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变质程度对微观结构与热解参数的影响及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叶正亮 郭曦蔓 +1 位作者 尚博 胡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为揭示煤变质程度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结合试验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煤自燃过程中热解参数、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二者之间关联性特征。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煤样中主要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变化;然后,通过热重分析(TGA... 为揭示煤变质程度对煤自燃过程的影响,结合试验与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煤自燃过程中热解参数、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及二者之间关联性特征。首先,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试验分析煤样中主要活性官能团的含量变化;然后,通过热重分析(TGA)试验获取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热解特征参数;最后,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量化煤自燃过程中微观结构与特征温度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提高,芳香烃(Ar-CH)和脂肪烃含量增加,含氧官能团(如C-O-C)显著减少;低阶煤样中含氧官能团占比最高,高阶煤样中芳香烃含量超过50%;变质程度提高使失重曲线滞后并向高温区移动,特征温度随之升高;芳香烃与特征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含氧官能团与特征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煤样中芳香烃含量的增加和含氧官能团的减少,是特征温度升高及自燃倾向性降低的主要微观结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微观结构 热解参数 关联性 煤自燃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中镜质组的元素分布特征:基于Raman和原位微区XRF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谢鹏鸿 +1 位作者 孙蓓蕾 常洋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2-2485,共14页
为明确煤中元素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山西太原西山煤田6个矿区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8号煤层煤样(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为1.26%~2.03%)为研究对象,挑选其中的镜煤条带,利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选出镜质组,结合微区X射线荧光... 为明确煤中元素与有机质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山西太原西山煤田6个矿区石炭系—二叠系太原组8号煤层煤样(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为1.26%~2.03%)为研究对象,挑选其中的镜煤条带,利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选出镜质组,结合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μ-XRF)对镜质组中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不同变质程度煤中镜质组的拉曼光谱和元素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镜质组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纳米级矿物,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即使Raman光谱的结果限定了有机组分,但是由于束斑大小的差异,μ-XRF测试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煤中纳米级矿物的影响;Al、Si、K、Ti、V、Fe、Co、Ca主要赋存于镜质组中的纳米级矿物中,Ni、Zn、Ga、Ge、Br、S则主要以有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煤田8号煤 不同变质程度 镜质组 RAMAN μ-X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结构和分形特征的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的润湿性研究
3
作者 吴艳 孔令坡 胡伟伟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69-675,共7页
利用N_(2)吸附/脱附等温实验和表面分形理论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孔隙结构等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和煤尘沉降速度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在水和0.1%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水溶液和0.1%曲拉通(X-100)水溶液中的润... 利用N_(2)吸附/脱附等温实验和表面分形理论对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孔隙结构等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和煤尘沉降速度测量方法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在水和0.1%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水溶液和0.1%曲拉通(X-100)水溶液中的润湿性能,分析了表面分形维数对煤尘润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低阶褐煤到高阶无烟煤的变化过程中,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煤的孔结构由复杂到简单再变复杂。