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测控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福才 徐文丽 +1 位作者 侯甜甜 王加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针对不同固体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测控系统。采用气动加载方式,加载形式包括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随机波等。气动加载采用Fuzzy-PID闭环控制,提高了动... 针对不同固体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微处理器的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测控系统。采用气动加载方式,加载形式包括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随机波等。气动加载采用Fuzzy-PID闭环控制,提高了动态加载性能。可通过测量实验中的摩擦力、摩擦系数、磨损量、温度、振动等参数来研究变载荷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最后对A3钢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试验,证明该试验机性能稳定,测控系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摩擦磨损试验机 ARM微处理器 气动 载荷 测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荷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逸青 《轴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2,共4页
重载荷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可以分析材料在重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基于现代测试技术设计了试验机智能测试系统,并建立了动态摩擦力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表明:该试验机可实现实时测量和存储载荷、温度、摩擦力、磨损量等,... 重载荷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可以分析材料在重载荷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基于现代测试技术设计了试验机智能测试系统,并建立了动态摩擦力数学模型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表明:该试验机可实现实时测量和存储载荷、温度、摩擦力、磨损量等,并通过表格或图像的形式显示,测量结果稳定真实,重复性好,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轴承 摩擦磨损试验机 载荷 动态摩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明晖 袁细传 +1 位作者 谭援强 周围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100,140,共6页
摩擦磨损试验机是摩擦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试验工具,但目前大多摩擦磨损试验机功能简单、工况参数不可控或可控性不好。阐述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和其主要功能特点。试验机采用交流伺服技术直接驱动,速度闭环可控;静载荷通过压... 摩擦磨损试验机是摩擦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试验工具,但目前大多摩擦磨损试验机功能简单、工况参数不可控或可控性不好。阐述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的研制和其主要功能特点。试验机采用交流伺服技术直接驱动,速度闭环可控;静载荷通过压缩加载弹簧实现,使用可控激振器进行动载荷加载,加载操作简单易控;由润滑油泵控制润滑液的添加。这些参数由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工况。测控系统软件在虚拟仪器技术基础上采用Lab-VIEW平台开发,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实时采集、处理和结果显示等功能。试验证明该试验机能很好地模拟实际工况,满足多种摩擦学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试验机 振动载荷 测试系统 虚拟仪器技术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载荷下SiC多孔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星宇 金晓怡 +2 位作者 黄立新 季春云 朱建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89,共4页
在改进后的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变载荷下SiC多孔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变载荷和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变载荷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及变载荷下多孔陶瓷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变载荷下随着载荷增大SiC多孔陶瓷摩擦因数减小,SiC... 在改进后的MMS-2A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变载荷下SiC多孔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变载荷和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变载荷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及变载荷下多孔陶瓷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变载荷下随着载荷增大SiC多孔陶瓷摩擦因数减小,SiC多孔陶瓷的磨损机制为脆性断裂和磨粒磨损。建立多孔陶瓷和45#钢的环-块摩擦副几何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A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变载荷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iC多孔陶瓷的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并且接触应力呈现环-块接触的垂直轴线区域大、两侧小的状态,其中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与块接触区域,环和块的最大接触应力位置错开一定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 SIC多孔陶瓷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航空液压油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辉 山磊 +5 位作者 曹辉 温相丽 魏鹏 白鹏鹏 孟永钢 田煜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6-1150,共15页
15#航空液压油是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1种特定型号的液压油.本文中使用MCR302流变仪测量了该液压油的黏温曲线,并选用GCr15钢球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不同载荷、温度和转速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 15#航空液压油是航空领域广泛应用的1种特定型号的液压油.本文中使用MCR302流变仪测量了该液压油的黏温曲线,并选用GCr15钢球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了不同载荷、温度和转速对摩擦磨损的影响.同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白光三维表面形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对钢球表面的磨斑进行微观观察,并分析其磨损机理.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载荷下,摩擦系数相对稳定,但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斑直径(WSD)逐渐增大,磨损程度变得更严重.随着温度的增加,摩擦系数较为稳定,但液压油的黏度逐渐减小,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摩擦反应膜,使磨损现象变得更加显著,尤其在75~100℃范围内,磨斑直径的增长速率最为显著,增加了约60%.随着转速的提高,摩擦系数首先保持不变,然后逐渐减小,而磨损率逐渐降低.润滑状态逐渐从边界润滑过渡到混合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航空液压油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载荷 温度 转速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模型控制在气动变载荷加载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任丽娜 李小广 +1 位作者 高琳琪 刘福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4,194,共7页
