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要造岩矿物动态重结晶作用及其变质条件 |
纪沫
胡玲
刘俊来
曹淑云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2
|
|
2
|
秦岭商丹构造带商南段岩石变形与变质条件探讨 |
李加好
宋传中
任升莲
王中
涂文传
张欢
张浩然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3
|
龟山杂岩的形成时代、构造属性及变质条件:对秦岭-桐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指示 |
李加好
邓聚
王晴
杨挺宇
任升莲
宋传中
谭静
陈守文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4
|
大别山太湖地区榴辉岩峰期变质条件与构造意义 |
石永红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5
|
大别山南部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峰期变质条件 |
石永红
王清晨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6
|
新疆中天山地块星星峡群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峰期变质条件 |
朱米西
朱文斌
葛荣峰
王逸琼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7
|
蚌埠荆山地区变质P-T条件评价与锆石U-Pb定年分析 |
王娟
宋传中
石永红
李加好
刘玉娟
王智慧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8
|
大别山北部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中榴辉岩的分布与变质温压条件 |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陈冠宝
江来利
周存亭
吴维平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9
|
大别地块东南缘变质P-T条件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石永红
王娟
康涛
徐旭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大别山南部黄镇—凉亭河一线宿松变质杂岩岩石学和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及与高压榴辉岩对比研究 |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1
|
桐城-源潭铺地区榴辉岩的峰期变质P-T条件及其构造归属 |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2
|
南大别太湖地区榴辉岩峰期变质温压条件及所揭示的构造含义 |
石永红
王清晨
林伟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3
|
斜方角闪石组合的变质压力类型 |
游振东
周汉文
钟增球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4
|
大别造山带宿松变质杂岩变质演化过程 |
周安泰
石永红
赵俊先
杨根山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5
|
变质岩中的球状结构及其对变质作用的指示 |
陈安平
石永红
曾晓燕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6
|
从变质地质学视角透析“浅变质”佛子岭群及其构造含义 |
石永红
史进飞
赵俊先
杨根山
周安泰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7
|
北大别变质带高温变质作用的证据和时限:龚家岭地区刚玉片麻岩及其围岩的记录 |
彭春蕾
石永红
王娟
侯振辉
腊晓峰
刘晓宇
王智慧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8
|
黑龙江依兰地区黑硬绿泥石片岩岩石学与P-T条件研究 |
孔凡梅
李旭平
焦丽香
王泽利
武倩倩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9
|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的构建 |
王娟
刘玉娟
石永红
宋传中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20
|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牛凸岭地区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