5种煤尘均以中孔和大孔为主,SL褐煤煤尘的中孔和大孔含量最高,TX无烟煤煤尘中孔和大孔含量最低。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尘表面均很粗糙,复杂程度高。煤尘表面分形维数与微孔面积占比和微孔容积占比存在较好的一致性,与煤尘比表面积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从褐煤到烟煤,表面分形维数增加,润湿性下降;无烟煤时,表面分形维数减少,润湿性有所提高。表面活性剂溶液对烟煤的润湿性能提升最大,无烟煤次之,褐煤提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煤尘 表面分形特征 润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彪 郁静静 +3 位作者 杨天艺 张兴华 李柏辰 胡嘉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9,共8页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体表面液滴铺展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纯水液滴撞击煤体的动态铺展过程,探讨撞击高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表面接触角及液滴铺展系数的影响,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体的润湿机理。测量4种不同煤质的静态接触角,实验结果表明:褐煤的润湿性最强,肥煤次之,无烟煤和焦煤的润湿性最差;观察纯水液滴碰撞不同煤样的动态变化发现,撞击高度与纯水液滴的铺展系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相同高度下,纯水液滴铺展系数的变化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状态。该研究结果可为矿井湿式除尘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高度 变质程度 接触角 铺展系数 润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1
5
作者 唐书恒 蔡超 +2 位作者 朱宝存 段利江 张佳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3,53,共5页
通过对大量煤岩样品的压汞实验和低温氮吸附实验测试结果的系统分析,讨论了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煤样的压汞孔隙度随煤级的升高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孔喉平均直径小于1μm的孔隙结构在各种不同煤级的样... 通过对大量煤岩样品的压汞实验和低温氮吸附实验测试结果的系统分析,讨论了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结果发现:煤样的压汞孔隙度随煤级的升高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孔喉平均直径小于1μm的孔隙结构在各种不同煤级的样品中均大量分布,而孔喉平均直径大于1μm的孔隙结构则仅在中低煤级样品中大量分布,在无烟煤中更是很少见到;在中低煤级阶段,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高,低温氮测试的煤比表面积逐渐降低,到无烟煤阶段,煤的比表面积又开始增加。结论认为:煤的孔隙度、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均受煤变质程度的控制,且在烟煤与无烟煤的交界处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控制 储集层 孔隙度 孔隙结构 比表面积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碳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 被引量:40
6
作者 相建华 曾凡桂 +3 位作者 梁虎珍 李美芬 宋晓夏 赵月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98-1506,共9页
应用X射线衍射(XRD)与核磁共振碳谱测试(13C-NMR)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不同变质程度煤(WMC长焰煤、LL3焦煤、LL4焦煤、CZ无烟煤与SH无烟煤)的碳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变质程度是影响煤中碳结构演化的最重要因素。随着... 应用X射线衍射(XRD)与核磁共振碳谱测试(13C-NMR)相结合的方法,对5个不同变质程度煤(WMC长焰煤、LL3焦煤、LL4焦煤、CZ无烟煤与SH无烟煤)的碳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变质程度是影响煤中碳结构演化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中芳碳率增大,芳香核缩聚程度增加,芳香结构单元排列趋于有序。(2)变质环境对煤的碳结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高温低压环境下,WMC煤中芳香结构单元发生超前演化,形成一系列堆垛高度大延展度小的芳香结构体系;脂肪类物质中,一方面脂肪侧链发生快速热解,形成较多的环甲基,另一方面煤中已有的脂肪环发生热解断裂,形成新的脂肪链,导致支链化程度增加。(3)中等变质程度的LL4与LL3煤中发生了显著的脂环化作用,导致其季碳含量明显增高,支链化程度降低。(4)随着变质程度增加,CZ与SH煤样中,脂肪环发生断裂,形成新的脂肪链致使支链化程度增加,成为高变质程度煤中形成更大芳香体系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芳香碳 脂肪碳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孔径分布及其对吸附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87
7
