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语者》:女书文化的女性主义叙事实践
1
作者 邢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在女性主义运动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扩大影响力、女性主义理论及实践持续深化的当代语境下,女性在获得日益增多的社会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依旧面临着父权社会遗留的结构性压迫。纪录电影《密语者》以中国古代女性创造的女性文字——“女书”... 在女性主义运动通过社交媒体不断扩大影响力、女性主义理论及实践持续深化的当代语境下,女性在获得日益增多的社会权利与自由的同时,依旧面临着父权社会遗留的结构性压迫。纪录电影《密语者》以中国古代女性创造的女性文字——“女书”为切入点,运用女性主义理论视角,系统考察女书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现代性困境及其传承者在当代社会中的情感体验,进而探讨女书文化对当代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书 女性困境 女性意识觉醒 女性主义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语境下现实主义诗歌叙事新变
2
作者 邱志武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81,共8页
新媒体语境下现实主义诗歌叙事的新变,主要表现在物性叙事的强化、身体叙事的凸显、具象化叙事的增殖,展现出现实主义诗歌叙事的新气象。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具有可选择性、不均衡性、粗疏凌厉的特性,算法和流量使得现实主义诗歌叙事出... 新媒体语境下现实主义诗歌叙事的新变,主要表现在物性叙事的强化、身体叙事的凸显、具象化叙事的增殖,展现出现实主义诗歌叙事的新气象。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具有可选择性、不均衡性、粗疏凌厉的特性,算法和流量使得现实主义诗歌叙事出现叙事的同质化、叙事深度的稀释、叙事美学的匮乏等问题。新媒体技术也在革新着人们的现实,现实主义诗歌叙事也必须在新媒体与现实主义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 现实主义诗歌叙事 真实性 审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与藏族苯教文化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建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8-151,共4页
在探寻《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出现的原因时,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阿来受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影响,借鉴欧美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藏族苯教文化中的巫术观念、灵魂观念和征兆观念在《尘埃落定》神秘主义叙事建构中的美学意... 在探寻《尘埃落定》的神秘主义叙事出现的原因时,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阿来受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影响,借鉴欧美小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藏族苯教文化中的巫术观念、灵魂观念和征兆观念在《尘埃落定》神秘主义叙事建构中的美学意义。研究发现,《尘埃落定》中的神秘主义叙事更多的是来源于藏族苯教文化,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是作品神秘主义叙事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埃落定》 神秘主义叙事 苯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其中国本土化推进 被引量:11
4
作者 凌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学术发展的前沿理论。本文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这两种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这门交叉学科的产生原因、目的意义;概述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苏珊.兰瑟和沃霍尔建...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学术发展的前沿理论。本文分析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这两种理论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女性主义叙事学这门交叉学科的产生原因、目的意义;概述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苏珊.兰瑟和沃霍尔建构女性叙述权威的理论和实践;思考女性主义叙事学可供中国评论界借鉴的方法和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建构 叙事权威 生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清 胡青青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6,共2页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影视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尤其在颠覆男性中心叙事、解析女性异化根源和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后宫甄嫒传》《步步惊心》《来不及说我爱你...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迥异于传统影视剧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尤其在颠覆男性中心叙事、解析女性异化根源和张扬女性主体意识等方面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喜爱.《后宫甄嫒传》《步步惊心》《来不及说我爱你》《美人心计》等网络言情剧的女性形象都展示出女性作者的智慧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无论她们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之,但其女性主义叙事策略都获得了成功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言情小说改编电视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叙事学理论演变与吴尔夫小说中的女性主义立场——也谈弗吉尼亚·吴尔夫小说《到灯塔去》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平 方永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91-95,共5页
