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甘油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气体主开关后置型脉冲驱动源
1
作者 张仁杰 张瀚文 +5 位作者 陈绒 程新兵 潘子龙 李如培 陈洁 曾刘陆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54,共7页
采用气体主开关后置的结构,研制了一台基于甘油介质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结构的脉冲驱动源。该驱动源由气体开关、Tesla变压器、双螺旋Blumlein线、变阻抗传输线和负载构成。论文就共外筒的双螺旋Blumlein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绝缘耐... 采用气体主开关后置的结构,研制了一台基于甘油介质脉冲形成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结构的脉冲驱动源。该驱动源由气体开关、Tesla变压器、双螺旋Blumlein线、变阻抗传输线和负载构成。论文就共外筒的双螺旋Blumlein线和变阻抗传输线的绝缘耐压技术设计,以及开关不同位置对驱动源输出波形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结构优化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对驱动源的结构设计、绝缘耐压和负载匹配等关键性问题进行处理,从而提高了驱动源整体的紧凑化和小型化水平。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源可在50Ω的负载上输出峰值电压177 kV、脉冲宽度101.4 ns的准方波脉冲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变阻抗传输线 气体开关 紧凑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阻抗传输线能量传输效率分析
2
作者 蒋吉昊 李逢 +1 位作者 陈林 王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5,共5页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阻抗各向同性、波速不变的变阻抗传输线(指数型、双曲型和线性型)的电压反射系数,得到了能量传输效率与归一化频率、阻抗变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频条件下(归一化频率小于2),指数传输线的能量传输效率最高。计... 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阻抗各向同性、波速不变的变阻抗传输线(指数型、双曲型和线性型)的电压反射系数,得到了能量传输效率与归一化频率、阻抗变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频条件下(归一化频率小于2),指数传输线的能量传输效率最高。计算了Z300装置变阻抗传输线的能量传输线效率,指数线为91.6%、双曲线为90.4%,圆锥线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阻抗传输线 能量传输效率 指数线 线性线 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型变阻抗线传输特性的电磁场与电路仿真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毛重阳 邹晓兵 王新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146,共4页
利用CST微波工作室软件对新一代Z箍缩驱动装置中变阻抗传输线部分进行了三维电磁场仿真,建立了同轴型指数线模型,在外导体内半径保持100mm不变、输入端特性阻抗0.203Ω、输出端特性阻抗2.16Ω、输入角频率14×106 rad/s的半正弦脉冲... 利用CST微波工作室软件对新一代Z箍缩驱动装置中变阻抗传输线部分进行了三维电磁场仿真,建立了同轴型指数线模型,在外导体内半径保持100mm不变、输入端特性阻抗0.203Ω、输出端特性阻抗2.16Ω、输入角频率14×106 rad/s的半正弦脉冲TEM波的情况下,发现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非TEM模,线的尺寸变化越剧烈,产生的非TEM模能量越多。在传输线足够长的情况下,电磁场仿真得到的电压传输效率与电路仿真结果相差不到1%,因此可以用电路仿真结果代替电磁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线 变阻抗传输线 电磁场仿真 TEM模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数传输线输出波形和传输效率的级数近似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曾正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7-2251,共5页
以传输线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推导给出了Z箍缩感兴趣条件下典型脉冲通过指数变阻抗传输线后脉冲波形和传输效率的级数近似解。分析了变阻抗传输线的阻抗变比、长度及脉冲形状和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以适合PW量级Z箍缩驱动源的水介质整... 以传输线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推导给出了Z箍缩感兴趣条件下典型脉冲通过指数变阻抗传输线后脉冲波形和传输效率的级数近似解。分析了变阻抗传输线的阻抗变比、长度及脉冲形状和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以适合PW量级Z箍缩驱动源的水介质整体径向指数变阻抗传输线的参数组合为例计算给出了其传输效率。电压传输效率随传输线阻抗变比、长度增大而增加,随脉冲频谱向高频移动而增加;功率传输效率随传输线阻抗变化剧烈程度减小而增大,随脉冲频谱向高频移动而增大。给出了电压和功率传输效率的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传输线 变阻抗传输线 传输线压器 传输线阻抗换器 脉冲传输 传输效率 Z箍缩等离子体驱动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脉冲发生器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毛重阳 邹晓兵 王新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为满足脉冲功率实验中对多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激励的需求,研制了一台21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发生器。此发生器由一个单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脉冲发生器和一个21路分路器组成。其中单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脉冲发生器可输出幅值约1.07kV、半高宽... 为满足脉冲功率实验中对多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激励的需求,研制了一台21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发生器。此发生器由一个单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脉冲发生器和一个21路分路器组成。其中单路高电压纳秒矩形波脉冲发生器可输出幅值约1.07kV、半高宽约10ns、上升沿约1.45ns的矩形波脉冲。利用21路分路器可将该矩形波脉冲分为21路矩形波脉冲,测得每路脉冲幅值可达51V,半高宽约为10ns,上升沿约为2.25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发生器 分路器 电阻分压器 变阻抗传输线 Z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