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新春 张红军 +2 位作者 魏志军 黄增保 高柏年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1-67,共7页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 在塔里木板块北缘甘蒙北山地区小红山一带赋存一套变质侵入岩体,测定锆石U-Pb年龄值2 656±146 M a,时代厘定为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早期,岩浆成因类型属Ⅰ型,物质来源于下地幔和地壳经局部熔融而成,是吕梁期前造山基底发育阶段的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体的时代厘定,对于塔里木板块结晶基底的深入研究及甘蒙北山早期构造岩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蒙北山地区 变质侵入岩体 吕梁期 Ⅰ型花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漫塔格中部元古代高钾(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马文 丁玉进 +5 位作者 李社宏 张志青 胡兰基 李五福 刘世宝 马延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在祁漫塔格中部圈定出5个大小不等的元古代中酸性高钾(变质)侵入岩体,岩性为灰-浅肉红色眼球状二长片麻岩,分布在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原岩恢复为二长花岗岩类。锆石U-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12Ma... 通过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在祁漫塔格中部圈定出5个大小不等的元古代中酸性高钾(变质)侵入岩体,岩性为灰-浅肉红色眼球状二长片麻岩,分布在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原岩恢复为二长花岗岩类。锆石U-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12Ma,是区内已知最早一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岩石具高K2O(4.92~5.76×10-2),贫FeO、MgO、CaO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S型高演化的花岗岩,形成地壳厚度约34.7km,反映同碰撞挤压构造背景。研究表明Rodinia大陆在东昆仑地区830Ma左右碰撞闭合,此后到早古生代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进入了一个相对不活动的时间段,为Rodinia解体时期,也是板块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漂移的时期。这一发现对认识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东昆仑 元古宙 高钾(变质)侵入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