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 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兰瑟关于叙事权威的理论来解读弗吉尼亚.吴尔夫的经典小说《到灯塔去》可以看到,吴尔夫在小说的公开叙事层构建了一个"自我消抹"的叙述者形象,而在隐蔽叙事层,却勾勒出一个无处不在的叙述者形象。通过分析探讨小说的叙述者在隐蔽叙事层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到灯塔去》的叙述者就好比是1 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所推崇的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上帝",这样一个"上帝"型叙述者依靠和分享了男性作家的叙事权威,而吴尔夫本人对叙事权威的追求和依赖决定了她缘何可以在现代派和女权主义运动中树立自己的双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叙述者 叙事权威 弗吉尼亚·吴尔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叙事学之反思 被引量:3
7
作者 江守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7,共11页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起,有其理论源头和理论前奏,理论源头包括索绪尔对语言的关注和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的重视,理论前奏包括英美对"视角"的关注、小说理论的贡献、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 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兴起,有其理论源头和理论前奏,理论源头包括索绪尔对语言的关注和俄国形式主义对"形式"的重视,理论前奏包括英美对"视角"的关注、小说理论的贡献、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研究。在这些理论准备之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法国兴起,形成三种研究路径:或是注重故事结构,或是注重作品的构成体系,或是注重叙述者的作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但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及其适用范围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事 法国 理论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想述论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全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自苏珊·兰瑟于1986年提出"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构想后,该构想便一直处于发展演进的过程。通过细读兰瑟横跨三十年的三篇重要文章,并结合兰瑟的其他相关著述,文章认为,在兰瑟的心目中,女性主义叙事... 自苏珊·兰瑟于1986年提出"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构想后,该构想便一直处于发展演进的过程。通过细读兰瑟横跨三十年的三篇重要文章,并结合兰瑟的其他相关著述,文章认为,在兰瑟的心目中,女性主义叙事学因其目标不断移动,交叉性地走向了多些酷儿和多些女性主义的宏大叙事学,而这一演进过程不仅对应而且体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兰瑟 女性主义叙事 构想 酷儿性 交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下的《饥饿的女儿》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培西 佘振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饥饿的女儿》 解读 历史时间 长记忆 小说 成一 自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叙事意识形态阐释中的类比转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丽蓉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1,共9页
转义(trope)和类比(analogy)是女性主义叙事意识形态阐释的核心逻辑,是对男权主义传统的"性类比思维"进行逆向类比推理,从底层思维逻辑质疑二元对立模式,受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思想学术界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刻影响。以"... 转义(trope)和类比(analogy)是女性主义叙事意识形态阐释的核心逻辑,是对男权主义传统的"性类比思维"进行逆向类比推理,从底层思维逻辑质疑二元对立模式,受到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思想学术界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刻影响。以"个人的即政治的"理念变迁、伍尔夫叙事的价值之争、对《笑忘书》的意识形态阐释为例,可见女性主义理论批评从理念、理论批评到阐释案例不同层面以类比转义方式解构"二元对立"。借助类比转义,女性主义叙事的意识形态阐释得以深入揭示类比叙事、二元对立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等深层社会意识和文化符码,但也可能因推理方式本身的缺陷出现主观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意识形态阐释 类比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转向和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全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03,共14页