作者 陈向军 刘军 +1 位作者 王林 戚灵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研究煤的纳米级(<100 nm)孔径对吸附常数的影响,对9种不同煤样的孔径分布和吸附常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吸附常数a值越大,吸附常数a值随着煤变质程度的降低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煤的变质程度对大孔(>1 00... 为研究煤的纳米级(<100 nm)孔径对吸附常数的影响,对9种不同煤样的孔径分布和吸附常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吸附常数a值越大,吸附常数a值随着煤变质程度的降低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煤的变质程度对大孔(>1 000 nm)孔容的影响较大,对微孔(<10 nm)比表面积的影响较大。采用曲线相似度法分析吸附常数a和b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纳米级孔比表面积决定煤的吸附能力,吸附常数a随着纳米级孔比表面积增加呈线性增加;纳米级孔的容积决定煤的吸附速率,吸附常数b随着纳米级孔容积的增加亦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分布 吸附常数 孔容 比表面积 变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极限参数对比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谭波 胡瑞丽 +2 位作者 李凯 包添书 范文斌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7,共5页
为了掌握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极限变化规律及特征,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首先得到了3个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O2、CO、CO2随煤温的变化规律,据此计算出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然后研究得出了煤自燃极限参数(最小浮煤厚度、上限漏风... 为了掌握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极限变化规律及特征,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首先得到了3个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O2、CO、CO2随煤温的变化规律,据此计算出煤的耗氧速率和放热强度,然后研究得出了煤自燃极限参数(最小浮煤厚度、上限漏风强度和下限氧气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变质程度较高煤样相比,相同条件情况下,煤自燃低温阶段低变质程度煤样的耗氧速率、放热强度和上限漏风强度较高,最小浮煤厚度和下限氧气浓度较小;变质程度接近的煤样,极限参数及其临界点均较接近。研究结果可预测预报煤自燃和固定煤自燃危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烟煤 极限参数 变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吸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凯 汤达祯 +2 位作者 陶树 刘彦飞 陈世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197,共6页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通过显微组分分析、压汞试验、液氮试验以及等温吸附试验,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吸附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煤的镜质组反射率R_o=0.44%~3.20%,兰氏体积为9.11~30.24 m^3/t,且随煤阶的增高逐渐...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吸附能力的主控因素,通过显微组分分析、压汞试验、液氮试验以及等温吸附试验,分析了不同煤阶煤吸附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煤的镜质组反射率R_o=0.44%~3.20%,兰氏体积为9.11~30.24 m^3/t,且随煤阶的增高逐渐增大;孔隙度、BET比表面积、微孔体积随煤阶的增高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在R_o=1.9%左右时达到最小值,其影响着煤储层的吸附空间,但并不能主导煤储层吸附能力的变化;孔隙形态方面,墨水瓶孔对储层吸附能力控制较强;显微组分方面,镜质组含量在中低煤变质阶段对煤储层吸附能力起一定控制作用,在高变质阶段,惰质组中丝质体对储层吸附能力的控制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吸附能力 孔隙 煤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燃烧反应性及FTIR分析其热解过程结构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娜 刘全生 +5 位作者 甄明 赵斌 冯伟 宋银敏 智科端 何润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60-2765,共6页
利用TG/DTA 6300的热重分析仪对胜利褐煤(SL)、神华烟煤(SH)与塔旺陶勒盖无烟煤(TT)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进行空气气氛下燃烧反应;通过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三种煤样及不同终温下固定床热解半焦的官能团组成;运... 利用TG/DTA 6300的热重分析仪对胜利褐煤(SL)、神华烟煤(SH)与塔旺陶勒盖无烟煤(TT)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进行空气气氛下燃烧反应;通过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三种煤样及不同终温下固定床热解半焦的官能团组成;运用数学高斯函数对 FTIR曲线重叠吸收峰进行分峰拟合,利用拟合峰面积计算 FTIR的芳香度指数(R)、芳香结构稠合指数(D)及有机成熟度指数(C)结构参数。结果表明:SL, SH 与TT煤着火温度分别为299.3,408.2及441.0℃;最大失重速率峰温度分别为348.6,480.5及507.0℃,即随煤样变质程度的不同,着火点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都不同程度提高。