针对气动加载系统压力跟踪控制中强非线性、强耦合性、模型不精确性等问题,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ler,MFAC)器,该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少、不需要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种低成本的控制器。其中的伪偏... 针对气动加载系统压力跟踪控制中强非线性、强耦合性、模型不精确性等问题,提出一种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ler,MFAC)器,该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少、不需要被控系统的数学模型,是一种低成本的控制器。其中的伪偏导数估计算法仅需利用受控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来估计伪偏导数,使该算法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一般性。然后在三种典型的输入信号下与经典PID控制进行仿真比较,并在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试验平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具有非常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而且在工程上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MFAC) 气动加载系统 压力跟踪控制 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钢激光相变硬化的组织与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员霄 王井 +3 位作者 何冰 陈志凯 朱青海 蹤雪梅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2-437,444,共7页
为提高H13热锻模具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利用激光相变硬化技术对H13钢进行处理,采用XRD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电化学工作站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相结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及耐高温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硬... 为提高H13热锻模具的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利用激光相变硬化技术对H13钢进行处理,采用XRD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电化学工作站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相结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及耐高温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硬化层由针状马氏体、板条马氏体和碳化物组成,硬化深度为0.71 mm,显微硬度约为750 HV0.3。在脱模剂溶液中,硬化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比基材小一个数量级。硬化层高温磨损的质量为基材的7%,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同时伴有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作模具钢 激光相硬化 摩擦磨损试验机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气动加载系统在线建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贵林 刘砚 +2 位作者 徐文丽 刘吉斯 刘福才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6,共5页
气动加载系统具有严重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输入输出数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气动加载系统在线建模方法。离线辨识阶段,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采用减法聚类和... 气动加载系统具有严重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很难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输入输出数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气动加载系统在线建模方法。离线辨识阶段,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采用减法聚类和模糊c-均值相结合的模糊聚类算法从输入输出样本数据中提取模糊规则,然后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后件参数进行辨识,得到离线模型;在线调参阶段,采用最小均方差算法在线修正模型线性参数,得到在线模型。基于VC++6.0软件开发平台,设计了在线建模程序,在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较理想的泛化能力和跟踪能力,为建立气动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气动加载系统的智能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加载系统 数据驱动 T—S模糊模型 模糊聚类 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难燃液压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龚鹏 张文田 +2 位作者 温相丽 丁建宁 李绿洲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2025年第7期961-973,共13页
乙二醇难燃液压液已经广泛应用于存在火灾隐患的液压系统,为了探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本文中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载荷、转速和温度对乙二醇难燃液压液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三维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分析... 乙二醇难燃液压液已经广泛应用于存在火灾隐患的液压系统,为了探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学性能,本文中使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载荷、转速和温度对乙二醇难燃液压液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三维白光干涉表面形貌仪分析其磨损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磨损区域微观形貌及磨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载荷或转速的增加,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随着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增大.在载荷为392 N、转速为1200 r/min、温度在40℃以下时乙二醇难燃液压液的润滑性能最好.低载、低速和低温时系统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工况达到高载(588 N)或高转速(2400 r/min)及高温(85℃)时,磨损机制变为黏着磨损和疲劳磨损.本工作对于改进工程应用、延长设备寿命和预防故障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难燃液压液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载荷 转速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