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严玉峰 杨波 +3 位作者 李焕学 才航加 许海全 许玉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3-40,共8页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 在东昆仑那陵格勒河地区发现新元古代变质侵入体,侵位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及中—新元古代万宝沟岩群中,岩性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对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岩体形成的年龄为(840±2)Ma。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属S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环境,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岩体与东昆仑地区已报道的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为同一性质,表明东昆仑地区存在一条新元古代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带。整个东昆仑可能曾响应了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变质侵入体 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大陆碰撞造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杂岩中变质侵入体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隽璐 张占武 +2 位作者 李海平 赵选社 宋红香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9,共6页
通过凤(县)—太(白)地区1∶250000地质填图,从秦岭杂岩中解体划分出变质侵入体,命名为两河口岩体。锆石同位素年龄为851.8±1.9Ma。据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北秦岭造山带沿商丹一线(西部)存在晋宁期大陆弧型花岗岩。... 通过凤(县)—太(白)地区1∶250000地质填图,从秦岭杂岩中解体划分出变质侵入体,命名为两河口岩体。锆石同位素年龄为851.8±1.9Ma。据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北秦岭造山带沿商丹一线(西部)存在晋宁期大陆弧型花岗岩。并可与东秦岭地区蔡凹岩体、德河岩体等对比。两河口岩体的确立,对晋宁运动的存在、运动性质及Rodinia超大陆的拼接形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杂岩 晋宁期 变质侵入体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库尔提地区寒武纪变质侵入体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亚峰 蔺新望 +5 位作者 王煜 陈宁 王星 郭岐明 赵端昌 吕军利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71-279,共9页
在新疆富蕴县库尔提地区下元古界克木齐岩群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VPb同位素定年。根据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Th、U含量等特征,锆石可分为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捕获锆石3类。测得片麻岩的原岩岩浆^(206)Pb/^... 在新疆富蕴县库尔提地区下元古界克木齐岩群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VPb同位素定年。根据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Th、U含量等特征,锆石可分为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捕获锆石3类。测得片麻岩的原岩岩浆^(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6.3±6.4)Ma(MSWD=0.74),变质年龄介于444~452Ma之间。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前者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向北起始俯冲的时限,后者代表同造山期变质事件时代。同时,研究中发现的捕获继承性岩浆锆石年龄为783~901Ma,暗示阿尔泰造山带存在前寒武纪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变质侵入体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库尔提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辽-吉带北段集安群中古元古代变质辉长岩侵入体成因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演化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辛未 丁正江 +2 位作者 许志河 毛光周 薄军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1942,共21页
胶-辽-吉造山带北段辽河群和集安群中的古元古代镁铁质侵入体成因及其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原因之一在于研究资料多集中于辽河群中出露的镁铁质侵入体,而对集安群中的镁铁质侵入体报道较少,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地... 胶-辽-吉造山带北段辽河群和集安群中的古元古代镁铁质侵入体成因及其指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原因之一在于研究资料多集中于辽河群中出露的镁铁质侵入体,而对集安群中的镁铁质侵入体报道较少,制约了对胶-辽-吉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的整体性认识。因此,本文对集安群中镁铁质侵入体进行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地球化学、年代学和同位素研究,讨论这些岩石成因,揭示地幔源区性质并制约地球动力学背景。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变质辉长岩侵入体变质时代介于1866~1871Ma,为古元古代晚期的产物;一粒锆石核部207 Pb/206 Pb年龄为2139±14Ma,可能代表了原岩的结晶时代。样品属于亚碱性系列,并具有向富铁成分演化的拉斑系列特征。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Rb、Sr和K),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这些特征与典型岛弧玄武岩相似,指示了它们来自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结合样品2.07~2.45Ga的一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认为交代作用发生在古元古代早期。