,还有一种重要的传统即英美传统。这一传统的性质状态如何?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理论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这,即是文章的核心话题。
关键词 修辞叙事 布斯 费伦 科恩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场技巧的盛宴——论《盲刺客》的修辞性叙事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向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运用其叙述智慧成功地为读者建构起《盲刺客》的叙事迷宫,而现代修辞性叙事手段的运用是阿特伍德完成该叙事的首要工具。《盲刺客》中的修辞行为具体表现在社会空间的意象的营造、三维度人物模式、女性主义叙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运用其叙述智慧成功地为读者建构起《盲刺客》的叙事迷宫,而现代修辞性叙事手段的运用是阿特伍德完成该叙事的首要工具。《盲刺客》中的修辞行为具体表现在社会空间的意象的营造、三维度人物模式、女性主义叙事声音三个方面。作者通过营造诸多社会空间意象关照现实世界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建构具有"模仿性、主题性和虚构性"的人物模式增强女性命运的悲剧色彩,通过多种女性叙事声音的并存透视女性内心的种种冲突,显示出作者强烈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对读者的关注和"说服"读者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刺客 修辞叙事 社会空间意象 三维度人物模式 女性的叙述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詹姆斯·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评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Z期84-85,共2页
20世纪末,西方叙事理论受到来自多方的冲击,逐渐形成了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多种研究方法和谐共生的局面。著名的美国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是修辞性叙事理论的"鼻祖",他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作为"新叙事理情状论"的... 20世纪末,西方叙事理论受到来自多方的冲击,逐渐形成了结构主义叙事学与多种研究方法和谐共生的局面。著名的美国叙事理论家詹姆斯·费伦是修辞性叙事理论的"鼻祖",他的修辞性叙事理论作为"新叙事理情状论"的一个派别,具有其他理论没有的特色方法论和视野。修辞性叙事理论打破自成一派的理论形式,将原有严密的叙述形式及语境结合起来,包括阅读伦理、意识形态等方面,并结合文本内的形式文学观点与文本外的社会环境背景,强调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修辞性叙事理论至今对文学界仍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斯·费伦 修辞叙事理论 文学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文学中的修辞叙事理论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利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Z期3-4,共2页
现代美国修辞叙事理论的主要流派是芝加哥学派,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没有单一地运用"新批评"纯粹文本评判的方式,转向探究文学,特别是叙事对读者产生的作用,这个学派在漫长的发展中成为了美国修辞理论中的重要分支。本文追根... 现代美国修辞叙事理论的主要流派是芝加哥学派,其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没有单一地运用"新批评"纯粹文本评判的方式,转向探究文学,特别是叙事对读者产生的作用,这个学派在漫长的发展中成为了美国修辞理论中的重要分支。本文追根溯源地讨论此学派的发展演变,探寻其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修辞叙事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修辞叙事伦理解读
20
作者 马雁 叶蕾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2,共2页
修辞叙事理论强调作者主体、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循环往复的关系,而其对于叙事作品伦理维度的探讨,从情感与伦理价值交流的角度引导着对于作品伦理原则的解读和构建。在对海明威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进行... 修辞叙事理论强调作者主体、文本现象和读者反应之间的循环往复的关系,而其对于叙事作品伦理维度的探讨,从情感与伦理价值交流的角度引导着对于作品伦理原则的解读和构建。在对海明威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进行伦理维度的解读时,修辞叙事理论提供了新的阐释方法,探究了叙事技巧如何引导读者对文本的阐释与伦理判断以及读者如何参与解读与构建文本伦理原则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叙事理论 伦理 叙事进程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