煤中官能团结构较复杂,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的红外光谱曲线中均可以观察到羟基(—OH);脂肪烃(—CH2,—CH3);芳环(C—C);含氧官能团(C—O, C—O)等主要官能团的振动吸收峰。随着热解炼焦温度的升高,三种煤样中脂肪烃类(—CH2—,—CH3)红外振动吸收峰均逐渐减小;炼焦后 C—O 在1700 cm-1伸缩振动峰在炼焦温度到达550℃时基本消失;SL原煤样在1000-1800 cm-1含氧官能团吸收峰区域红外曲线更为复杂,随炼焦温度升高较之其他煤样变化最为显著;而 SH 及TT煤芳环 C—C 吸收峰在温变过程中峰位及峰强度均无显著变化。通过R,D及C值随热解终温的变化曲线,三种变质程度煤在热解反应过程中主体官能团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燃烧阶段链烃生成规律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西华 李昂 +3 位作者 聂荣山 白刚 宋东平 孙宝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41-1746,共6页
为研究封闭火区内不同煤种生成气体组分及变化规律,选取平庄矿褐煤、王营矿气煤、朱仙庄矿焦煤和马堡矿瘦煤为试验煤样,通过热重确定了煤燃烧阶段的温度范围。采用双管电炉自制程序升温燃烧试验对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燃烧,对生成的... 为研究封闭火区内不同煤种生成气体组分及变化规律,选取平庄矿褐煤、王营矿气煤、朱仙庄矿焦煤和马堡矿瘦煤为试验煤样,通过热重确定了煤燃烧阶段的温度范围。采用双管电炉自制程序升温燃烧试验对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进行燃烧,对生成的链烃初现温度、体积分数及氧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褐煤、气煤、焦煤和瘦煤燃烧阶段温度分别为247~433,279~542,313~574和333~618℃;煤变质程度越高,则其生成链烃气体的体积分数越小且耗氧量越大。当发生火灾事故且封闭火区后,可以综合考虑煤变质程度与火区监测的链烃生成量等因素,并根据链烃气体与温度的变化规律判定封闭火区火势发展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灭火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变质程度 热重试验 链烃 滞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润湿性差异的^(13)C-NMR特征解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周刚 程卫民 +1 位作者 徐翠翠 聂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49-2855,共7页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微观分子结构参数对其润湿性的影响,利用^(13)C-NMR试验获取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的碳骨架结构参数,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对不同煤种煤尘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芳碳和脂碳结构参数... 为探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尘微观分子结构参数对其润湿性的影响,利用^(13)C-NMR试验获取了6种不同变质程度煤尘的碳骨架结构参数,采用光学法液滴形态分析系统对不同煤种煤尘的润湿接触角进行了测定。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芳碳和脂碳结构参数随变质程度的变化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了煤尘润湿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f'a,fHa,fBa,fPa,fHal,fOal。针对芳碳,随着f'a,fBa,fHa含量的增加,fPa含量的减小,煤尘的疏水性增强;针对脂碳,随着fHal与fOal含量的减少,煤尘的亲水性减弱。最终,通过煤尘润湿性影响因子变化率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尘润湿性差异的微观机理,实现了对传统煤尘润湿理论的改进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变质程度煤尘 润湿性 13C-NMR 影响因子 微观润湿机理 分子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热事件对煤层变质程度和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亮 程龙彪 +2 位作者 蔡春城 徐超 王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75-1282,共8页
为研究岩浆侵入热事件对煤层变质程度和吸附-解吸特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定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淮北矿区海孜井田岩浆岩侵入区和邻近临涣井田未受岩浆影响的煤层多元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和孔隙特征,系统研究了采集... 为研究岩浆侵入热事件对煤层变质程度和吸附-解吸特性的作用机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测定和现场验证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淮北矿区海孜井田岩浆岩侵入区和邻近临涣井田未受岩浆影响的煤层多元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和孔隙特征,系统研究了采集煤样的等温吸附与吸附平衡条件下瓦斯解吸过程,揭示了岩浆岩床下伏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结果表明:海孜井田岩浆热演化作用使煤层变质程度显著增加,煤层挥发分降低,岩浆岩覆盖区域煤层的最大镜质组反射率梯度为0.53%/100 m,远大于深成变质作用。岩浆热演化区孔径0.4~0.7 nm之间的微孔极为发育,其发育程度是未受岩浆岩覆盖区煤样的数倍,且越靠近岩浆岩的煤层,微孔发育程度越明显。岩浆热演化区内煤体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瓦斯量增大,煤体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变大,初期解吸速度快且解吸总量大。由于岩浆岩床对下伏煤层的热变质和封存作用,易造成下伏各煤层的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增高,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事件 变质程度 孔隙结构 吸附解吸 瓦斯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高变质程度脱灰煤热解反应性与半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公旭中 郭占成 王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21-2326,共6页