本次研究的集安群中变质辉长岩侵入体与前人研究的辽河群中镁铁质岩石在结晶变质时代和地球化学特点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1)同属于亚碱性系列并具有向富铁成分演化的趋势;(2)相似的微量和稀土元素配分曲线;(3)具有高场强元素亏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这一“俯冲流体交代信号”;(4)轻度富集的Sr-Nd-Hf同位素和古元古代早期的一阶段Hf同位素模式年龄;(5)一致的结晶年龄(2139~2099Ma)与变质时代(1879~1852Ma)。这些相似性指示了集安群和辽河群在古元古代早期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岩浆-构造-变质事件。镁铁质岩石应来源于古元古代早期经历了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集安群和辽河群中镁铁质岩石大部分样品都落入弧后盆地环境中。结合同期火成岩组合和演化特点,认为胶-辽-吉造山带东北段在古元古代早期处于弧后盆地背景中,古元古代晚期则处于造山后伸展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辽-吉带 变质辉长岩侵入体 古元古代 集安群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南夹皮沟地区变质侵入岩的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强 郭佳丽 周喜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63-3378,共16页
吉南夹皮沟变质地体作为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太古宙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议。为此,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择三种代表性变质侵入岩,开展了锆石稀土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与Lu-Hf同位素... 吉南夹皮沟变质地体作为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太古宙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的构造演化过程一直存在争议。为此,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选择三种代表性变质侵入岩,开展了锆石稀土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与Lu-Hf同位素分析工作。结果显示:夹皮沟地区紫苏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504±8Ma,并记录有2476±13Ma的变质年龄;其锆石Hf模式年龄介于2.82~2.66Ga之间,εHf(t)值介于1.72~5.1之间,反映为新生地壳物质再循环的产物。变辉长岩体(斜长角闪岩)的侵位年龄为2529±14Ma,并记录有2484±23Ma的变质年龄。变基性岩墙(石榴角闪岩)的侵位年龄为2214±18Ma,并记录有1930±16Ma的变质年龄;其岩浆锆石具有异常高的εHf(t)值(7~15),并存在明显的重稀土亏损现象,推测其母岩浆来源于富含石榴石的岩石圈地幔。综合多种信息,认为吉南地区新太古代末期(2.50~2.48Ga)构造热事件受大规模地幔柱活动控制,古元古代中晚期(2.2~1.84Ga)构造热事件可能源于克拉通边缘板块俯冲引起的碰撞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侵入体 锆石U-PB定年 锆石Lu-Hf同位素 夹皮沟 吉林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漫塔格地区晋宁期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6
作者 谈生祥 拜永山 +2 位作者 常革红 童海奎 保光普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首次发现的晋宁期变质侵入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铀-铅同位素年龄值为831±51Ma,时代为新元古代,岩浆成因属地壳物质重熔的MPG型,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 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首次发现的晋宁期变质侵入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铀-铅同位素年龄值为831±51Ma,时代为新元古代,岩浆成因属地壳物质重熔的MPG型,是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段前震旦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更进一步恢复和确定祁漫塔格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西段 晋宁期 变质侵入体 MPG型 变质侵入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金明 王钦元 +1 位作者 许海全 严玉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片麻岩、大理岩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眼球状黑云二长片麻岩,经同位素年龄测定时代为新元古代,侵入体具有过铝钙碱性系列的特征,是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 在喀雅克登塔格地区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片麻岩、大理岩中,发现了一套变质侵入体。岩性为眼球状黑云二长片麻岩,经同位素年龄测定时代为新元古代,侵入体具有过铝钙碱性系列的特征,是同碰撞环境下岩浆作用产物。该套变质侵入岩的发现,对于东昆仑西段前震旦纪基底的深入研究及更进一步恢复和确定喀雅克登塔格构造岩浆带发展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侵入体 同碰撞环境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皖北地区发现~1.82 Ga斜长角闪岩
8