叙事与伦理都是古老的话题。到了20世纪,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几乎扼杀了文学伦理学,因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伦理转向。在这一伦理转向中,女性主义叙事理论家看到列维纳斯伦理学与女性主义以及与叙事的密切关系,便提出转向列维纳... 叙事与伦理都是古老的话题。到了20世纪,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几乎扼杀了文学伦理学,因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伦理转向。在这一伦理转向中,女性主义叙事理论家看到列维纳斯伦理学与女性主义以及与叙事的密切关系,便提出转向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第一位论述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的可能是纳什,她的《女性主义叙事伦理:现代主义形式的隐性劝说》用四章分别讨论四种叙事伦理模式:距离伦理、公平竞争伦理、劝说伦理和关注伦理,以期交叉性建构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然而,客观地说,此文只是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相距于建构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的大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转向 女性主义 列维纳斯 纳什 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跨媒介叙事: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声音 被引量:4
12
作者 凌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62,192,共9页
女性主义叙事开拓者苏珊·兰瑟将小说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类。但小说改编为电影时,叙述声音会产生差异。张爱玲《倾城之恋》本采取多重选择式全知视角,许鞍华改编时却未加细化深究,忽略自由间接引语的个人声音特... 女性主义叙事开拓者苏珊·兰瑟将小说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类。但小说改编为电影时,叙述声音会产生差异。张爱玲《倾城之恋》本采取多重选择式全知视角,许鞍华改编时却未加细化深究,忽略自由间接引语的个人声音特色,改写了主旨;西西《哀悼乳房》创造性地开辟女性乳癌患者的个人型叙述,罗永昌改编的电影《天生一对》却将之简化改写为女性消声的言情电影;黄碧云《烈女图》开创集体型叙述,众女子群言轮言,再现香港三代女性的百年奋争史,但相关的集体型电影则还有待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与电影 女性主义叙事 作者型 个人型 集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中的女性乌托邦建构——《克兰福镇》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文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盖斯凯尔夫人的《克兰福镇》往往因其对女性主导社会的建构和女性愿望与诉求的表达被归为女性乌托邦小说之列,但小说中女性主导世界的不够完美和作者讲述故事的小心翼翼又使其在故事与话语层面与女性乌托邦小说传统存在张力。女性主义... 盖斯凯尔夫人的《克兰福镇》往往因其对女性主导社会的建构和女性愿望与诉求的表达被归为女性乌托邦小说之列,但小说中女性主导世界的不够完美和作者讲述故事的小心翼翼又使其在故事与话语层面与女性乌托邦小说传统存在张力。女性主义叙事学致力于整合叙事与伦理,因此将《克兰福镇》置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可以透视出作者如何利用叙事结构暗示将“女性气质”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借用叙述声音表达建构两性和谐社会的诉求,通过建构女性情感提供女性乌托邦的情感净化之旅,从而完成笔下的女性乌托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兰福镇》 女性乌托邦 女性主义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德里罗小说《名》的恐怖主义叙事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成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6-91,112,共6页
恐怖主义是德里罗小说重复再现的母题样式,亦是其重要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其《名》之解读,探讨"恐怖主义叙事策略"在此小说中所体现的典型特征,具体可归纳为德里罗艺术的"三个爆炸"叙事理论:一是爆炸冲击读者意识... 恐怖主义是德里罗小说重复再现的母题样式,亦是其重要的叙事策略。本文通过其《名》之解读,探讨"恐怖主义叙事策略"在此小说中所体现的典型特征,具体可归纳为德里罗艺术的"三个爆炸"叙事理论:一是爆炸冲击读者意识,激发读者的强迫性恐惧感,以颠覆走向死亡的美国权力象征;二是爆炸叙事语言,破坏其作为象征系统的交际功能,使之呈现一种持续转喻性、欲望驱动性、走向毁灭性的话语指向;三是爆炸叙事性,解构叙事传统,使其情节结构与恐怖主义阴谋同构;此三者相互连接,平行互动,驱动《名》之非传统叙事延展伸曲,体现了极端弱势群体反对主流权力的一种叙事话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德里罗 《名》 恐怖主义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主义的自我赋权叙事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凌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8-152,共5页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风云90年,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的语言哲学转向语境中,西西和黄碧云谋求建构女性的自我赋权话语:一是重塑语言,巧用命名权,破除污名;二是反叛传统的父系书面语言体系,创...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风云90年,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三阶段的语言哲学转向语境中,西西和黄碧云谋求建构女性的自我赋权话语:一是重塑语言,巧用命名权,破除污名;二是反叛传统的父系书面语言体系,创造口述史叙事体,建构女性集体叙事权威;三是改写父系历史故事,反叛传统父系文学批评的偏见,自我赋权,体现出后经典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中国本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命名赋权 集体型叙述 改写父系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方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3,共9页
