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铜山源铜多金属矿床铍矿化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峰 朱艺婷 +4 位作者 韦星林 邓宣驰 吴海 胡辉 易先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11-2620,共10页
浙江铜山源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山-绍兴与丽水-余姚深断裂之间,华夏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带中。该矿床矿化带赋矿围岩为元古界八都群堑头组变粒岩,主要受北东向压-压扭性和北西向压扭-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铜铅锌矿化类型主要... 浙江铜山源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山-绍兴与丽水-余姚深断裂之间,华夏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带中。该矿床矿化带赋矿围岩为元古界八都群堑头组变粒岩,主要受北东向压-压扭性和北西向压扭-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铜铅锌矿化类型主要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在野外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次研究在该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化带中发现存在明显的铍富集矿化现象,Be含量在15.5×10^(-6)~147×10^(-6)之间。经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等分析测试,确定铍矿物主要为羟硅铍石,与铍矿化有关的热液蚀变主要为萤石化和碳酸盐化。根据铍矿化产出的地质条件和特点,本文把它划分为一种新的铍矿化类型——变质改造型,推测成矿流体中Be可能以(BeF_(4))^(2-)和[Be(CO_(3))_(2)]^(2-)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当富Be成矿热液流体遇到钙铁榴石等含钙的矿物时,热液中的F或者(CO_(3))^(2-)与钙铁榴石中的钙优先结合形成萤石或者方解石,导致(BeF_(4))^(2-)和[Be(CO_(3))_(2)]^(2-)络合物分解,Be以羟硅铍石的形式沉淀下来。铜山源铜多金属矿床变质改造型铍矿化的发现,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铍矿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另外,在寻找该类型铍矿同时,还应关注Cd、Co、In等关键金属的富集矿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改造型铍矿 床类 高级变质 Cu-Pb-Zn 浙江铜山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