作者 王翔 马昌前 邓佳良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63-66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位于其东南缘的皖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体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霍邱岩群、五河岩群)和古元古代变质侵入体组成;但因被青白口纪以来的沉积盖层所掩盖,地表露头少... 1研究目的(Objective)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位于其东南缘的皖北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体主要由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系(霍邱岩群、五河岩群)和古元古代变质侵入体组成;但因被青白口纪以来的沉积盖层所掩盖,地表露头少见,仅在蚌埠—凤阳—五河等地零星出露。近年来,较多研究认为皖北地区应为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南延部分,具有与胶—辽—吉活动带相同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斜长角闪岩 古元古代 地表露头 变质侵入体 变质岩系 沉积盖层 青白口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孜县幅、亚东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文灿 万晓樵 +4 位作者 梁定益 李国彪 周志广 高德臻 张祥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450,共7页
对分布在高喜马拉雅带中的结晶岩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其下部新建立“亚东岩群”。在北喜马拉雅的康马隆起带基底变质岩系之上首次发现奥陶系。在江孜盆地新发现一套古近纪海相地层———“甲查拉组”。在雅鲁藏布江带南缘新发现下中三... 对分布在高喜马拉雅带中的结晶岩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在其下部新建立“亚东岩群”。在北喜马拉雅的康马隆起带基底变质岩系之上首次发现奥陶系。在江孜盆地新发现一套古近纪海相地层———“甲查拉组”。在雅鲁藏布江带南缘新发现下中三叠统“穷果群”。在高喜马拉雅带变质岩系中解体出加里东期变质变形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年龄502Ma±9Ma~513Ma±10Ma),与哈金桑惹-康马隆起带中变质变形侵入体的侵位年龄相近(461~500Ma)。查明了本区的构造格架、构造组合、构造样式,以及藏南拆离构造的分布、剪切方向,新发现存在南北向褶皱变形。对区内第四系进行了详细划分,查明了第四系成因类型、空间结构和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东岩群” “甲查拉组” “穷果群” 加里东期变质变形侵入体 藏南拆离系 第四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群的解体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胜利 王洁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232-242,共11页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一带的原星星峡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在该区进行的1∶50000区调工作中,通过详细的地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并参考了相关变质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后认为,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同位素年... 新疆东天山地区星星峡一带的原星星峡群为一套岩性复杂、变质程度差异很大的变质岩系,在该区进行的1∶50000区调工作中,通过详细的地表调查和地层剖面测量,并参考了相关变质侵入体的同位素年龄后认为,根据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同位素年龄等地质标志,可将其初步解体为大致形成于晚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天湖岩群(Ar3—Pt1T.)和长城纪星星峡岩群(ChX.)两套时代不同的岩群。该岩群的解体和区域对比表明,中天山星星峡一带和塔里木北缘库鲁克塔格一带的前南华系基底应该是一致的,属于统一的塔里木北缘隆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中天山古陆 元古界 星星峡岩群 变质侵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西北单塔子群的解体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龙 朱云海 +1 位作者 温长顺 杜子图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0-59,共10页
将冀西北黄土窑地区原单塔子群解体为变质表壳岩及变质侵入体两大类,新建立的黄土窑岩组原岩为岛弧拉斑玄武岩、泥砂质岩、碳酸盐岩组合、分解出的4个变质侵入体属钙碱性系列,其中酸性岩体为“I”型花岗岩。
关键词 冀西北 单塔子群 变质侵入体 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凉城地区脑包回前片麻岩成因及时代讨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银海 陈海东 +2 位作者 何国强 鲁宁 贾文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8-144,共7页
在内蒙古凉城县北部和西部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规模不一,总体近北东方向展布,多数呈零星岩株状,分布于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内。针对脑包回前地区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我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第一,该... 在内蒙古凉城县北部和西部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规模不一,总体近北东方向展布,多数呈零星岩株状,分布于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内。针对脑包回前地区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我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第一,该岩体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第二,该岩体的原岩岩石组合为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其中,以中性岩为主。第三,该岩体为偏铝质低钾钙碱-中钾钙碱-高钾钙碱性系列,符合火山弧或同构造花岗岩区和板内花岗岩岩石特征,因此,该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碰撞环境。第四,对采集样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锆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935.5±9.3Ma,反映该岩体为古元古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深成侵入体 锆石U-PB年龄 古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