关于中国当代文艺思想的历史叙事,或存在偏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或存在僵化而无法把握新的社会文化现实的问题。马克思强调,"观念的历史叙述(文化史、思想史等)"必须与"现实的历史叙述(经济史等)"充分结合在一起,... 关于中国当代文艺思想的历史叙事,或存在偏离历史唯物主义的倾向,或存在僵化而无法把握新的社会文化现实的问题。马克思强调,"观念的历史叙述(文化史、思想史等)"必须与"现实的历史叙述(经济史等)"充分结合在一起,艺术生产等作为"非结构性"问题应置于政治经济学整体"结构"中来考察,学科的过度分化、独立化有违这种整体"结构"精神。文艺作为"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物质生产)"的关系是双重的,"意识形态"论所揭示的只是两者间的"社会关系的观念投射(反映)"关系,而被传统研究所忽视的马克思"意识形态阶层"论还揭示了两者间的"剩余价值的现实流转"关系。在创新中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叙事,对于揭示当代文艺思想史的发展规律,尤其认识由1949年以来,前30年与后30年构成的"历时结构"、以文艺与政治关系为单一问题开始向重视文艺与经济关系的重大转型及其意义等,有多方面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叙事 观念的历史叙述 现实的历史叙述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魂的自赎与自我的超越——唐人传奇《李娃传》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文本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延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138,共3页
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诠释,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李娃传》作为唐人传奇中优秀代表,以其优美的文笔,曲折的情节和缠绵的爱情故事打动着历史上无数的读者,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国历代的... 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诠释,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李娃传》作为唐人传奇中优秀代表,以其优美的文笔,曲折的情节和缠绵的爱情故事打动着历史上无数的读者,至今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国历代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析解读,以期发现作品的独特价值。但学者们大多从语言和文化方面进行分析,多将爱情故事作为作品的主题加以分析研究。文章试图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对《李娃传》进行全新的文本分析,从而得出作品的主题是对人性光辉的称颂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义叙事 符号矩阵 爱情主题 人性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叙事性·语言学视角:露斯·佩奇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评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必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年第5期10-17,共8页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以北美为主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上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性别、叙事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等层面出发,评析英国学者露斯·佩奇的女性主... 20世纪90年代以降,以北美为主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叙事理论建构还是在叙事批评实践上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主要从性别、叙事性、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课题等层面出发,评析英国学者露斯·佩奇的女性主义叙事理论。文章指出,一方面,佩奇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的双重视角,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另一方面,佩奇关于叙事形式可以脱离性别的论点又偏离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斯·佩奇 女性主义叙事 叙事 语言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义叙事学下的沃卓斯基姐弟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沃卓斯基姐弟之所以能在电影短暂的时长内表达出他们对哲学、历史与人性的思考,正是得益于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灵活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是研究沃卓斯基姐弟的全新角度。本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电影中的发展、电影文本中的"横组合&q... 沃卓斯基姐弟之所以能在电影短暂的时长内表达出他们对哲学、历史与人性的思考,正是得益于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灵活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是研究沃卓斯基姐弟的全新角度。本文从结构主义叙事学在电影中的发展、电影文本中的"横组合"以及电影文本中的"纵组合"三方面,分析了沃卓斯基姐弟的电影叙事艺术。并且,通过对两位电影艺术家影片叙事的结构主义分析,其叙事手法得到了进一步梳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影视语言对文学理论的借鉴与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卓斯基姐弟 结构主义叙事 电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序曲》的现代主义叙事策略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文玉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
曼斯菲尔德在她的第一篇新型小说《序曲》中创新地运用现代主义的叙事策略,赋予了作品很大艺术魅力。这些叙事策略包括灵活转换的叙事视角、淡化情节的叙事结构和诗化空灵的叙事语言等,形成她独具魅力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序曲》 现代主义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