利用热天平研究了共混合法负载Fe2O3高变质程度脱灰煤的热解反应性,结果表明煤粉负载Fe2O3后热解反应性高于无负载的热解反应性。负载Fe2O3煤样在程序升温加热的马弗炉中制备出半焦,利用FTIR、XRD和RAMAN等分析了半焦结构。由TG和FTIR可... 利用热天平研究了共混合法负载Fe2O3高变质程度脱灰煤的热解反应性,结果表明煤粉负载Fe2O3后热解反应性高于无负载的热解反应性。负载Fe2O3煤样在程序升温加热的马弗炉中制备出半焦,利用FTIR、XRD和RAMAN等分析了半焦结构。由TG和FTIR可知,负载Fe2O3煤样热解时,热解转化率增加,热解后自由基增加。由XRD可知,Fe2O3没有使得煤样半焦的002峰衍射角发生明显变化,但使La和Lc参数明显降低,说明半焦的微晶结构石墨化程度降低。另外,在XRD分析谱图中发现部分Fe2O3被还原成FeO。由RAMAN可知,Fe2O3使半焦的G峰峰面积降低,D峰峰面积增加,说明半焦的有机结构有序化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催化热解 半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的变质程度对焦炭性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田永胜 王光辉 +4 位作者 曾丹林 周坤 张胜兰 魏松波 常红兵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39,43,共4页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5种烟煤进行了5 kg实验焦炉炭化实验.并就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对应焦炭的微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焦煤焦炭、焦煤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较好;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焦炭的炭结构因子(La/Lc)...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5种烟煤进行了5 kg实验焦炉炭化实验.并就单种煤的结焦性与对应焦炭的微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焦煤焦炭、焦煤焦炭的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较好;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肥煤焦炭的炭结构因子(La/Lc)最小,石墨化程度最高.焦炭的真相对密度(TRD)随着La/Lc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变质程度 结焦性 微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绝热氧化动力学特征参数与变质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红青 王海燕 +1 位作者 宋泽阳 和超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8-503,共6页
为分析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然发火难易程度差异的氧化动力学原因,基于煤绝热氧化自热升温过程的基本假设,结合Arrhenius方程对该过程的反应特征进行了氧化动力学分析,然后研究得出绝热过程表观活化能(Ec)、绝热过程临界温度(Tc)和阶段内平... 为分析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然发火难易程度差异的氧化动力学原因,基于煤绝热氧化自热升温过程的基本假设,结合Arrhenius方程对该过程的反应特征进行了氧化动力学分析,然后研究得出绝热过程表观活化能(Ec)、绝热过程临界温度(Tc)和阶段内平均升温速率(Rhm和Rjs)4个特征参数,最后对各特征参数与煤质等级的关系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Ec,Tc,Rhm和Rjs四个特征参数,分别从煤自燃反应难易(Ec),控制难易(Tc)以及升温快慢(Rhm和Rjs)3方面表征其氧化动力学特征;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升高,Ec与煤质等级成对数关系,Tc与其成线性关系,而Rhm和Rjs与之呈负指数关系。从氧化动力学角度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自燃差异性进行分析,为自燃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氧化动力学 绝热过程 表观活化能 临界温度 阶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制活性炭孔隙结构分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书荣 张文辉 +1 位作者 王岭 单晓梅 《洁净煤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Autosorb-1C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上使用N2和CO2对宁夏太西、山西大同和内蒙古准格尔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孔隙结构分析,用BET方程处理N2等温吸附数据,计算比表面积;用DFT法处理CO2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微孔分析;用... 在Autosorb-1C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上使用N2和CO2对宁夏太西、山西大同和内蒙古准格尔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孔隙结构分析,用BET方程处理N2等温吸附数据,计算比表面积;用DFT法处理CO2等温吸附数据,进行微孔分析;用BJH法计算中孔孔径分布。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原料煤变质程度的加深,所制备的活性炭微孔和比表面积增大,超微孔、中孔体积变小,平均孔径变窄。分析结果表明,原料煤的性质是影响活性炭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孔隙结构 BET方程 DFT 变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质量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德平 姚伯元 +1 位作者 张代林 曾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62-1867,共6页
为更准确地定量描述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的相对活性质量差异,考察14种单煤添加不同比例惰性物测定的表观黏结指数G'值随镜质组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G'值对镜质组含量的线性关系显著,采用拟合出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倒数1/k作... 为更准确地定量描述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的相对活性质量差异,考察14种单煤添加不同比例惰性物测定的表观黏结指数G'值随镜质组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G'值对镜质组含量的线性关系显著,采用拟合出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倒数1/k作为考察镜质组活性质量的指标,可排除各单煤镜质组含量差异的干扰,更准确地揭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质量的变化规律。论证了筛选出的高斯曲线模型是描述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活性变化规律的最优模型,据此给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镜质组相对活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组 变质程度 表观黏结指数 活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瓦斯吸附性影响 被引量:36
19
作者 陈向军 赵伞 +2 位作者 司朝霞 戚灵灵 康宁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通过压汞试验测试了9组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孔隙结构,利用Menger海绵模型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结合煤样吸附常数,研究了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瓦斯吸附特性... 为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通过压汞试验测试了9组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孔隙结构,利用Menger海绵模型分析了不同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结合煤样吸附常数,研究了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孔隙在不同孔径段具有不同的分形特征,渗流孔分形维数D1和吸附孔分形维数D2均随变质程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大。煤孔隙分形特征对瓦斯吸附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渗流孔分形维数D1与吸附常数b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与极限吸附瓦斯量a的关联性不大,表明渗流孔分形维数D1对吸附瓦斯速率影响较大,对吸附能力影响较小;吸附孔分形维数D2与极限吸附量a呈正相关关系,与吸附常数b关联关系不明显,说明吸附孔分形维数D2对瓦斯吸附能力影响较大,对吸附瓦斯速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吸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压条件下六种变质程度煤的超声弹性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赟 许小凯 张玉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26-2738,共13页
煤弹性是反映煤的物质组分和结构的重要力学特征之一.在钻孔与测井的约束下,运用地震勘探获取煤层的弹性特征以反映其物性等,对于煤炭井工开采和煤层气储层评价及开发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其中,煤样的超声实验是实现地震反演煤层物性... 煤弹性是反映煤的物质组分和结构的重要力学特征之一.在钻孔与测井的约束下,运用地震勘探获取煤层的弹性特征以反映其物性等,对于煤炭井工开采和煤层气储层评价及开发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而其中,煤样的超声实验是实现地震反演煤层物性的基础.鉴于此,本文针对中国义马、阜康、淮南、平顶山、鹤壁和焦作6个矿区采集的6种不同变质程度的原煤样30块,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沿煤层走向、倾向及垂直层理三个方向煤样的实验室超声波测量.测试结果显示:煤样纵横波速度在走向、倾向、垂向三个方向上依次减小,存在各向异性,且P波速度的平均各向异性强于S波;品质因子与弹性模量在三个方向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且S波的品质因子大于P波的品质因子;弹性模量除泊松比外,均小于一般的沉积岩.通过本实验与分析进一步证明了:Gardener与Castagna公式不适用于中国煤田的煤岩弹性描述,并给出了精度更高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程度 超声测量 纵波 横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